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三个终极问题哲学“终极”问题:阿丽塔是人吗?

关于《阿丽塔:战斗天使》这部电影,相信很多人已经看过许多的影评、解读、科普,看理想也推送了一篇「日谈公园」电台3000老师的讲述,谈及电影背后卡梅隆与原作者木城Yukito的一些渊源。(点击可查看:“战斗天使”阿丽塔的前世今生:从《铳梦》开
原标题:哲学“终极”问题:阿丽塔是人吗?关于《阿丽塔:战斗天使》这部电影,相信很多人已经看过许多的影评、解读、科普,看理想也推送了一篇「日谈公园」电台3000老师的讲述,谈及电影背后卡梅隆与原作者木城Yukito的一些渊源。(点击可查看:“战斗天使”阿丽塔的前世今生:从《铳梦》开始)既然如此,为什么今天还要提到这部电影?因为我们有幸请到“哲学杠精”徐英瑾,来对《阿丽塔:战斗天使》做一次“清奇”的讲述。称其“清奇”,一是因为徐英瑾的讲述风格,在看理想APP上一众主讲人中,可能是最具个性的一位;二是因为徐英瑾本行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教授,研究的主要课题是认知科学哲学和人工智能哲学,他的角度,会让你恍然大悟,原来《阿丽塔》还可以这样看。所以当这样一位哲学教授在观看阿丽塔这样一个赛博人和她的爱情,以及《阿丽塔》这样一部指向未来影视技术的电影时,他究竟在想些什么?讲述|徐英瑾,《用得上的哲学》主讲人来源|看理想APP《普通读者》01.哲学地看电影:阿丽塔是人吗?《阿丽塔》为什么引起了我的兴趣?原因比较多,一方面我也是卡梅隆的粉丝,非常希望看到他监制的这部电影会带来怎样的视听效果;同时我对这个故事本身也非常感兴趣,因为它的核心讲的是“赛博人”。什么叫“赛博人”?一半还保持着人的肉体,但是很多部件却被机械所替代,这种混合存在体叫赛博人。那么搞哲学的人为什么对赛博人感兴趣?想想看哲学经常问的一个终极问题:“人是什么?”或者“我是谁?”比方说现在我的手指变成了一些钢铁或者其它材料所做成的部件,我的脚趾也变了,身上很多部位都变了,再变下去,那么我还是我吗?以前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哲学问题,叫“忒修斯之船”。古希腊神话人物忒修斯在回家的路上,要把船上的木板一块块换掉。由此就有人问:船上的木板换到百分之几,这艘船就不是原来的船了?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追问,像阿丽塔这样一个少女,她身上的部件换了百分之几,她就不算阿丽塔了?关于这个问题,传统的一种哲学意见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我存在的本质在于我的思维、思想和记忆。如果让笛卡尔来看《阿丽塔》这部电影,笛卡尔就会说,不管这小姑娘身上换了多少部件,只要她的意识是保持同一的,或者说不要去动她的大脑,阿丽塔就还是阿丽塔。这种解释估计也符合很多人的直观。但是笛卡尔还有个同乡,梅罗·庞蒂,他提出了一个和笛卡尔不不太一样的观点,他认为,人类的思维与认知,是和肉体纠合在一起的,所以他的哲学叫“肉身哲学”。用梅罗·庞蒂的观点来看《阿丽塔》,多多少少也说得通。虽然电影里赛博人的胳膊、腿,都可以随随便便地被拆换,但是阿丽塔总还是觉得依德医生给她的身体好像有点不对劲。所以有个镜头是,阿里塔跑到水下的宇宙飞船里,获得了一个由已经失传的黑科技做成的机械身体。当她的新身体和大脑重新融合以后,发生了一些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也就是她的意识与新的身体之间产生了微妙的互动。假设她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已经是个二十几岁的女孩子,那么二十几岁的女孩子,身材可能就要比十几岁丰满一点,所以她的机械外衣就会根据这种潜意识的要求,突然变成更加丰满的二十几岁的女性身体,这是非常让人震惊的。有一个词叫“身体记忆”,指的是当大脑和身体相互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身体就能更好地贯彻意识的指向,由此构成身心之间高度一体的状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阿丽塔得到的这个身体虽然是一个科技产物,而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躯体,但似乎依然可以和她的灵魂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也许可以在赛博人的语境里面,重新阐发梅洛·庞蒂“肉身哲学”的一些想法,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02.阿丽塔不会爱上任何人《阿丽塔:战斗天使》所引申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像阿丽塔这样的赛博人是否真的可能爱上人类?电影里,阿丽塔少女爱上了人类男朋友,几乎还要把自己的心掏给他。这是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或者是漫画里面的剧情设计,现在要问的是,这一点在哲学上是否靠谱?我倾向于认为不太靠谱。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看看什么是赛博人?赛博人不是机器人,机器人是从头到脚机械化了,完全都是机器零件,没有一块是肉的地方。赛博人至少大脑必须是人的大脑,脸有一部分是机械,满嘴金牙或银牙,这都不要紧,但脑子,至少大部分得是人脑。