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了声音和狂热 里面空无一物【酱紫FM】家里空无一物,我的心里充满幸福

酱紫FM出品 值班主播 | 羊城晚报记者 姜雪媛 还记得某天上午收到一条来自老母亲的微信分享,内容是: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捡破烂了…… 点进去一看,心内一紧,是的,描述的是我本人。 点外卖多出的一次性筷子、勺和调料包舍不得扔,各种化
原标题:【酱紫FM】家里空无一物,我的心里充满幸福酱紫FM出品值班主播|羊城晚报记者姜雪媛还记得某天上午收到一条来自老母亲的微信分享,内容是: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捡破烂了……点进去一看,心内一紧,是的,描述的是我本人。点外卖多出的一次性筷子、勺和调料包舍不得扔,各种化妆品包装盒拆了压扁叠成一摞,网购装衣服的透明袋小心翼翼收拾起来,还把快递盒、饼干盒、月饼盒、衣服标签等通通留下,有的是因为包装精美有样子不忍心将其丢弃垃圾桶,有的是觉得这说不定哪天还会派上用场,于是这些当下本无一用,却被预判可能会有用的东西,就这样在我家稳稳的扎了根。还记得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中那个神神叨叨的主角麻衣,她会和家中的物品对话,喜欢空空荡荡的房子,有着极其偏执的整理欲望。尽管有时被家人制止,和家人起争执,麻衣也依然锲而不舍地扔东西,无论珍贵与否,有没有特殊的意义,一旦无用只有被淘汰的命运。从一开始对麻衣神经质和扔物癖的不理解,到最后读懂麻衣对归正生活及追求简单的理解与坚持,是在看完剧的很多天后了。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年中大促、双十一、狂欢节,又因为工作、生活压力逼迫只想买买买的时代,许多人和我一样做起了“拾荒者”,一边舍不得丢东西,一边还拼命花钱买东西。日本整理大师近藤麻理惠认为决定物品去留的因素,取决于这个物品的“机能”、“资讯”和“感情”这三种价值,再加上“稀有性”要素。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没办法丢东西,是因为总觉得这个东西还能用,还有用,还有感觉,要是这个东西具有“很难得到”或者“无法替代”的稀有性,就更是万万无法舍弃。我相信每个“拾荒者”,一定都有一颗留恋过往的心。有时候留下某一样东西,除了你认为它在某一时刻会产生的价值,更多的是因为其承载的情感和回忆让你无法割舍。就像我不舍得丢弃小时候穿过的衣服,是因为觉得或许多年后可以拿出来给后辈看看,和朋友说笑着回忆童年;不舍得扔掉某一个包装盒,是因为上面有心爱的人亲笔写的寄语,每每看到都会觉得温暖;不舍得抛下一个陈旧的装饰品,是因为它在某一时刻给你带来过快乐,保留着当年的欣喜若狂。那么这个时候,麻衣所奉行的“断舍离”原则,倒是很受用。“断舍离”代表的是一种“不持有”的生活方式,它让我们把个人物品的数量降到所需范围内的最低,并且摈弃因欲望而导致的无休止购买,还反映了一种不同的人生哲学:“拒绝一味的坚持,并且活在当下。”在日常整理中,首先撇去情感因素,在“扔东西”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功能相似的不保留,长久不用的丢弃捐赠。在“买东西”的时候我们应该大致知道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买最好的,爱惜并充分使用它。而那些因为情感羁绊留下的可有可无的物品,就需要你从心灵上把自己解脱出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于重要的人和事物,只要你珍惜了相处的每一秒,认真对待了每一件事,那么你的心中应当做到无悔,也就不需要某个物件作为多余的寄托了。并且,随着舍弃的东西越来越多,保留的东西越来越少,你才会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真正在乎的。有人说,人本身是充满欲望的动物,因此在商业社会和娱乐至死的氛围里,极易染上购物欲、收集癖和囤货症,简化生活,或许可以缓解焦虑。因为对物的“极简”和对“精神”的极简实则密不可分,只有真正克服了对“缺少”的恐惧,才能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无论如何,永远不要让欲望吞噬掉生命本身的美好。来源|羊城晚报文字|羊城晚报记者姜雪媛图片|视觉中国编辑|大方归根结底,是欲望作祟。请一直保持清纯的内心吧!同意请点一个吧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5odY578qd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