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class【人物】秦腔飞扬文化自信

——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小锋 人物简介 李小锋,男,陕西临潼人,秦腔文武小生,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党支部书记,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秦腔第一个中国戏曲学院表演专业研究生。
原标题:【人物】秦腔飞扬文化自信——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小锋人物简介李小锋,男,陕西临潼人,秦腔文武小生,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党支部书记,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秦腔第一个中国戏曲学院表演专业研究生。1994年他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先生为师,大胆开拓小生表演艺术,被称“文武兼备、声情俱佳”。三月,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举办的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上,记者有幸采访了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小锋,谈起从艺40余年的不平坦经历,他激情澎湃,边讲边唱……李小锋说:“落雪无声,秦腔有情,秦腔彰显的是文化自信!”是的,这位风靡国内外戏曲舞台的艺术家,正以其特有的风格让秦腔展现出其强大的艺术魅力!执著走上艺术之路“我是一个农村娃,母亲是农民,父亲是老师,从小听着秦腔长大,演唱秦腔是我的初心。”李小锋回忆起自己的从艺之路时说,他少年时代便考上了临潼剧团(即临潼文艺训练班),但五年训练班结束并没有转正,之后他又考到陕西省戏曲学校。因为那五年的专业知识优势,加上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了所有门类的文化课,7年之后,他成为了学校一名优秀毕业生,并且养成了读书研究的习惯。艺校毕业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要成立青年实验剧团,李小锋顺利进入剧团。常言说“唱戏的嗓子,钉鞋的掌子”,要成为一名好的演员,他必须要“一边练嗓子,一边学习各种技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唱、念、做、打”样样要精通,确实太苦太累。他说,演戏是夏天能把人热死,冬天能把人冻死!他曾经在演戏的时候,把头部勒出了血印,还多次受伤,在心里也多次想过改行。但最后他还是坚持了下来,义无反顾地走上秦腔艺术之路,并愿意为此奉献终身。“秦腔艺术是陕西人心中的歌,是人们的最爱。看到这么多戏迷风雨无阻地来看戏,我很感动,因为我也是农民的儿子,群众需要戏!”几十年来,他走遍了陕西的城市乡村,走向了全国和国际舞台,演出数千场,感染亿万人,有的观众为了看他的演出,不远千里追随……李小锋的演唱,为秦腔插上了新的翅膀。著名作家贾平凹说,“农民是世界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农民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李小锋先生是秦腔舞台上的名小生,他以现代人的理念和意识,诠释古典戏剧人物,唱念做打,皆有新意,诚为可贵。”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评价道:“李小锋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他有两大特点:第一他得益于对老艺术家深刻的学习和扎实的继承;第二他能博采众长,善于向其他剧种学习和借鉴,创新意识值得研究和赞扬。”震撼人心的文化使者2018年1月28日,西安,大雪纷飞。整个城市在飘飘洒洒的大雪中寒气逼人,路滑难行,但在西安曲江贾平凹馆却是一派热气腾腾的场面。来自各方的学者嘉宾、铁粉观众都如期而至,下午2:30秦腔名家李小锋做客“贾平凹大讲堂”,带来的《秦腔伴我走世界》主题讲座火热开讲。现场沉浸在秦腔艺术美的氛围中,馨香满屋,落雪无声。为更好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交流,2017年,李小锋创办了“大长安艺术讲堂”,吸引了来自安徽、河北等地的同行前来交流分享,就地方戏曲传承发展、打造地方戏曲交流活动品牌、推进戏曲艺术事业的创新发展等进行了热烈探讨、交流学习。2018年,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李小锋以“大长安艺术讲堂”为平台,以秦腔为主调,整合更多戏曲门类,打造中国艺术未来。李小锋的三大精神让人钦佩:一是他的创新精神,他敢于对戏曲进行大胆改革;二是他的人文精神,他把唐诗改成秦腔,即将登上《经典永流传》;三是他的赤子精神,他爱父母,其实他演劈山救母,也是想用这出戏怀念早逝的母亲。一位粉丝说,李小锋参加“伶人王中王”比赛时,许多人并不看好,但是他去了以后,拿出了他的代表作《白逼宫》《打柴劝弟》等剧目,赢得了喝彩。《白逼宫》《打柴劝弟》《盘肠战》让他赢得了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他唱念做打样样精通,独树一帜的“锋”派唱腔,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获封“伶人之王”称号;他跨界演唱自己作词的《我的家乡在陕西》以及由他创意演唱的《秦韵唐诗故乡情》,深受年青人喜爱;首创秦腔1+1“秦韵锋光”全国巡演先河!他撰写的著作《美的断想》《艺海锋光》,为戏剧美学增添了理论光彩。让秦腔为“文化自信”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四个自信”,其中之一是“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和灵魂。李小锋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的经济腾飞了,但我们的民族文化却被挤在了“疙瘩角”,这应该值得我们反思。他说:“前几年,我们在德国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专场演出秦腔《钟馗与小鬼》,演出结束后,所有的德国朋友站起来鼓掌十几分钟,没有人离场。我当时非常感动,为什么会请秦腔去表演呢?他们觉得秦腔是中华戏曲艺术的鼻祖,大秦之腔的写意表演美学特点,是独一无二的。”他坦诚地说:“如果不是唱秦腔,我走不到今天。因为秦腔我认识了这么多朋友、戏迷;因为秦腔我出访了香港、台湾、澳门,到了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挪威、瑞典和芬兰。”到芬兰他们演了秦腔《西湖遗恨》,演完后,他作为“主要演员”接受了当地媒体的采访,他还问当地记者:“你们看懂了没?”当地记者说:“看懂了呀,你们这个戏和美国电影《人鬼情未了》意思差不多嘛!”一下子说透了人鬼相恋,他很感动。因为芬兰有一千多个湖,回来后,他还写了一篇《一曲秦声醉千湖》在报纸发表。“我觉得当今社会,秦腔传播和传承一样的重要。”李小锋始终认为,自己带学生学戏,这是在不断传承戏曲艺术,这是内行的事情;而传播是需要有观众的,如果只有演员没有观众这是没有办法传播的;演员和观众在一起结合才叫一场完美的演出。“应该让秦腔在新的时代绽放光芒,让我们的民族戏曲艺术更有底气!坚定文化自信,激活我们的文化资源,扎实推进文化建设。让我们的秦腔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出好声音!”李小锋的言谈话语中处处展示了一位文化使者的时代责任感。(来源:《中国人才》杂志2018年第7期)责编:韩婕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事宜未及落实,如转载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欢迎作者持有效版权凭证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稿酬事宜。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5odYRAn06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