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河南机构改革重磅!河南这8个地方被国家看上!即将发展为全国标杆!

近日,农业农村部 公示了2018年全国农村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河南共有8个地方入选! 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 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河南) 永城市 新野县 郸城县 柘城县 长葛市 光山县 汝阳
原标题:重磅!河南这8个地方被国家看上!即将发展为全国标杆!近日,农业农村部公示了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河南共有8个地方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河南)永城市新野县郸城县柘城县长葛市光山县汝阳县新郑市国家即将大力发展的8个地方,有你的家乡吗?快为你的家乡打call吧!什么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是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部分县乡等行政区或某一产业集聚区,已经形成了相对成型、成熟的融合发展模式和全产业链条,产业价值链增值和区域品牌溢价效果已初步显现,并且其做法经验可复制、可推广,能够在全国发挥标杆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的区域。成功入选的地区将可享受什么政策支持?1、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统筹使用各项涉农资金,不断完善先导区供水、供电、道路、通信、仓储物流、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2、优化政府投资模式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大对融合发展先导区的投入力度。3、支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支持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先导区建设和运营。4、完善用地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先导区用地保障机制,保障先导区用地需求;实施差别化的土地用途管制政策;设立审批绿色通道,强化项目用地服务措施。5、加强产业融合公共服务支持先导区建设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优化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简单来说就是未来国家对这些区域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完善这些区域的服务设施建设搭建创业平台等~话不多说大家先跟小编来看看这几个被国家点名的地方吧!↓↓↓永城市永城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素有“豫东门户”之称。北依陇海、东傍京沪、西临京九,连霍高速、永登高速、济祁高速、郑徐高铁、311国道、郑永省道贯穿全境。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万亩,人口163万。辖29个乡镇,727个行政村,42个社区。连续10年跨入中国百强县(市)行列。永城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208年,汉高祖刘邦在永城芒砀山斩蛇起义,缔造了汉王朝400年帝业。芒砀群山中,孔夫子避雨处、陈胜墓、张飞寨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尤其是西汉梁国王陵规模庞大、气势宏伟,宛如地下宫殿,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共王墓壁画被专家称为“敦煌前之敦煌”,汉高祖斩蛇碑灵光幻影被誉为天下奇观。永城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全国500强企业永煤和神火两大企业集团座落其中。永城盛产小麦、大豆、玉米、棉花、芝麻等农作物,是全国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粮油生产百强(县)市、河南省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永城是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新野县新野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境内无山,百里平川,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县,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街道,272个行政村和社区,83万人。新野历史文化悠久,西汉初年建县,是光武中兴的策源地和蜀汉政权的发祥地,因“三请诸葛”、“火烧新野”等典故而闻名。新野历史悠久,古称贵地,它北依宛洛、南接荆襄,自古有“南北孔道,中州屏障之称”,有刘备屯兵新野时与诸葛亮运筹帷幄商谈军机大事的汉议事台,有世界上最小之城关羽拴马之地汉桑城,另有太子阁、光武台、挂剑树、邓禹台、召父渠、荐贤岭、拦马桥、打鼓冢、火烧新野遗址、凤凰山遗址、汉津码头遗址、新都故城、汉棘阳故城、诸葛庄遗址、汉朝阳遗址、来歙故宅的自流井、前高庙祖师庙观、岑公祠、水府庙等。1992年,新野被列入河南省“三国旅游线景点”之一,现在筹资开发兴建“三国旅游区”。新野先后获得中国棉纺织名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法治创建活动先进县、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县等荣誉。郸城县郸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豫皖两省交界处,隶属于周口市,其地为豫东平原。北临鹿邑县,西接淮阳县,南靠沈丘县。东部和东南部与安徽省的亳州市、太和县为邻,是河南省的东大门。1952年建县,辖8镇11乡3个办事处和1个产业集聚区,523个村级组织(488个行政村,35个居委会)。面积1490平方公里,人口132.89万,耕地163.7万亩。郸城县先后获得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科技进步县、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卫生工作先进县、双拥模范县、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等荣誉。柘城县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商丘市西南部,总面积10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万亩,辖22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106万。柘城的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相伴相生,源渊流长。这里是远古时期三皇五帝中三皇之一,炎帝朱襄氏的故里。夏称“株野”,商名“秋地”,秦时置县,至隋更名柘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县治历史。