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柯南伯格十佳电影18年十佳电影,大卫·波德威尔已经选好了

编/bastard 克莉丝汀·汤普森(Kristin THOMPSON) 2007年岁末,我和大卫(David Bordwell)致敬经典好莱坞电影摄制体系成熟90周年。1917年不仅所有的摄影指南——连续性剪辑,三点布光法,和统一的故事
原标题:18年十佳电影,大卫·波德威尔已经选好了编/bastard克莉丝汀·汤普森(KristinTHOMPSON)2007年岁末,我和大卫(DavidBordwell)致敬经典好莱坞电影摄制体系成熟90周年。1917年不仅所有的摄影指南——连续性剪辑,三点布光法,和统一的故事结构——在美国电影中愈渐显著,同时也是全球电影创造力大爆发的一年(1913年,1927年,和1939年亦是)。就这几年而言,最佳影单很难止于10部。因为我和大卫的2007年十佳影单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所以在告别08年之际,我们决定奉上一份1918年十佳影单。1918年不知怎的,并没有很多出挑的电影值得放进影单中。可能是出于保持现状的纯粹巧合吧。比如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Fairbanks)在1917年导了一连串杰作之后产出甚微。像塞西尔·B·戴米尔(CecilB.DeMille)这样的电影人,1918年也是他们低产的一年。当然,也有可能有些杰作正静躺在积灰的档案馆里,等待被发掘的一天。1918年还是有佳片的出现,有些我们悉知,而有一些则需更多的关注。一些已经有DVD版了,而一些则亟待被像KinoInternational,ImageEntertainment,和FlickerAlley这样的公司发行。1生死恋Berg-Ejvindochhanshustru维克多·舍斯特勒姆(VictorSjöström)虽然这份影单排名不分先后,但与我而言,1918年最突出的片子莫过于维克多·舍斯特勒姆(VictorSjöström)的《生死恋》(Berg-Ejvindochhanshustru)。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法外之徒和女农场主之间的爱情故事,就像片中所说:“为了他,她放弃了家庭的温暖,以及所有人的尊重。”最后,他们逃离世俗,隐居深林,这是影片最浪漫也是最壮丽的一幕。令人兴奋的是,今年KINO公司还推出了一张舍斯特勒姆的悲剧连场碟:《英厄堡·霍尔姆》(IngeborgHolm)(1913)和《仇敌当前》(TerjeVigen)(1917)。David和我都有写过《英厄堡·霍尔姆》的布景,David侧重十九世纪一零年代的电影布局。看过以上三部电影就知道我们为什么觉得舍斯特勒姆是一零年代最伟大的导演。可惜在美国他的影碟大多都买不到。如果我们多买些舍斯特勒姆的碟,可能KINO就会多刻一些吧。2陪审员的新任务LaNouvelleMissiondeJudex路易·菲亚德(LouisFeuillade)路易·菲亚德(LouisFeuillade),这个时代的另一位大师,导了《陪审员》(Judex)(1916)的第二部:《陪审员的新任务》(LaNouvelleMissiondeJudex)。David在他的《光影人物》(FiguresTracedinLight)第二章有讨论过这两部作品。《陪审员》(1916)已经有DVD版了,但第二部还没有。3世界之心HeartsoftheWorld大卫·格里菲斯(D.W.Griffith)我猜很多影迷都已听说但还没看大卫·格里菲斯(D.W.Griffith)风格的《世界之心》(HeartsoftheWorld)。DVD版竟没有发行(记得留着你的旧镭射影碟!)尽管多萝西·吉许(DorothyGish)贡献了出色的表演,而且片中很多场景也确实是在法国前线拍摄的,但不得不承认,《世界之心》不是我最爱的格里菲斯电影。4我不想做男人IchmöchtekeinMannsein刘别谦(ErnstLubitsch)1917年到1918年,刘别谦(ErnstLubitsch)实现了从短片到正片的转变。尽管《卡门》(Carmen)(1918)是他风格成熟的历史性标志,但现在的大多观众都觉得《我不想做男人》(IchmöchtekeinMannsein)(1918)更有趣。这部喜剧讲述了一个独立的年轻姑娘为了逃离严厉的家庭教师和监护人而伪装成男人,在监护人完全没有认出的情况下,她跟随监护人出了城。影片的女主角奥西·奥斯瓦尔达(OssiOswalda)是个活泼且精力充沛的金发姑娘,和波拉·尼格丽(PolaNegri)很不一样,而后者成为了刘别谦之后几部巨作的不二人选。KINO发行了几部刘别谦一零年代后期和二十年代早期的电影。《我不想做男人》(1918)有单张的碟,还附有奥斯瓦尔达的另一部喜剧《牡蛎公主》(DieAusterinprinzessin)(1919)。