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偏头痛,竟因心里有个“洞” |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头痛专科_患者_治疗_先兆

21岁的小邹,是一名在校女大学生,头痛反复发作十余年,近半年来病情加重,发作愈加频繁,每日与止痛药为伴,常常因头痛而缺课,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每次头痛发作前有发冷、视物模糊、光斑、流泪,后可出现头面、脖子、上肢麻木等前驱及先兆症状,继而头痛

21岁的小邹,是一名在校女大学生,头痛反复发作十余年,近半年来病情加重,发作愈加频繁,每日与止痛药为伴,常常因头痛而缺课,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每次头痛发作前有发冷、视物模糊、光斑、流泪,后可出现头面、脖子、上肢麻木等前驱及先兆症状,继而头痛剧烈发作,并伴有头重、眠多思睡、整日哈欠、怕风、晨起时干呕、口干多饮等症。

听闻面前这位年轻的女生诉说自己的病情,华荣主任便为其完善了TCD发泡试验、食管超声检查,果不其然,检查结果提示患者的心脏间多了一个“洞”——卵圆孔未闭,头痛难愈的元凶。

卵圆孔未闭不是心脏的问题吗?心脏有个“洞”,怎么会引起偏头痛呢?中医如何治疗?

遇到先兆头痛需小心

已有多项国内外的大型研究表明,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先兆型偏头痛人群的卵圆孔未闭发生率更高。2017年一项基于中国人群的多中心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显示,近一半(46%)偏头痛患者存在卵圆孔未闭,超过六成(63.75%)先兆型偏头痛患者有卵圆孔未闭。

先兆型偏头痛即逐渐出现单侧可完全恢复的先兆症状,随之出现头痛和偏头痛相关症状。视觉先兆是最常见的先兆症状,通常表现为眼前视物变形、闪光或有暗点。感觉异常是排在第2位的先兆,常表现为某一点发麻,逐渐扩散累及偏身、面部和/或舌头,类似中风。亦有小部分患者出现言语障碍,通常表现为失语。

诊断卵圆孔未闭型偏头痛,需完善这两项检查

目前常规的筛查项目为TCD(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发泡试验,为当前公认的无创筛查项目,敏感度高。根据医生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经食管超声检查,该检查能更直观地发现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等器质性改变。

诊断不易,治疗更难

根据2015年《卵圆孔未闭处理策略中国专家意见》推荐,当存在顽固性或慢性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并且分流程度为中至重度时,可进行卵圆孔封堵手术治疗。但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卵圆孔封堵术可降低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和持续天数,但均不能有效终止偏头痛。部分患者术后仍存在头痛反复发作,且长期服用止痛药易造成药物依赖性头痛,并存在各种药物不良反应。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以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

本在肝脾肾,标为肝风、肝火

卵圆孔未闭型偏头痛,其本在肝脾肾,标为肝风、肝火。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头痛专科华荣主任深耕急诊、脑病科研究三十年,临床已诊治偏头痛患者无数,临床上见此病患者“痛病缠身”,奔走于中西医医院,背负手术风险,却效果不佳,上下而求索,探索总结出此类偏头痛有效治疗方案。

华荣主任认为卵圆孔未闭型偏头痛为本虚标实,其本为肝肾不足,肝脾失调,其标为肝风上扰。

卵圆孔人类胎儿时期存在于左右心房间的通道,常于出生后随着人体发育而逐渐闭合,若3岁以后卵圆孔仍未闭合,则称之为卵圆孔未闭,故本病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

华荣主任认为,肾之先天之精不足,导致心脏发育不全,肝肾同源,血不养肝,肝风内动,而目开窍于肝,因此常常伴有眼前闪光、黑矇等先兆症状,亦可导致手足发麻、眩晕等类中风症状。而肝脾之间相互影响,病机包括“土虚木乘”“土壅木郁”或“木郁乘土”等。故本病多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溏腹泻或便秘等脾胃系症状,饮食不慎也常为偏头痛的诱发因素。

其次,患者久病不愈,肝郁益甚,横逆伤脾胃;痰湿内生而复碍脾胃;脾胃受损,不能化生气血以养肝,又加重肝郁,从而陷入肝脾胃失调的恶性循环,脾胃失调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不仅是病理结果,又是致病机制。

更有甚者,日久肝肾亏虚,无以濡养脑窍,肝风上扰,可导致中风的发生。

可见,本病发病过程中肝脾胃三位一体,整体恒动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纯中医治疗本病有奇效

卵圆孔未闭型偏头痛初诊时常可见风、痰、湿、气郁等标实之象,故初期治法着重平肝潜阳熄风,化痰通腑,用药上少用补益碍脾之物,重在于调;随患者治疗后痰湿渐消,脾胃运化功能渐复,常本虚之象渐显,此时可加重补虚药力进一步扶助脾胃正气,脾土旺,养肝木,防生风犯脑,扭转患者体质,逃脱肝脾胃失调的恶性循环。

本病治疗不必拘泥于发作期与缓解期,当中医全周期干预,防治并行,常按摩太冲穴、合谷穴、百会穴等,并尽量停用止痛药,结合情绪疏导、健康教育等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调节,鼓励患者坚持治疗3个月以上。

邹女士在未行卵圆孔封堵术的情况下,寻华主任行纯中医治疗,服药一月后头痛明显缓解,思睡哈欠、恶心呕吐等症状也悉数消失,巩固治疗3个月后已基本无头痛发作,学习生活都恢复了正常。

专家介绍

华荣

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脑病科主任医师,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入室弟子,师承张学文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刘茂才。现任内科流派专职研究员;担任世界中联古代经典名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保健协会脑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眩晕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院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中医急诊临床,教学科研30年,培养带教研究生20年。曾获广东省政府“抗击非典三等功”,“羊城好医生”称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国维优秀指导老师奖”。

擅长从脾胃思想论治中医脑髓病,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元气之根,强调肝脾胃三位一体同调,立足临床,形成“健脾调升降,疏肝理气血,补肾益元气”为治法特色,四诊合参,临床重视舌诊、脉诊的脑髓病诊疗特色,擅长从脾胃论治内科病,运用益气升阳法,解郁和中法论治偏头痛,眩晕,中风,脾胃病,慢性胃痛,腹痛腹泻,焦虑失眠等常见病疑难病,及外感咳嗽等。

出诊时间:

周四上午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头痛专科

周六下午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内科门诊

供稿:脑病科岭南林夏泉学术流派工作室

林可怡 吴梁晖 丘宇慧 华荣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g0yAw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