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class处暑•古诗词赏析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 七月中,
原标题:处暑•古诗词赏析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古诗词赏析本期作者:青谷、颜如、圣诞节、白岚、洪梓萱处暑《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的角色》赏析:白岚吹落秋天的落叶,能让二月的花开放。过江打起千尺高的大浪,吹入竹林万竿竹枝被吹斜。这就是风,唐代诗人李峤描写的风。每当轻风拂面,狂风怒吼,风以它独有的形态,无形与有形,充满力量,感情,思想,高高低低的回旋着。日本钢琴演奏家矶村由纪子和坂下正夫合奏的《风居住的街道》,低吟浅唱忧伤的二胡和琴音宛如梁祝化为的蝴蝶,在风中缠绕。风居住的街道,只有永不能在一起的恋人的悲伤。在爱尔兰诗人希尼的笔下,“风清新地吹来,锚下沉的时候/那轻微的迎风一颤,那世界的微斜。”让人仿佛在阁楼中做梦,盗梦空间里一般,被折叠,被拉伸。洛迦尔说,一群年轻的风渡过河流,是否和苏轼的《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来一起说古时的风和现在的风呢?如果给风标注年龄,是否与人一样,偶尔生又偶尔死,偶尔帝王将相,偶尔平民布衣,每时每刻演艺不同的角色?处暑《处暑后风雨》宋·仇远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守候》赏析:洪梓萱宋元诗人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生于乱世,无论身处于宋还是元,都战事连连;无论他在诗词,文学或书法上造诣多深,高尚雅淡又忧国忧民的一生终难抵国破山河的抑郁。生不逢时?!想想生于战乱中,在两个朝代之间经历生与死,新与旧,正与邪的较量,究竟哪个立场才是真正可以权衡的标准?似乎追溯回去谁也无法避免一同撕裂的矛盾。这首诗生动朴实,诗人把所见所感的天气变化和生活闲景对应,读来令人仿佛也和诗人一样,感受到处暑疾风骤雨带来的清凉,听到小儿在朗朗初秋中诵读诗书的声音,极具画面感。这几日的江南就在疾风骤雨台风后,很应景。翻出陈彼得作曲,演唱的《青玉案元夕》视频,74岁的歌者把辛弃疾的豪放与憧憬演绎得深情而有力量,一下午都在古诗词和陈彼得的现代感之间穿越。我们为什么读诗,写诗?我们为什么在每个节气留下一点从古至今的链接?我们一群甚至从未谋面的人为什么遵守着同样的时间点,提交不是作业的作业?处暑已至,吹到身上的风已有一丝凉意,狂热的酷暑告一段落。这一年忽得过去了大多,只剩三分之一的日历似乎也以加速度向前飞奔。无论迎着怎样的风雨,无论身处怎样的温度,和平年代的今天,繁花可鉴,皓月当空。像陈彼得那样用现代的情怀解读亘古不变,用尽力气歌唱千年的梦想!这样的处暑,是不是很爽?!处暑处暑风雨后半年不觉忧豆汗浸薄衫新书阅神偷拔眉祝美酒登高望丰收菱花映笙簧穹宇空山丘处暑《临江仙·戍云南江陵别内》明杨慎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离别幽思断人肠》赏析:圣诞节明代杨慎是一代文学大家,因“大礼仪”获罪于皇家,被贬云南永昌,在湖北江陵与妻子分别时写下了这首《临江仙》,感激妻子一路的陪伴和照顾,不忍心让她再受颠沛劳顿之苦。(杨慎被庭杖,这是明太祖定的规矩,当众打官员的屁股,已示羞辱,很多官员会毙命,妻子一路照顾杨慎养伤。在江陵的古渡口上横亘着旧时楚国的边塞和巍峨的巴山。离别的人儿啊!你们别上江边的高楼,不然你会更加伤心的。我们在这儿看看江水,望望远山。此地一别之后,你独自乘船回四川老家照顾爹娘,我骑上马儿去云南服刑,回头相望能看几眼。我是多么羡慕江边双宿双飞的鸟儿啊!他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今天晚上的月色无论多么美好,但也只能照着离别人的愁绪了。这首词情真意切,我的解读尽量轻松一点。妻子黄娥最能理解丈夫的心思,也写了几首离别诗,其中一首这样写到。《罗江怨.阁情》四首(其一)空庭月影斜,东方亮也。金鸡惊散枕边蝶。长亭十里、阳关三叠,相思相见何年月。泪流襟上血,愁穿心上结,鸳鸢被冷雕鞍热。从女性视觉,以清丽婉转的风格,寄托思念,以才情鼓励丈夫,去接受前方的路。现代人说思念是一剂毒药,但古人那里却是相反。后遇朝廷大赦,黄娥又写了一首寄外,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命薄,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翻译成现代诗就是,鸿雁飞到回雁峰就折返不曾越过衡阳,书信有什么办法寄到更南更南的永昌?