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class刘巨德:走向未知的美神

我想以《庄子内篇-应帝王》最后一段有关“浑沌”的故事,来讨论一下艺术家走向未知的思想状态。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恩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
原标题:刘巨德:走向未知的美神我想以《庄子内篇-应帝王》最后一段有关“浑沌”的故事,来讨论一下艺术家走向未知的思想状态。“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恩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在这里用“浑”和“沌”两个字很有寓意。《古训汇纂》中讲道:浑,是无分别的意思,沌,环转之意。阴阳、清浊、有无和合而无分别,都处于自动环转之中。显然浑沌是道的化身,为“整一”和“无为”。上述故事有以下几点发人深省:《七弦河上一》/纸本水墨/139cmX69cm/2016年1浑沌是不可改造的按照中国传统文化讲,浑沌天地之元气,分阴阳而化万物,为万物之母,我们怎么可能改造她呢?同时我们对任何一个人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和改造,人各有志,人各有自己的天性,帮助他人就应该顺应和成全其他人的天性和志趣,就像艺术教育用同一标准要求学生是不可能也不可取的,重要的是发现他们的天性和兴趣。同样,一种文化也不能由另一种文化去代替和改造,只能在相互交流中相互理解,互动和互补。浑沌象征着无限与永恒。常言说知识是力量,但是“所知”不一定是力量,和未知相比它可能是绊脚石,也可能是酿成悲剧之原因。只有“以知其所知去养其知之所不知”,“所知”才能突破自己的局限而变得有意义。因为已知越多,未知的半经也相对越大,激起人类探索的兴趣和欲望也越大。中国清代画家石涛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代肺腑不能安入我腹肠,我自收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所以他的山水画不以某家皱点立脚,不以某家笔墨久传,不以某家工巧娱人,无法而法,自立方法。齐白石也说过类似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讲得都是相同的感悟,重在师古人之心,师自然之心。《林间小路》/纸本水墨设色/138cmX69cm/2016年古今中外的许多大师如石涛、齐白石、弗洛依德不模仿抄袭他人,而是走进自己的内心,走进自然的最深处,是他们自己的本性,因为他们天生向往未知,又善于站在巨人肩上看世界。所以,他们都具有原创的精神和品质。《阿诗玛》/水墨纸本设色/245cm×472cm/2017年2浑沌呈内直觉在浑沌心中,眼耳鼻舌之感官所知觉的一切,还属于现象界,没有进入对自然世界本质的体认。所以爱因斯坦说:“可观察的世界并不存在。我们所观察到的还不是世界”。正如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老庄都主张远离现象界。因为现象界是一个庞杂纷乱的世界,眼耳鼻舌所感觉到的还只是一个千差万别的零乱现象,掩盖了整体统一的本质。正如塞尚所言:我们所看见的一切现象里没有什么可以停留下来的,我们的艺术必须赋予它崇高的永恒性。浑沌关闭或者说取消了通向现象界的窗口与门户,旨在防止现象界干扰内直觉对自然之道的本质体认。所以石涛强调“一画”之法,强调“先受而后识”,认为“先识而后受非受也”,力图避免局部的理性之知,有色眼镜,先入为主的局限和羁绊。这都是重在超越现象界,以看得见去体悟那看不见。看不见者是什么呢?看不见者为道、为理、为气,可见者为现象界的混乱。石涛一画之法,实际就是以浑沌之心,听之以气,识之以理,而非以肉眼俗眼抄袭现象界,这就是内直觉,原天地之大美,而达万物之理,穷理尽性。《糜间草》/纸本水墨设色/138cmX69cm/2016年3浑沌无分别浑沌为整一,无分别,无界限,这是道的视野。“不同之同为大”,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都有这种大视野,大胸禁。《古训汇纂》中讲道:浑,是无分别的意思,沌,环转之意。阴阳、清浊、有无和合而在浑沌心里,万物齐同,生命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别。人们所以有贵贱高下之别,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价值观所造成。在画家眼里,一个草垛和一座皇宫没有什么贵贱之分,一筐土豆和一个人的肖像没有什么高下之别。画的好坏,不在于题材之大小,也不在于所画之物是贵是贱,是大是小。齐白石画几只小虾一样是伟大的作品。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去画重大题材,而是说题材的大小并不决定绘画艺术性的高低。《红荷尖尖》/纸本水墨设色/139cmX69cm/2016年《土桃与土豆》/纸本水墨设色/68cmX68cm/1995年艺术家看人体,则如米开朗基罗所说:人体是上帝最纯洁的造物,是超越世尘的小宇宙。塞尚则认为人体和苹果、山峦没什么区别。苹果也好,人体也好,山峦也好,树林也好,对于塞尚来说,都是由相同意义的曲线所构成,都是由力的运动的几何结构所构成。万物对画家而言,其本质都存在于形而上的抽象世界中,画家通过领悟那无分别的共性和抽象的共相,才可能把握个性和特殊性之本质,才能进入独立自由的无分别天地,才能山川万物因心而造,心照万物,万物随心,万物与心浑沌无分别。《追日草》/水墨纸本设色/141×362cm/2011年一切为运动的质点,时间的刹那,成全息集成而永恒。