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北京城梁思成孤注一掷、毫无保护的北京城就在这些书里

原创-No.1090 作者:逆北 审核:喵大大 编排:慧 最近,姜文导演新作《邪不压正》的上映,在朋友圈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笔者也在不少朋友的推荐下,捧着爆米花看了此部影片。 不知为什么,当自己看到这部影片中出现的老北京的民宅屋顶时,
原标题:梁思成拼命也没保住的北京城,都在这些书里原创-No.1090作者:逆北审核:喵大大编排:慧最近,姜文导演新作《邪不压正》的上映,在朋友圈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笔者也在不少朋友的推荐下,捧着爆米花看了此部影片。不知为什么,当自己看到这部影片中出现的老北京的民宅屋顶时,突然想到了北岛先生在《城门开》中的一句话——“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地蓝天”。我想,无论这部影视作品故事讲得如何,至少有一点是成功的,那就是它真实再现了一个无数人心中的老北京。那个北京没有今日的车水马龙,没有雾霾,当然,也没有拔地而起的写字楼与立交桥。它有的是砖墙垒起的四合院,有的是卷起阵阵狂沙的解放牌卡车,有的是饥饿感,包括精神生活。当然,记录这风景的,不仅是《邪不压正》,姜文数年前导演的另一部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如此。在那部电影中,上世纪的部队大院生活,得到了几乎100%的还原。而影片也在无形之中,勾起了无数北京人浓浓的乡愁,即使家园近在咫尺。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电影《我是你爸爸》中,也有类似的镜头——《我的九月》——也少不了《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这样的镜头,总让人心潮起伏。其实,记录那段过往的,不仅仅有摄像机,还有那学者的纸笔。你想看看嘛?那么来吧。No.1齐如山《北平杂记》齐如山是民国初年著名的民俗学家与戏剧研究者,他同梅兰芳等社会名流交情极深。当他晚年隐居台北的时候,回想起在北平的生活,不由得百感交集,从而动笔写下了这本回忆集子。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中不仅有他对古都风俗的铺陈,还有一些晚清奇闻逸事的记述。读来颇有趣味。No.2林海音《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女士,是台湾女性文学的开路先锋,此书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在书中,作者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与口吻,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北京城进行观察与描摹。书中有的是儿童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有的是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而更多的,还是一个原汁原味的历史古城。No.3张北海《侠隐》本书便是姜文电影《邪不压正》的原型小说。在小说中,作者讲了一个青年潜回老北京复仇的故事。在为复仇而奔走的过程中,主人公不时会闯入有钱人的天堂,也游荡于古都老百姓的清平世界。他所面对的各色人等,均代表了一种势力,也代表了老北京各异的文化。而一个传统与现代、恬静与喧嚣相融合的老北京,也在张北海的笔下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复原。No.4老舍《骆驼祥子》在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一个生长于老北京城的底层百姓,为了过上好日子而四处奔波,但却历经坎坷的故事。为了使故事的叙述能显得更加真实与贴近生活,作者在书中还运用了大量老北京方言,这也让本书增色许多,使其成为了以老北京为素材所写小说当中的佼佼者。No.5老舍《四世同堂》我们听惯了和平年代的声音,却几乎忘记了,有那样一个时期,充满了煎熬与屈辱,充满了更多的生死别离。而作者在此书中所写的人物,正是生活在抗战中的北平沦陷区。书中的人物来自不同的阶层,但却都在努力的为明天而迈进。风云变幻的时代下个体生命的脆弱,也在本书的写作中表现的尽致淋漓。No.6老舍《正红旗下》本书被称为是老舍先生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在小说中,作者用心塑造了无数个生活在晚清时期北京城的人物形象。这其中,有曾经享受特权,却因财富耗尽而不得不出来讨生活的八旗子弟;有狂妄自大的牧师;当然,还有作者自己,他同自己的父辈兄弟,共同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落幕,也共同见证了老北京人文风土的沧桑变迁。No.7邓云乡《燕京乡土记》作者博闻好古,留心掌故。对北京这块土地怀有很深的感情。这本书中既有对胜迹景物的描摹,也不乏对饮食风尚的记录。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北京乡土志。No.8邓云乡《鲁迅与北京风土》鲁迅先生曾在北平度过了十多个春秋。他将古都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倾洒于笔锋之下,成为了邓云乡先生写作此书的第一手史料。作者写鲁迅在北京的故事,也写鲁迅所处时代中北京城的沧桑变化,读来让人回味无穷。No.9北岛《城门开》“城门开”是北京童谣中的一句唱词。作者的童年,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北京四合院中度过的。他留恋着孩童时代的蓝天白云,也留恋着曾经无忧无虑的读书生活。当他长大后,面对着被拆除的四合院与古城墙时,不由得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要用文字,重建我的北京”。于是,便有了此书。No.10赵珩《百年旧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2月作者的父亲曾是中华书局的副总编辑,主持过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赵珩,使他笔下的北京,更带有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与严谨。赵珩并不拘泥于对风土人情的勾勒,而是注重考查社会生活变迁背后的文化底蕴,这也是本书较为突出的地方。No.11陈鸿年《北平风物——民国北京城的长篇风俗画卷》九州出版社2016年2月本书所记录的是上世纪20到40年代的市井生活。与其他书所不同的是,作者长期生活在中下层,这使他能够更进一步来发掘普通人所易忽视的“北京元素”。文字朴实无华,亦经得起推敲咀嚼。No.12季剑青重写旧京:民国北京书写中的历史与记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9月在当下社会,我们该如何认识北京历史遗产的价值?又该如何去对待它们的留存,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它们融入到现代生活当中?带着这些疑问,作者积极搜集各种文字与实物史料,抽丝剥茧,从中找寻失踪的古都记忆。No.13奥斯伍尔德·喜仁龙著,宋惕冰、许永全译《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9月作者喜仁龙先生,是瑞典著名的汉学家。为了成就这部杰作,他将自己对北京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倾洒于其中。作者刨根究底,对北京城墙与城门每隔数米进行编号与记录,积累了大量的测绘图与古城墙照片,并分别进行介绍与延伸阐述。字里行间充斥着不仅是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是超越国界的人文关怀。著名学者周谷城、侯仁之先生为其作序,文化杂志《燕都》创办者宋惕冰亲力翻译,更见此书分量。“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北岛的声音不时在耳边响起。这是超越时空的叩问,亦应让我们每一个感到警醒。如何处理好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这问题太大,我回答不了,但我知道,在面对此问题之前,总得先知道,什么是现在,什么又是过去。我想找的过去,可能就藏在这些书里。▼历史研习社长期招募作者,稿费200-1000元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历史研习社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V6zZB3q6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