面对花红柳绿的三春美景我自叹薄命,云南的蛮烟瘴雨中你因怀念我而断肠。归来啊归来又是愁人的一年将尽之日,盼雨啊盼雨又是令人心怨的炎炎朝阳。听说朝廷空有赦免而允许回家的消息,什么时候啊赦书才能颁到遥远的夜郎?表达对杨慎的思念和盼归之情,这也正应了秦观的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处暑《鹧鸪天》宋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赤壁之游乐乎?》赏析:颜如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者,“出”也,出了大暑天气,炎热也会渐渐褪去,而代之以早秋的新凉,用苏东坡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初秋的田园,褪去了夏季的喧嚣。茅舍后的土墙根种有几株竹子,掩映了颓败的墙头。小池塘里乱草丛生,几只知了正有气无力的叫着。白鹭见有人来,刷一下一飞冲天,莲花尚开得尽兴,余香满满,此时诗人持杖悠闲徒步斜阳村落,好一幅乡村生活图景。这首词是东坡先生在贬谪黄州时期写的。黄州是苏东坡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里程碑,苏轼被贬黄州第二年的冬天,躬耕田亩,在黄州坡东坡荒地树林里筑起了一间草房,并在房壁上绘上雪景,名曰“东坡雪堂”,因而自号“东坡居士”。人生多风雨,跌宕起伏间。满怀奇才却不得志的遭遇如同锻铁的火炉般,消磨着人的热血,吞噬着人的意志,但却提炼着人的灵魂,打磨着人的精神。黄州磨灭了踌躇满志的高官廉吏,代之以豁达从容的伟大诗人。莫须有的乌台诗案,断送了苏轼的仕途,浇灭了满腔的抱负。奇才热血,却只能空洒于寂寥的小城,“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谪斥黄州的苏轼好似历劫升仙,饱经风霜,终于登临绝顶,俯瞰众生,看淡了尘世的万千风波,不过是虚梦浮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千古”。浪迹山水,混迹渔樵之间,失意潦倒却不失心中的理想,由原来的诗酒嬉游风流太守生涯堕落到一家二三十口人开荒种菜寄人篱下,生活不免有饥寒困窘之忧,诗词却全无哀怨破落之气。你问赤壁之游乐乎?苏子笑答:乐甚!处暑《长江二首》其一宋苏泂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一炷香,默祭诗魂》赏析:青谷以感时起兴,说出由暑转凉的爽快,看上去不见得识见多高。但接下来的中联,将世事与物事、物态与心态相融在一起,结句点明人生苦短、自然永生的主题。由短促接通恒久,由瞬时趋近永恒,得一首如此境界非凡、气象深远的好诗,需要有怎样的睿见?鲁迅曾说:“凡人之心,无不有诗”。尽管到现在,尚未知这个苏泂的生卒年份,世上普遍传播与人们熟读熟知的唐宋诗篇中也难觅他的诗踪。但他确实是个“行路得诗多”的多产诗人,从陆游学诗,与同时代的唱和诗人中,就有辛弃疾、刘过、姜夔等一时名士;汉典诗词网收录其诗词881首。“仁者寿”乎?事实是,“仁者寿”不尽然,“恶者寿”却常见。民谚说:“好人多薄命,恶人磨世界”。穷困人因病而贫,往往无法活长久,而富贵者即使病入膏肓,也能请名医、住名院、还用活人器官保命延年,至于上了高位、掌了大权的大恶人,想长寿更怕死。秦皇汉武不就是为了延年益寿,“俱好神仙术”吗?惜结果,还是落得“金台既摧折,沙丘遂灭亡”的下场。高见卓识来自通达的眼光,而通达眼光非有经历不可。“白头更世事”,“更”是全诗的关键词。苏泂的通达并非得于虚空,而是来自对世事更易的敏锐洞察和感悟。“衰年如意少,行路得诗多。”他是一个有深哀的人,他的诗从“人事只翻腾”的刻骨痛切中得来,把对个体生命的悲悯放进了对整个宇宙的谛视中;他在“世间非醉亦非睡”,向着瀚海宇宙点燃“无求无欲无魔恼,月白庭空一炷香。”过两天是中元节了,当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时,我就用一炷香默默祭诗魂。点击阅读-END-版权说明:文章为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摄影与诗歌我们用文艺对抗生活的平庸与琐碎摄影·歌·艺术·电影·音乐|微信·zzw-1028主 编:黎明的酒杯(ID:zzw4605077)采编:phoebe、图片:网络2018.08.23好书推荐《人间宋词》丨人生苦短,做什么都要销魂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5odYRoPo6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