如果想看这部电影的话,我建议买《刘别谦在柏林》(LubitschinBerlin)套装,内含更多的片子,包括清新幽默创意满分的《真人玩偶》(DiePuppe)(1919),表现主义的讽刺作品《野猫》(DieBergkatze)(1921)(尼格丽主演),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苏姆伦王妃》(Sumurun)(1920),史诗电影《安娜博林》(AnnaBoleyn)(1921),还有一部关于刘别谦的纪录片。5旧貌换新颜OldWivesforNew塞西尔·B·戴米尔(CecilB.DeMille)1918年,塞西尔·B·戴米尔的《旧貌换新颜》(OldWivesforNew)改变了他的职业轨迹。这部爱情喜剧漫不经心地表现出了奸情,色诱,尤其是离婚,这在当时看来都是伤风败俗的。那时的戴米尔就已经尝试了很多电影类型,创造了极富想象力的电影,进一步定义了电影的经典类型。《旧貌换新颜》的成功让戴米尔专攻于浮华叛道的爱情故事。这部电影已有碟,IMAGE公司发行的,里面还有同年戴米尔的另一部重要作品《低语的合唱》(TheWhisperingChorus)(1918)。6不顾一切HellBent约翰·福特(JohnFord)一直以来,《不顾一切》(HellBent)都被认为是约翰·福特(JohnFord)的早期西部片之一,却因遗失而未公映。影片重现于捷克斯洛伐克档案馆,并参展了波代诺内无声电影节。我其实不怎么记得电影情节了,只记得有一场在蜿蜒山路上骑马持矛冲刺的壮景。没《开枪射击》(StraightShooting)(1917)好,但是福特的电影在当时就那几部,所以我决定列出这一部。7狗的生活&从军记ADog\'sLife&ShoulderArms卓别林(CharlieChaplin)和刘别谦一样,卓别林(CharlieChaplin)在一零年代后期也开始从制作短片转型到长片。1916和1917年两年,他发行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两盘胶片短片,从《溜冰场》(TheRink)(1916)到《冒险者》(TheAdventurer)(1917)。1918年,在《狗的生活》(ADog’sLife),和《从军记》(ShoulderArms)两部影片中,卓别林将影长增加到三盘胶片,差不多45分钟,并开始由第一国家电影公司发行。他还削减了每年发片的数量。除了一部简短的战争债券宣传片,《狗的生活》和《从军记》是他在1918年制作的唯二片子。两部哪个更好呢?我猜大多数人都会选《从军记》。我觉得都很好。8FyrvaktarensdotterNobelpristagarenNattligatoner阿夫·克莱克(GeorgafKlercker)1986年,因为波代诺内无声电影节的一系列国内电影回顾展,David和我开始出席此电影节。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回顾展展示了三个迄今几乎不知名却重要的1910年代的作者导演:1986年展出的瑞典导演GeorgafKlercker;1989年展出的俄国导演EvgeniBauer;和1990年展出的德国导演FranzHofer。Bauer的导演生涯在1917过世时结束。Hofer直到1930年代都还在工作。但Giornate的德国项目只包含了他六部作品和1913到1915时期。我猜想这大概是之后的teentitles丢失的缘故。GeorgafKlercker相比较而言,几乎所有Klercker的电影都保留了下来,其中大部分是原胶片。在Pordenone展示的照片是极好的。导演对布景有独到的眼光,通过使用有珠饰的窗帘、镜子和其他元素达到了满意的效果。他在1918年拍摄了三部电影:Fyrvaktarensdotter,Nobelpristagaren,Nattligatoner,这之中头两部都在1986年的回顾展中放映了。不幸的是,从那之后无论是胶片还是DVD这些影片都没大规模发行。因为从1986年后再也没有看到这两部影片,我不能说我有足够清晰的记忆去判断它们。所以我仅仅是列出了这三部电影,同时建议你们不要放过每一个观看Klercker其他电影的机会。(考虑到Klercker的作品在瑞典外知名度很低,我应该指明一个讨论他的导演风格的文章——由JohnFullerton和JanOlssan编辑的AstridSöderberghWidding所著发表在NordicExplorations:FilmBefore1930的“TowardsClassicalNarration,GeorgafKlerckerinContext”[Sydney:JohnLibbey,1999]。9海星圣母StellaMarisMarshallNeilan由MarshallNeilan执导的《海星圣母》(1918)是MaryPickford1918年出演的五部影片中的第一部。它的名声主要源于Pickford扮演的双重角色——一个卧床不起但可爱的影片同名主角,和一个丑陋甚至有些畸形的孤儿。这个故事大体上看起来抽象且过于结构对称。StellaMaris的亲人们把她隔绝在世界的丑陋之外,让她在青少年之前都保持着纯真的快乐。孤儿Unity却只知道生活的残酷。当Stella初次见到生活的阴暗面时,Unity因被收养见识到了富人生活的美好,而她们的故事也一同走向痛苦的结局。电影的寓意是非常阴暗的。Stella的世界中最初的快乐来源于每个人的谎言。当她最后发现真相时她变得愤怒。这个故事的核心是关于美好生活的谎言。