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行书字帖王羲之《忧悬帖》的临习方法

最近读王羲之的帖,如隔着雾看到的仙风道骨的名仕,梦幻又真实,不管如何去接近他,只是“宛在水中央”。 没有真迹的存在,给后人更多想象和好奇,从拓本和碑刻里,人们尽情勾勒着心中的王羲之。 二王一路的后世名家,研究透王羲之的一面就可立足书坛,
原标题:王羲之《忧悬帖》的临习方法最近读王羲之的帖,如隔着雾看到的仙风道骨的名仕,梦幻又真实,不管如何去接近他,只是“宛在水中央”。没有真迹的存在,给后人更多想象和好奇,从拓本和碑刻里,人们尽情勾勒着心中的王羲之。二王一路的后世名家,研究透王羲之的一面就可立足书坛,而王羲之的先变万化又有几人能看得透彻!去年参加省书协在济宁办的提高班,带着自己临的《兰亭序》给老师看,老师扶了扶眼镜,说:“你这哪是书法啊,是拿着毛笔写钢笔字!一点笔法都没有!”对书法一无所知还自以为懂很多,就这样开始了书法学习。时隔一年半,终于开始理解书法,理解王羲之。感恩老师教诲!最近临摹王羲之唐响拓本和宋拓本发现:宋本很容易上手,唐本难度太大。特别是宋本《淳化阁帖》中的《毒热帖》,最为顺手,和米芾的一些帖的笔意相似。原先想:米芾学王羲之的之这一类真像啊,后来分析,应该是宋人的理解再造了王羲之的帖,因为执笔的习惯很不一样。所以,想学王羲之笔法的话,要选唐响拓本。把笔法的技术提炼出来,用于自己的书写,这是我理解的临帖。胡老师反复强调几个字写半年或者几年,这是“找劲”,像打拳一样,有些人打一辈子通臂拳都找不到“通臂劲”,绝大多数人终生都在跑偏的路上。在一招上下功夫,这是捷径。通臂拳朱建民师父经常给我们讲“半步崩拳打天下”的故事,练精一招很重要,一通百通。胡老师上课示范临摹《忧悬帖》,所以今天就解读这个帖。释文: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报。第一个字就很有趣,出现了所谓的“节笔”,胡老师称之为“宕笔”,跌宕起伏的“宕”,意思是受力停住,改变力的方向和轨迹。关于“宕笔”,之前写过文章论述的,大家可以查阅。因为孙过庭《书谱》大用其法,好奇心做祟就研究了一下。我在帖上划了铅笔线,大家一看就知道答案了。宕笔有两种用法,一是叠纸的折痕,用这种折痕变力。二是故意变劲,像我们打拳“掌变拳,拳变掌”的冷劲。都是为了强调变化,产生趣味。《忧悬帖》的这一行字有三处宕笔,都在一条直线上,说明是折痕。其实,我们不要被表面迷惑,应该考虑为什么?魏晋人用的纸张厚硬,比宣纸要好做这种“特技”。古人的书法,除了实用之外就是“雅趣”,不像现代人想着哗众取宠来卖钱,这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可能是偶尔发生的特殊效果,文人把玩,觉得有趣,就流行开了,在王氏一门好多帖中我们都能找到相似痕迹。材料变了,这种流行也就逐渐消失了。这些“小技”终不能成为书法的主流,点缀可以。行轴线(如上图画线)平稳,是王羲之早期作品的特点。每个字的轴线和中轴线波动不超过六度,以接近垂线者为多。行轴线的呼应也是王羲之作品的特色之一。这些轴线的承接达到的高度,形成了音乐节奏的律动,把书写的工整化和反工整化统一了起来。从这个角度看,人们评价米芾的造势过于“造作”是有道理的。王氏一门这种胖鼓鼓的线条,和毛笔的倾斜度有关,有人说“偃笔”,斜执笔。胡老师称之为“侧笔中锋”。可以查阅之前拍摄的老师写字视频。这一年半的学习遇到很多问题,其中就包括了魏晋人执笔姿势一说。有一种说法是:桌子在宋普及以后,写字方式大变,直接影响了执笔法。从王羲之的二指执笔法一直发展到晚清和民国的五指执笔法。所以就会想当然认为我们现在不可能用晋人的执笔法,更甚于有人仿照古人样子跪着书写。哈哈哈,我也做过各种尝试,好玩,可笑。我一直认为专家说的是对的,有一个拿纸的小童,斜竖着拿着纸,写字的人和他面对面书写,就像我们用画架画画,或者自己斜着拿,就像自己抱着画板一样。但是人是“活物”啊,为什么那么死板呢?!只能在斜面上写,不能平放着写?!幸亏强大的“度娘”,给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看看这些图,专家们脸红了吗?!胡老师就是这样写字的,刚开始觉得好奇怪,好久才懂。只是老师用三指执笔。每一个字的着力点,发力点和速度,笔锋变化和停留在这些字上都交代清晰,用语言不好表达,要看做示范,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看出来并用到手上。在试用了好多毛笔之后,感觉王羲之喜欢用的毛笔笔锋不长,笔肚圆润饱满的那种,这只是个人揣测,听听一笑。巾带缠绕之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得其笔意”,有一说剑器是柄上有绸带的舞蹈用具,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这里的“笔意”就是巾带缠绕之美。竖画典型的王氏一门“一蹋而下”技术。弧线是捻管和摆荡的技术。节奏之美。第一画和第二画较慢,从第三笔到最后一个慢收结束之前这些动作是一气呵成的。古琴收尾也常用此招。​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b60XZQ96l.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