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2023.5.10):还有比这更典型的混合磨玻璃病灶是浸润性腺癌的吗?我就给他直接切肺叶!_成分_气管_淋巴结

作者:叶建明说结节 手术病例分享: 前言: 我们经常讲,磨玻璃结节切肺叶要慎重,因为万一不是肺癌,肺叶切除是可惜的。肺叶切除最好能先取得病理得以确诊,或者术中能楔形切除确定浸润性腺癌再来考虑切肺叶并清扫淋巴结。但有时候,病灶无法楔形切除,影

作者:叶建明说结节

手术病例分享:

前言:

我们经常讲,磨玻璃结节切肺叶要慎重,因为万一不是肺癌,肺叶切除是可惜的。肺叶切除最好能先取得病理得以确诊,或者术中能楔形切除确定浸润性腺癌再来考虑切肺叶并清扫淋巴结。但有时候,病灶无法楔形切除,影像又很典型,那么是不是一定要气管镜、PET-CT或穿刺活检明确后再手术呢?近日有例肺混合磨玻璃影的结友,本来是约了气管镜检查的,但因为逢五一放假,要等好几天才能约上检查。我们与结友沟通后放弃了气管镜检查,直接切了肺叶。因为我说如果你这病灶不是浸润性肺癌,我这么多年总结与病例分析都白做了。而且如果气管镜阴性,没有找到癌细胞怎么办?依影像表现不一样仍得考虑肯定是肺癌,还是要手术的,不能随访。

病史信息:

主诉:

体检发现右下肺占位1周。

现病史:

患者于1周前在某医院体检,查胸部CT示:右下肺肿瘤性病变考虑,纵隔淋巴结显影,右中肺钙化灶,两肺纤维灶。平时无咳嗽、咳痰、发热、畏寒或胸闷气促等症状,也无心悸、心慌或头昏等情况。到本院再查靶扫描后考虑肺癌收住入院。

影像展示与分析:

病灶开始出现,紧贴着斜裂,沿叶裂长条状。

有磨玻璃与实性成分出现,叶裂向患向牵拉。

灶内有支气管通气征,此层多见为实性成分。

病灶有磨玻璃成分,如绿色箭头所示;有灶内支气管通气并显得僵硬,如黄色箭头所示;叶裂明显牵拉向下叶病灶侧,如蓝色箭头所示;病灶轮廓较清。

病灶显得僵硬,收缩力明显,边缘有毛刺征。

蓝色箭头示叶裂向病灶侧牵拉;紫色箭头示毛刺明显;桔色箭头示血管穿行;绿色箭头示明显磨玻璃成分;砖色箭头示表现有浅分叶。

细毛刺征;叶间胸膜牵拉征;磨玻璃成分以及轮廓与瘤肺边界清,显示了病灶明显的收缩力。

表现分叶,混合磨玻璃密度,灶内支气管通气且僵硬;叶间胸膜牵拉;磨玻璃成分明显,表现不平,细毛刺明显。

灶内支气管壁显得僵硬。

灶内实性成分明显;胸膜牵拉程度重;表现浅分叶;整体轮廓清。

上图层面磨玻璃密度为主,实性成分相对较之前层面少。轮廓与瘤肺边界清。毛刺明显,胸膜牵拉有力。

磨玻璃部分也整体密度显得有点高,灶内实性成分仍明显的。

上图基本上磨玻璃成分,相邻密度高的是血管。

以上诸图是靶扫描后处理重建的,我们见其更清楚显示了毛刺、分叶、混合磨玻璃密度、灶内支气管扩张僵硬通气、整体瘤肺边界清、血管异常增粗及穿行、叶间胸膜强有力的牵拉影响,相关的影像征象无不显示这个病灶必是浸润性腺癌。而且是非常典型的腺癌表现,影像上最大径超过3厘米,最长处应该有5厘米以上。

临床决策:

这样典型的浸润性腺癌为表现的混合磨玻璃病灶,有强收缩力,实性成分占比不少。如果是炎性,这么大片的病灶必有呼吸道症状的,没有明显症状而影像上明显恰恰说明是肿瘤性质。而且因为症状不明显,查气管镜并不一定能有阳性结果。如果气管镜找到癌细胞,反正要切肺叶的;如果气管镜没找到癌细胞,也是强烈考虑肺癌的,不开刀随访的话,病灶紧贴斜裂,又有实性成分,是存在侵犯突破叶间胸膜的风险的。所以也可直接手术切除,不必一定先取得病理依据。太典型了!

最后结果:

手术组直接为其进行了“单孔胸腔镜下右下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肺癌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4天已经嚷着要出院了。但由于我们想知道他的病理情况以及淋巴结情况,建议他等常规病理出来以决定是否送基因检测和术后辅助治疗,所以又挽留他多住了几天。

上两图示肿瘤情况

病理示浸润性中分化腺癌,大小3*1.5厘米,腺泡型60%、贴壁型30%,筛状型10%,并可见STAS现象,未见脉管侵犯,紧贴脏层胸膜但未累及。

淋巴结情况:N1淋巴结共13枚均阴性;N2淋巴结共8枚均阴性。

后续考虑:

1、T分期如何来定?

该例病理科报长径3厘米,但其实从CT上看,肿瘤病灶的最长径有约5厘米,按TNM分期浸润灶的大小,也许没有5厘米,但我们以前就专门针对这一问题分析探讨过,到底这T按什么来算为妥(点击阅读:个人观点(2022.4.6):TNM分期迫切需要改进--肺癌分期时CT上与标本上测量的大小不一致,按哪个来分期?)。而且3厘米刚好是临界的数值,我的想法不是要按1B期来考虑更为稳妥些。

2、基因检测做不做?术后辅助治疗需不需要?

基因检测的目的是指导术后辅助治疗,以决定有没有靶向药可以用。所以我一直认为如果术后必不需要辅助治疗的,基因检测就不必做,那些说做了放着以后万一复发转移再用其实是耍流氓!真复发转移了应该重新活检明确并再送基因检测,而且不必术后辅助治疗的1A期真有问题也是多年以后,难道拿着好多年前的结果来指导治疗,更何况血液检测也是有价值的。即使到时候取不到病理活检,新鲜血液检测与数年前的手术标本检测结果到底哪个更准确?这也是个问题。针对这个病例,他CT上大于3厘米,有高危亚型(筛状占10%),有高危因素(气腔播散),还在存在一定风险的。我们与家属沟通后的意见是:建议基因检测加MRD检测,如果均阴性,术后随访不辅助治疗;如果基因检测阳性而MRD阴性,是否辅助靶向治疗待多学科讨论,但个人建议不给予;如果基因检测与MRD均阳性,术后予以辅助靶向治疗;如果基因检测阴性而MRD阳性,术后辅助化疗四周期。

感悟:

肺癌的诊断与治疗真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只要腺癌都基因检测、只要浸润性癌都必肺叶切除、只要肺叶切除必先取得病理依据、只要有高危亚型或高危因素就必术后辅助治疗。其实还是要个体化、要权衡利弊做出最有利病人的选择。曾经有问诊的结友说在某医院手术,是磨玻璃结节,手术当天同病房三个人都是术中快速报腺癌,晚上医生就直接叫他们都送基因检测,2万多的套餐,其实应该并非必须的。今天这位结友,如果没有高危亚型与高危因素,或者大小没有这么大,我是不打算建议他检测的。所以才等到常规病理出来才与患者家属沟通权衡决定。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5odYLpGaw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