过去说整体等于局部之和,现在浑沌说,局部于整体相互对应相互包容,息息相通,局部与整体无分别。万物在浑沌的心里没有鸿沟,没有对立,没有界限,没有分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披哈达的玉兰》/水墨纸本设色/145X365cm/2017年4浑沌至善浑沌天性至善,他善待倏与忽,完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行为。在浑沌的世界里,万物齐同,无贵贱,无高下,无对峙,无中心,万物平等,浑沌至善如同道生万物一样天然本能,他神秘诗意的宇宙情怀的博爱,天然地生长于自然的任何角落及深渊。他与天地大美无言相通,与宇宙之真无垠相连。所以,美通于真,达于善。唯善和美可以生发人类的大智大慧。《出生地》/145×365cm/2016年真、善、美在浑沌心里无分别,这是中国绘画的境界。其中“真”多指“真性、真情、真理”之综合。不是现象界的模仿之真,而是浑沌内直觉之真,内直觉之美。画是画家内心感受到的,而不是眼睛看到的。所以中国画注重画家的真性,认为绘画不难于写形,而难于写意、写情、写心性,真性即是道。而要在绘画中吐露出真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人讲需要离形去知,黜聪明,超越功利,超越现实社会中世俗的价值标准和现实物象对人的束缚,才能回归无我之本真。《黄土地》/水墨纸本设色/510cm×250cm/2017年应该说,中国绘画学是“心性之学”,重在画家内心的品学和心性双修,浩然之气的内炼,超功利心境的修复,从中取得精神自由。治学为心安,绘画为畅神,自我内心能与自然内心相遇那是莫大的快乐。因此,绘画需要艺术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自由心境。《紫藤下》/水墨纸本设色/250cm×501cm/2017年5浑沌顺其自然浑沌顺其自然,不改造他人,也不改造自然,这是浑沌最大的善,也是混沌的宽容与博爱,物无贵贱,人无尊卑,自然无大小。而倏与忽强使一切事物以自己为标准,妄自用自己的形象改造浑沌,虽然出于好意,因为不认识自然,不理解浑沌,其结果其行为还是愚蠢的犯罪。《樱桃石榴》/纸本水墨设色/69.5cmX50cm/2008年浑沌顺其自然,浑沌在无为中保持着自然的生命本性,这也是艺术家最可贵的本性。画画也是如此,一笔下去,千笔万笔跟上去,顺势而去,依势而来,万物随心而出,随韵而生,有序中无序,乱而不乱,齐而不齐,一浪推一浪,天然浑成。这之中却不可由画家自己的主观闯进去,像倏与忽那样强行为浑沌开七窍,必然会破坏气韵的和谐与韵律。这正如毕加索所言:“不是我画画,而是画让我画”。西方现代绘画从后期印象派开始,逐渐与中国绘画思想相会。这不仅说明东西方绘画在差异中有着相似,而且更说明中国传统绘画思想,具有西方现代绘画难以超越的无限空间和活力,也说明美在忘我的状态中顺其自然而产生。《草莓》/纸本水墨设色/45cmX35cm/2006年浑沌顺其自然,能以直觉体验到生命的和谐状态,他自然也容易发现真,接近真,也就是说了解自然。李政道先生曾经说:科学和艺术它们都在追求真理的普遍性,只是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雕塑、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抽象的阐述。科学家抽象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创造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本身并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不同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艺术是情感的,产生于人的内心,以宇宙之理倾述人性情怀。艺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没有古今界限,没有中外界限,具有大我超我之境界。所以吴冠中先生说:“艺术无国界”。《黑色的葵花》/纸本水墨设色/138cmX69cm/2009年我们再听听奥本海默的话语:“科学家和艺术家经常生活在不可捉摸的境地。这两种人必须经常把新的和已经知道的东西协调起来,并且为混乱当中建立新的秩序而奋斗。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应互相帮助并帮助一切人。他们能铺平沟通艺术与科学的道路,并且用多种多样、变化多端、极为宝贵的全世界共同的纽带把艺术和科学同整个广阔的世界联系起来”。“争取做到这些,不是轻而易举的。我们面临的时刻是严峻的,但我们应该保持我们美好的感情和创造美好感情的才能,并在那遥远的不可理解的陌生地方找到这个美好的感情”。奥本海墨所说的美好感情,体现了人类对至真至善至美最伟大的追求,这是浑沌美神的境界。善是崇高的,真是无限的,美是博大而神圣的。真善美的心灵是超越功利的,超越物我的,也是超越社会的,这是人类的宇宙精神和情怀,这是混沌美神的呼唤!这是真正的科学家与艺术家的至善,也就是浑沌的至善。他们美好的感情通往宇宙,通往无人涉足的空间,成为了艺术与科学的起点和终点。(本文来源:艺品微平台文章节选自《艺品》杂志2016年8月刊“大家春秋”栏目内容)--END--分享本文:来源:文中注明微信平台或其他网络平台。声明:本文不代表平台文化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默认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原创转载规则著名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V6zO8mgr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