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高蒙河:良渚考古八十年

80年前的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年仅25岁的职员施昕更,在他的家乡杭县(今余杭区)良渚镇发现了史前遗址,并做发掘,还于后来出版了名为《良渚》的考古报告。 施昕更不会想到,在他最早考古的这处距今约5000年前的遗址上,考古人员从此开
原标题:高蒙河:良渚考古八十年80年前的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年仅25岁的职员施昕更,在他的家乡杭县(今余杭区)良渚镇发现了史前遗址,并做发掘,还于后来出版了名为《良渚》的考古报告。施昕更不会想到,在他最早考古的这处距今约5000年前的遗址上,考古人员从此开始了至今长达80年的发现、研究、保护、传承的考古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先后发生了很多对专业、学术、文化、社会等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标志性事件: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将良渚遗址为代表的史前遗存命名为“良渚文化”,这属于当时中国最早命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之一。1980年代中期以后,这里又先后发现了高等级的墓地、祭坛、大型宫殿基址。后来证明,这些大型建筑设施和出土贵重文物的使用者和拥有者,很可能是国王或贵族。1990年代中期,良渚遗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约近35平方公里的保护范围,还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2000年后,浙江省和杭州市先后批准成立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和管理委员会,出台了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以加强良渚遗址的保护力度。目前,已投入了大约20亿人民币,解决大批工厂和居民的搬迁安置问题,力求还原当年良渚遗址的史前环境和人文景观。2007年起,在良渚遗址发现了占地约3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之后还在古城之外,发现了占地约8平方公里的外城郭迹象。到最近的2015年,又在古城外围发现了大型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最早的良渚考古报告良渚古城遗址鸟瞰据我所知,1936年以来的良渚八十年考古史,大概可以说是继1928年河南安阳商代殷墟遗址发掘以来,中国可数的连续考古时间最长、取得考古成果最大、改写中华历史记载最多、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典型考古遗址之一,被第一批批准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当时中国、东亚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遗址群,作为已经进入早期国家和文明阶段的实证标志,良渚的一系列考古成果,先后被多次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乃至世界考古大发现,并写进了全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众所周知,我们曾长期依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和史学研究成果,认为中国只有大约4000年的文明史和国家历史。而上个世纪以来,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说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我们的普众表达乃至国家表述中。这样的说法在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纸本文献以及传统史学研究成果中,基本上很难爬梳出直接或间接的证据来,那么,这只是一个假说?抑或只是一个概念?有什么真凭实据?很多人对此不免将信将疑,产生误解,甚至摇头否定。然而,我们现在可以基本肯定地说,以80年良渚考古为代表,中国考古学以它惯常的实物证据的发现和研究,已经将中华早期文明一幕幕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换句话说,在这些已经成为支撑中华文明肇始于五千年前的最重要的考古证据中,良渚遗址作为当时拥有城墙和水利系统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考古认知最清楚的国家性的、都城性的史前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和中国当时已经出现早期国家的当之无愧的直接见证。良渚考古八十年来取得的如此重要的考古成果,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还是全人类的。所以,良渚考古成果也已经进入到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窗口期。通过申遗,既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国文明悠久历史的本来面貌,也可以更好地使中华文化真正地走向世界。转载于高蒙河博客,原载《科学画报》2016年第11期“公众考古”专栏12月21-23日,与高蒙河教授同游良渚全新开放的良渚博物院良渚博物院,其前身是良渚文化博物馆,位于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2005年3月破土动工,2008年10月对外开放。2017年8月,根据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最新考古成果,良渚博物院基本陈列改造升级,于2018年6月重新对外开放。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荣获由知名杂志《商业周刊》和《建筑实录》评审的“最佳公共建筑奖”。中华五千年文明实证博物院常规展览面积4000余平方米,分为3个展厅。常规展览的主题是: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展览依托“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展厅,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院内共展出良渚文化时期玉器、石器、陶器和漆木器等各类珍贵文物600多件(组)。复旦名师带你文化旅行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将带领复旦人文课程国学班学员共游良渚。高蒙河现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曾师从张忠培先生学习新石器考古,师从葛剑雄先生学习考古地理。曾发掘多处考古遗址,近年主要实践和研究方向是博物馆展示和公众考古。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国际良渚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日本书道教育学会和复旦大学中日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具有田野考古领队资格。良渚博物院近一年的改造,高蒙河教授基本参与其中。他说:“现在已经有很多公众知道,考古不是挖宝,考古也不是找墓,考古有它的科学价值,有它的科学精神,它是一种务实求真的一种行业,这样的一种领域。”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文明之根,了解考古,是高教授的愿望,也是他近年来努力的方向。全新升级改造后的良渚博物院不仅展示了贵重文物,更注意观展设计,由过去的逻辑展线变为零展线,自由观展、自由体验。除了最新的理念,高蒙河还将3D打印技术、低反射玻璃、人工光源引入到展览中,希望能将良渚先民的生活工作场景以最直观的方式传递给参观者。他说,很多人认为古部落、原始人是很落后的,灯光效果都是做的黑黢黢的,搞得很神秘。实际上,良渚文明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听名师《考古与人类》专题课程报名参加本次游学,更可体验复旦人文课程国学班精品课程《考古与人类》,什么是考古学?人类的起源和迁徙有哪些奥秘?城市是怎样诞生的?良渚器物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在良渚博物院实地听讲,体验复旦人文国学班课程;考古专家同步解说,深度游览,让你游博物馆不再走马观花,有趣有料,机会难得!加入我们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良渚文化,更深度地游览良渚博物院,更直观地了解复旦人文课国学班,赶快加入我们,复旦名师高蒙河教授带您共探中华文明!时间:12月21日下午余杭集合——12月23日下午返程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美丽洲公园良渚博物院住宿:良渚君澜度假酒店良渚文化村内,近新104国道大路路口(亦是集合地点)名额有限,欲报从速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0wVXvPO6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