而从未被欺骗过的Unity则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一点。当一个军队的士兵经过Stella的住所时,对战争短暂的提及都变得悲剧——而这是一部在美国进入世界第一次大战两个月后上映的影片。两个角色之间的比较在Pickford出色的表演下显得没那么刻意——不在于Stella这个更像是被动的Pickford典型形象的角色,而在于Unity。这个流浪儿频繁的失望和苦难形成了强烈的影响甚至铺垫了看似欢乐的结局。同时,因为使用迷人的背光,这也是一部很美的电影。《海星圣母》已由Image发行DVD。10一些短片哈罗德·劳埃德(HaroldLloyd)“大胖”阿巴克尔(FattyArbuckle)温瑟·麦凯(WinsorMcCay)戴夫·弗莱彻(DaveFlietcher)我发现要找到一部剧情长片来结束这份片单十分困难,所以我决定选择一些短片。尽管从任何意义上而言他们都不是大作,但是每一部都展现了才子们在伟大的默片喜剧时代创造出的累累硕果。HaroldLloyd尽管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可以标志哈罗德·劳埃德(HaroldLloyd)的转变期,但在1918年他仍在发展他的”眼镜”角色。在1915到1917年获得一些成功的“孤独的卢克”(LonesomeLuke)系列里,他创造了卓别林的变化。在1917的九月,劳埃德第一次在《篱笆那边》(OvertheFence)中带上了他著名的黑框无镜眼镜。他早期戴着这样眼镜的一卷短片仅是简单的带着一些他后期形成风格的低级喜剧。可论证地说,他在1919年或1920年之间彻底驾驭了这个形象。在1918年人们依旧能看到他仍还在朝这个方向摸索。Kino的“哈罗德·劳埃德合集”(TheHaroldLloydCollection)包含了四部那一年的电影,全都有与劳埃德经常搭档的影星合作,SnubPollard和贝比·丹尼尔斯(BebeDaniels)。TheNonStopKid(电影标题;电影作品年表错误的写成了TheNon-StopKid;五月二十一号),Two-GunGussie(五月十九号),《城市骗子》(TheCitySlicker)(六月二号,三部都在第二合集中),和AreCrooksDishonest(六月二十三号,在第一卷中)。这几部中的发展明显是断断续续的。Two-GunGussie和AreCrooksDishonest?都是由骗局和错误身份的主题的低俗喜剧。但TheNonStopKid有着劳埃德更熟悉的情节——当他用他的机智阻挡了一群求婚者并最终赢得了女主人公的芳心。TheCitySlicker有着相似的感觉,可惜结局丢失了。TheNonStopKid同时也有与Luke形象相似的的假胡须。通过融合他的“眼镜”角色和Luke角色,这一个场景有着惊人的效果。1917和1918年形成了一系列由“大胖”阿巴克尔(FattyArbuckle)执导的喜剧的最高点,并与巴斯特·基顿(BusterKeaton)和阿尔·圣约翰(AlSt.John)搭档出演。当基顿开始单独工作后,他证明了他是比阿巴克尔更好的导演。阿巴克尔仅仅是简单的将他的摄像机垂直地摆向每个镜头中场景的后方来寻找最适合展现笑点的构图。有着这样最完美时机的笑点,电影经常是很喜剧的。在1918年,这个团队又制作了《大堂服务生》(TheBellBoy),《私酒》(Moonshine),《在西部》(OutWest),《晚安护士》(GoodNightNurse)和《厨师》(TheCook)。后者展现了阿尔巴克和基顿在使用道具的熟练度和“大胖”令人吃惊的优雅——在他的一段莎乐美即兴表演中,他头顶生菜象征施洗约翰!仅存的13部阿尔巴克-基顿合作的的电影中(其中有些部分缺失)在Eureka的合集“BusterKeaton:TheCompleteShortFilms”(只有DVD第二区格式,在英国亚马逊上能买到)Image的”TheBestArbuckleKeatonCollection”有12部电影,只缺少了最近才被发现的《厨师》。Image将《厨师》合并在了阿尔巴克的《鲁莽的罗密欧》(ARecklessRomeo)(1917,没有和基顿合作)。Kino两部分别的合集“阿尔巴克和基顿”(Arbuckle&Keaton)一共有十部短片,同样缺少了《厨师》。在这些电影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对动画电影而言,温瑟·麦凯(WinsorMcCay)的第四部动画电影《卢西塔尼娅号的沉没》(TheSinkingoftheLusitania)和戴夫·弗莱彻(DaveFlietcher)的《墨水瓶人》(OutoftheInkwell)系列的第一部也都在1918年上映了。转载自大卫·波德威尔的电影博客,英文原文链接:http://www.davidbordwell.net/blog/2008/12/31/the-10-best-films-of-the-year-1918/-FIN-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0wVYlVjr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