显然电影里的阿丽塔,应该整个头部到锁骨位置,胸部以上都还是人类的,所以她是赛博人,不是机器人。但需注意一点,阿丽塔大约胸部以下的所有部位已经被机器替换了,这就导致了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很多人体的重要脏器,尤其是和肠胃有关的,和生殖有关的部分,可能都不存在了。电影最大的一个技术bug,是没有向我们讲清楚她吃进去东西以后是如何进行排泄的。这是个巨大的疑问,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她怎么生存呢?因为人总是要进行新陈代谢的,而阿丽塔不仅仅是个战斗机器,她首先要在生物学意义上活着,她怎么进行血氧之间的交换?再者,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这么多器官,全部变成机器了,这会不会对人的性情产生影响?我认为是会的。我们经常说我心里爱你,虽然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管意识的是大脑,但实际上情绪的这种运作,也的确是和人体的外围神经系统有一些密切的联系。有人肝脏不好,脾气就特别的暴躁,这两者之间的因果联系也能够得到医学的验证。爱情尤其如此。为什么说“尤其”呢?爱情表面上来看和性的活动不一样,好像是“高大上”的,但它仍然和性之间有一种非常隐秘的联系。它不是性本身,但它是性的情感衍生物。所以如果一个人和性活动有关的整个生殖系统都不存在,它能不能产生与之相关的那种爱情?这是非常存疑的。当然我自己也没办法设身处地想,但是像清宫戏里的太监还能对一个女人产生真正的爱情,这很难令人信服,因为他的生殖系统被破坏了,激素都被破坏了。也许友情能够产生,我相信李莲英和慈禧太后之间是有友情,或者主仆之间的那种感情,但这显然不是爱情。就这一点来说,我不相信阿丽塔可能会爱上任何一个人。但是就漫画、电影而言,不得不承认,如果表现得更符合人性一点,的确这电影就好看多了。03.阿丽塔,“小鲜肉秒杀器”另外一个阿丽塔有关的小话题是我自己的观感。我们都知道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是阿丽塔的脸部表情由真人提供模板,再投射到由电脑做出来的阿丽塔头像上,让虚拟的阿丽塔头像变得惟妙惟肖。而且它的3D处理技术水平很高,使得虚拟头像和我们所看到的真人演员的头像没有太大的区别。我觉得这种技术不但能够用来拍科幻片,将来也可以用来拍古装片,还可能会成为一个“小鲜肉秒杀器”。先看古装片。假设徐老师七十几岁的时候是一个导演,不做哲学家了,我去找章子怡老奶奶,那时大概章子怡八十几岁了,我说我很赞赏你的演技,请你演个老年慈禧太后,但是要回忆你二十几岁刚进宫的时候和咸丰皇帝在一起的样子。如果没有这种脸部图像的捕捉和三维重塑技术,你会怎么拍这个戏?你会海选一个长得很像章子怡的年轻演员,让她来补演这戏。但是再怎么演都不可能演得有章子怡本人的神韵,可换用这种技术的话,就能解决了。作为导演的我对章子怡说,现在就设想你是二十几岁的样子,我也不给你化妆了,可以做脸部表情的捕捉。试想,七老八十的老太太怎么可能化妆成二十几岁?脸上涂那么厚的粉,那么厚的膏,都没办法做表情。现在我可以把章子怡以前年轻时候拍的所有影像资料,全部集合为训练资料,喂给一个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让它进行图像的重建,再把老年章子怡的脸部表情投射到那张脸上,做出一个3D虚拟的青年章子怡,它就可以在神韵上和老年章子怡保持一致,同时又是青春焕发。同样,小鲜肉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很多小鲜肉缺乏演技,只有流量,稍微演得好一点,背后的经纪公司就吹捧成“演技炸裂”。但为什么小鲜肉能够得到大家的吹捧?因为长得漂亮,而有些演技派的明星在颜值上相对差了一点。如果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大家都有饭吃。小鲜肉卖出肖像权,老戏骨卖出演技,用阿丽塔的技术做一个合成脸,既有演技,又有颜值。肖像权问题上,当然可以更狡猾一点,用5000个美女的不同脸部特征,拼出一张全新的脸,这可能是更隐蔽的做法。这种技术可能会重塑未来的电影工业,我们根本就不需要横店这样的外景了,整个电影工业全部在电脑上完成。我认为这件事情实现的时间不会太远,如果这种制作技术能够得到推广,很可能一个很小的“作坊”就可以变成一家造梦公司,好莱坞、宝莱坞的垄断地位即将被消灭。这就是我从《阿丽塔》这部电影所看到的未来电影工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即集中式的电影工业或将被“小作坊”替代,小作坊的功能强大,就类似于电影界的3D打印。感谢大家能够花时间听徐英瑾分享自己对《阿丽塔》这部电影的一些思考,如果对于其中的“灵魂是什么”、“我是什么”这类问题,还有更深入了解的兴趣,也建议大家关注看理想APP上徐英瑾的新节目《用得上的哲学》。节目中就有一个板块,讨论心灵哲学问题、肉体和灵魂的关系、大脑神经活动和意识活动的关系。徐英瑾也会在节目里更系统、全面地介绍,现代哲学中关于这类问题有哪些最火辣、最劲爆的思想,其中有些思想极具科幻色彩,甚至绝不输于《阿丽塔》。即刻get「用得上的哲学」▼了解更多节目信息:徐英瑾《用得上的哲学》→徐英瑾《暧昧:给日本脑洞一个哲学解释》→看理想讲者《普通读者》→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ywyR9A9d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