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医话 | 梦想从“心”出发,研究生应对就业压力有方法_睡眠_心理_工作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艳教授 又一年毕业季即将来临,研究生相对本科毕业生而言,就业的自我期望和社会期待都更高。然而随着社会“内卷”越来越严重,就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日渐严峻。面对随之而来的就业焦虑,即将毕业的研究生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艳教授

又一年毕业季即将来临,研究生相对本科毕业生而言,就业的自我期望和社会期待都更高。然而随着社会“内卷”越来越严重,就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日渐严峻。面对随之而来的就业焦虑,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们该如何保持心态平稳,更好地实现梦想呢?

首先认识

就业焦虑的来源

对于自身优势、未来规划等问题不明确,导致选择困难。有的研究生毕业后打算工作,但不清楚自己热爱的行业或岗位而迷茫;有的研究生想考博继续深造,但又担心不成功。研究生比本科生再投入了三年的人力、财力、时间,自然期望就业后能得到更高的回报,所以求职时对薪酬、岗位、地域等方面有更高要求,因此容易出现 “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压力。研究生相对本科毕业生更为年长,在 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和解决个人婚恋问题方面,有更迫切的需要,这也为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加码。

就业压力让人感到焦虑时,

我们可以怎么做?

1. 认清自我优势,积极应对未来

研究生需正确认识到自身优势与劣势,明确定位,比如是适合进入社会工作,还是对科研兴趣浓厚、适合继续深造。选择未来的道路时应先看清自身能力、特长、兴趣,综合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路。

2. 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应对求职

转变就业观念,找准自身定位,扩大目光范围,并非大城市、大医院、大企业不可,在基层、二三线城市,我们一样可以发光发热。积极应对求职、多尝试,被拒绝不气馁,总结原因及时改善,为下一次求职积累经验。

3. 先就业再择业,边工作边思考

工作并非终身制,如果我们还没考虑清楚未来何去何从,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哪份工作还是更适合继续深造,可以先就业再择业、边工作边思考,在刚开始工作的两三年里,去思索后面的路。

4. 卸下各方压力,轻装坚定前行

工作虽然需要考虑家庭、婚恋等各方面的需求,但我们首先是为了自己而就业,实现自己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兼顾其它需求。如果选择了,那就坚定自我的选择,卸下各方压力,轻装坚定前行。

5. 配合缓解焦虑的小窍门

轻柔和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都可以成为缓解压力的方式。冥想、写日记等自我对话的途径也可以排解我们的焦虑。同时,与家人、朋友倾诉,找到社会支持很重要。

梦想之路漫漫,从“心”出发,保持平稳的心态,才能一路顺风。除了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们,还有广大大学毕业生们,可参阅我们往期 《读心医话 | 毕业季,你想好了吗?》 。如有需要,欢迎心理睡眠科就诊,寻求心理援助。愿广大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们前程似锦,不负韶华。

读心医话 | 父母该如何跟抑郁症的孩子沟通

读心医话 | 新冠后遗症“脑雾”食疗方

读心医话 | 假期后失眠的朋友们赶紧看过来

医学指导:李艳,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现为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称号,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羊城好医生称号。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师承北京广安门名中医仝小林教授、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河南中医学院李发枝教授,在中医学术和医德医技方面深受名老中医熏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伤寒六经”“脾胃论”为主的中医理论指导体系,尤其擅长运用“伤寒六经辨证 ”“脾胃论 ”相关理论指导治疗焦虑障碍、抑郁发作、睡眠障碍、惊恐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睡眠相关疾病。

接受过系统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婚姻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治疗等各流派心理治疗专业培训,灵活采用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游戏、情志相胜疗法等多种疗法,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抑郁发作、各类神经症、人际关系困难,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婚姻家庭关系异常、亲子关系异常、职业适应困难等各类心理障碍。

出诊时间:周一、三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门诊心理睡眠科),周四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五楼特需门诊)。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成立于2005年,建科14年来,发展迅速,诊疗病种全,综合服务能力强,全国影响力大。专科目前拥有临床医生9人,心理治疗师3人,年门诊人次超过30000,纯中医药治疗率接近95%,有效率达80%以上。

心理睡眠专科针对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精神障碍、心理障碍及一些疑难杂症。并调整人际关系不良、亲子关系异常、学习障碍、青少年适应障碍、婚姻关系异常等。

科室临床诊疗过程重视躯体治疗以及心理治疗,根据个体需要,治疗方案高度个体化。有选择性结合中药汤剂、针灸、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开展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睡眠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沙盘治疗、针灸等特色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突出。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李胤源 郑莉明

执行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b60QANJrl.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