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棘之战、泓水之战就在此发生,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曾在此设立,柘城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孔子困匡、子路问津等儒家经典故事均出处于柘城。柘城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河南省林业生态示范县,享有“胡芹之乡”“泡桐之乡”的美誉,胡芹被确定为国家地理证明标志商标。柘城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优质粮种植面积100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6亿斤以上,是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柘城三樱椒享誉全国,是全国辣椒生产百强县,被誉为中国三樱椒之乡。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省林业生态县,省级园林城、卫生城、文明城、省双拥模范城、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职业教育强县、河南省科普示范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等省级以上荣誉。长葛市长葛市辖1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363个行政村,总面积650平方公里,总人口77.7万人。长葛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远古帝王、乐舞始祖葛天氏的故里,“楷书鼻祖”钟繇的故乡,也是毛主席1958年视察过的地方。从隋朝设县,至今有1300多年的建城历史,1993年12月撤县设市,2014年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千年古县”。长葛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河南省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为扩大生态文明成果,建成了贯穿城区全长12公里的清潩河景观带,规划建设了5000亩的城市生态休闲绿地—葛天源风景区,正在规划建设6000亩水面的佛耳湖景区、2万亩的双洎河国家湿地公园等,致力把长葛打造成为田园风光、生态休闲、健身疗养的宜居城市和旅游度假目的地。长葛被命名为首届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市、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市。2017年首次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光山县光山县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南部为浅山区,中部为丘岗区,沿河为平畈区。全县东西宽60公里,南北长55公里,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光山是一块古老的土地。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居住,有文字可考历史4000余年。在周时为弦子的封国,称弦国,故有“弦山”之称。战国时属楚地。秦属九江郡。西汉置西阳县,属江夏郡。南北朝文帝元嘉中期置光城郡。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皇18年),更光城为光山,光山之名自此始。清雍正年间,光州直隶河南布政使司,领光山、息县和商城,光山为首县。民国时期,属河南第九行政区管辖。境内黄君墓遗址、古汉墓群遗址等文化遗迹、遗址300余处,见证着这里悠久的历史。境内有净居寺、泼河水库、五岳湖、龙山湖、官渡河、潢河、白露河、王母观、赛山寨、牢山等自然景观,山清水秀,山峦叠翠,云集雾绕,山水田园独具特色,古亦有“三台八景昭光山”(三台指卧龙台、戏珠台、钓鱼台,八景指官渡清波、北台薰风、赛山樵唱、沙窝夕照、五马秋云、三山夜月、郎畈春耕、淮渎千帆)之誉。光山是一块富庶的土地。这里是全国粮油基地,著名的茶叶之乡,是全国重点产茶县,这里也是青虾和麻鸭的原产地,享有豫南“鱼米之乡”之美誉。汝阳县汝阳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北汝河上游,距洛阳市区68公里。一铁两高穿境而过,位于洛阳半小时经济圈内。全县总面积1332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呈“七山二陵一分川”分布,现辖8镇5乡和1个工业区,216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人。汝阳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酒——杜康酒的发祥地,是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汝阳黄河巨龙的发现地,享有“中国杜康文化之乡”和“中国恐龙之乡”的美誉。杜康仙庄是我国第一个酒文化旅游区,观音寺是独特的集儒释道为一体的宋代寺庙,鬼谷故里被称为“天下第一军校”。民间文学《鬼谷子传说》、民间戏曲《南庄木偶戏》、民间工艺《杜康酿酒工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景色秀丽,生态宜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西泰山炎黄二帝巨像自然天成、惟妙惟肖,杜鹃花海万紫千红、蔚为壮观。“酒祖杜康”、“岘山道观”、“观音寺”等知名旅游品牌深入人心。新郑市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36公里,总面积873平方公里,总人口78.6万,辖14个乡(镇),337个行政村。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浅山丘陵区,东部为平原,西北部为丘岗地。双洎河贯穿全市,境内长30余公里。8000年前裴李岗文化时期,新郑地区率先进入以原始农业为主的氏族社会,是中国古代文明最早的发源地。5000年前仰韶文化中晚期,新郑为有熊国,是黄帝族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核心地带。4700年前,龙山文化中期,新郑为祝融氏之国。夏商时期,新郑为夏都、商都京畿。西周,新郑为郐国;春秋为郑国,战国时代为韩国,郑韩故都为中原地区最主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工商业都会。韩国时,设郑县,治所在韩都。秦统一六国,设新郑、苑陵二县,属颍川郡。汉承秦制,属河南郡。晋设荥阳郡,新郑入苑陵县。东魏,设广武郡,苑陵属广武郡。隋复新郑,后废苑陵,入新郑县,仍属荥阳郡。唐分新郑、清池二县,后清池县复归新郑。五代后设新郑县。199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为新郑市,属河南省,由郑州市代管。著名景点有:黄帝故里、裴李岗遗址、郑王陵博物馆、新郑博物馆、郑韩故城、始祖山景区等。这8个入选的河南地区都有着多年历史底蕴、农业基础的地方都保留着自己独有的文化期待着它们腾飞发展得越来越好!来源:中原网综合整理编辑:李小辉,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zv9Ww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