北海去哪吃海鲜又便宜又新鲜【必看】北海吃海鲜攻略新鲜便宜防被宰!

其实吃海鲜难免是要被宰的,不管在三亚、大连、厦门还是北海,就像街头买水果难免要被骗秤头。当然吃海鲜被宰的概率要比骗秤头小一点。 还记得几年前的青岛大虾吗?青岛一家“善得活海鲜烧烤”的大排档,曝出游客结账发现“蒜茸大虾”不是38元一份,而是大
原标题:【必看】北海吃海鲜攻略新鲜便宜防被宰!其实吃海鲜难免是要被宰的,不管在三亚、大连、厦门还是北海,就像街头买水果难免要被骗秤头。当然吃海鲜被宰的概率要比骗秤头小一点。还记得几年前的青岛大虾吗?青岛一家“善得活海鲜烧烤”的大排档,曝出游客结账发现“蒜茸大虾”不是38元一份,而是大虾38元一只。这宰得真的有点狠了!我原先以为是真正的“大虾”,就是渔民常用来泡壮阳酒、比脚拇指头还大的那种野生虾,那还不算太过份;你知道龙虾也叫虾,如果是龙虾,游客肯定赚翻了。但照片里一个碟子能装下那么多,应该是普通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一斤估计得60只到90只。这种虾每斤40只以下的,收购价一般在二三十元,50只以上的,每斤只要十来元。这餐馆的斧头简直比李逵的板斧还犀利!尤其是变“一份”为“一只”,太有“创意”鸟!让我想起那个嫖客与妓女事后关于“一次怎么算”的黄色笑话。这么锋利的“斧头”居然出现在青岛。就在那之前不久,我还到那个城市开过会,美丽得不行,让我喜欢得不行。我在那条德国建筑风格的老街走了一趟,居然没有找到一个烟头,还看到不少新娘教堂前拍婚纱照,觉得这城市又干净又和平。海鲜餐馆的斧头这么锋利,归根结底是大家对海鲜不熟悉。那些奇形怪状,有圆有扁长刺长角的活物,看上去就稀罕,吃稀罕的东西,心理上认为多付点钱是应该的。“山珍海味”不是白叫的,能把你“宰”了,还让你觉得有面子,海鲜是种很合适的东东。为了让你更觉得有“面子”,有一段时间,我所在的城市一些无良餐馆纷纷给海鲜改名,比如普通的“包螺”改名“皇帝螺”,鲳鱼改名“黄金鱼”,花蟹改名“七星蟹”……每个名字还有“古”(故事),比如我亲耳听过服务员说,“皇帝螺”过去是进贡给皇上吃的。其实她应该说是皇后娘娘专门养来给皇上补身体的,后来被一个宫女将种苗带出,流落民间。那时候我还当记者,北海的工商部门出台规定,不准给海鲜乱改名。你别说,还真管住了。这证明了一个假设:如果政府想管什么的话,还是可能管得住的。我说的只是“可能”,对于海鲜宰客这件事,要管住真的不太容易。一是法规本身有漏洞,二是处罚太轻。不过处罚太轻,往往也是因为法规有漏洞,所以差不多就是一回事。青岛这家“善德活海鲜烧烤”大排档,发微博的苦主和一桌南京游客同时投诉,“有关部门”处理的结果,南京游客一桌1380元,最后给了800;这位苦主一桌2700元,最后给了2000,他表示“真的对这种处理方式好失望”。相信我们都很失望。我知道如果在某些国家,这位“善德”的老板或伙计,可能当场会被警察铐走,这跟“敲诈”有什么区别呢?青岛的警察也来了,他们现场的说法与我想到的完全一样:“这是价格纠纷,不归我们管。”幸亏他们没有把苦主当成假报警处理。最好玩是后面说的:“如果双方打架了闹事了,就一定归他们管。”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怂恿寻衅闹事,但估计要是被宰的苦主“急中生智”,立马与对方撕打起来,警察也不会给他们撑腰,因为当时警察协调的结果是苦主先把钱给人家,明天再去物价部门反映处理。警察不管这种事,而能管这种事的物价或工商部门,由于于法无据,往往只能各打五十大板,比如归咎于顾客“为什么当时没有看清”。若干年前,北海市工商局针对海鲜餐馆宰客,搞了个“三罚退市”:第一次投诉查实给予警告,上黑名单;第二次亮黄牌,第三次吊销执照,同时老板不允许再开海鲜餐馆。严格来说,这规定超出了工商处罚的法条,有违反“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之嫌。似乎足够严厉了,但却有人“见招拆招”:海鲜店被罚了马上换招牌,根本轮不到你三罚,老板让自己的司机当法人代表。本来挨宰了不惮麻烦愿意投诉的人就不多,因此并不影响宰客餐馆赚钱。有家海鲜店在一条主干道旁一楼,几个月内招牌跟翻书一样,我一位住在其楼上的律师朋友说,每次看到那些外地游客被出租车或三轮车拉到那里用餐,心里就堵得慌。有一次看到一家人有老有小,欢天喜地吃完后,结账时女事主在那里哭求伙计,就差没有跪下来了。现在北海的海鲜宰客明显不多了,一是政府管严了,二是大家对这种现象“同仇敌忾”。我不止一次在不同场合,听到过这个城市的最高长官表达对海鲜餐馆宰客的愤怒。俗话说,领导一生气,后果很严重。同理,领导一生气,表明很重视。而每次宰客事件一曝光,网上就会激起对有关部门“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难。其实数来数去,宰客的也就那几家,基本都是外地人开的,在云南路旁边那家有一次宰了一伙以民风剽悍著名的某镇的本地人,当场把水柜给砸了,店老板向媒体投诉“北海投资环境差,不欢迎我们这些外来投资者”,网上一面倒地喝彩,把唧唧咕咕的“抱怨”全淹没了。我前面说过,海鲜宰客也就那几家,一般开店的都是外地人。所以作为外地游客,要避免被宰也很简单,记住以下几条足矣:1一般不要进那些位于通衢大道旁、把“海鲜”招牌做得很醒目的餐馆,像“荷塘海鲜大排档”、“润海海鲜大排档”、“黄河海鲜大排档”之类。如果你连“黄河”不会产海鲜都不知道,难免“送肉上砧板”了。2到小街小巷转转,遇到不起眼的牌子,写着“瘦五”、“二哥佬、三哥佬、四哥佬”、“二妹”、“崩鼻五”、“哨牙三”之类的,不仅账算得公道,而且吃得地道。3停车多本地牌照的,吃饭多讲本地话的,如果门口摆着水烟筒,还有人翘脚饮“土炮”,更加不必担心。我不好瞎猜老板想不想宰人,但起码他们没想好怎样宰人。4选择那些店门口没有花枝招展迎宾的小姐,服务员拙手拙脚兼笨嘴笨舌的。你开句玩笑,她们只会掩口葫芦,而不会伶牙俐齿还嘴或顺杆子爬,一般都没问题。5海鲜用冰柜不用水柜的,菜式多白灼、清蒸,少煎炸炒的(这一条不绝对)。暂时想到这些,欢迎补充。“北海海鲜十八岁”,如果想到北海吃海鲜,希望您吃得开心开胃。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执行总编:许开德网络主编:李培●本文欢迎转发,谢绝擅自转载、盗用图文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kxWWd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