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人喜欢孤独 原文村上春树: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音乐给人以力量

Music __ 1. 村上春树最开始的职业不是小说家。 而是一家爵士乐小酒馆的老板。 那是1974年,他25岁。 因为疯狂地迷恋爵士乐,希望音乐和生活能共同交织在一起,从早到晚可以听音乐。 所以他和妻子拿出积蓄,向银行借了一
原标题:村上春树: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音乐给人以力量Music__1.村上春树最开始的职业不是小说家。而是一家爵士乐小酒馆的老板。那是1974年,他25岁。因为疯狂地迷恋爵士乐,希望音乐和生活能共同交织在一起,从早到晚可以听音乐。所以他和妻子拿出积蓄,向银行借了一笔钱,把这个小酒馆给开了起来。店里每天都播放着他喜爱的音乐,夜色渐起,灯火慵懒地和音乐缠绕在一起,酒的味道也在夜幕中酝酿发酵,还有凳角下趴着的猫,桌子上摊开的还未看完的书籍……每天和喜欢音乐的人聚在一起聊天喝酒,总感觉白天黑夜怎么聊也聊不完。村上春树的小酒馆虽然,后期他关闭了小酒馆,致力于写作,成为了一名职业的小说家。但是这些他生活的日常画面:音乐、猫、酒、书、不夜的酒馆……日后都构成了他小说中典型的元素。其中,音乐,更是与他的文字紧密联系在一起,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音乐节奏的律动,晕染出书中人物场景的帧帧画面。音乐和文字合二为一,一同打造出了村上春树的异想世界。2.据不完全统计,在村上春树已出版的小说集中,提及的音乐家和音乐共有八百多次,其中还不包括随笔和游记。我们耳熟能详的小说名称,如《挪威的森林》、《国境以南太阳以西》、《舞·舞·舞》等都是取自于欧美流行音乐。他还专门写了关于音乐的书籍,分享自己的私人音乐空间,《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爵士乐群英谱》从中足可窥见一番。另外,他还收藏了几千张的音乐唱片,家里摆得满满当当,以致后期买的唱片都无处下脚。大学的时候在新宿的唱片行里打工,因为员工有折扣优惠,于是发的工资也一股脑儿的全拿去买唱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音乐发烧友。他说:“书和音乐在我的人生中式两个关键物。父母也并不是多么爱好音乐的人。我小时候家里一张唱片也没有,尽管这样,我还是通过“自学”喜爱上音乐。零花钱统统用来买音乐,只要有机会就去听现场演奏。”图片来源:村上家“只要是好音乐,什么音乐类型都无所谓。古典也好爵士也好摇滚也好,都不挑挑拣拣,只管一路听下去。但凡好的音乐,无关乎类型,都主动侧耳倾听。而若是优秀音乐,也会深受感动。人生的质地因为感动而得到明显变更的时候也是有的。”从少不更事,到成年渐老,音乐始终伴随着村上春树,如同他小说里的主人公经历的孤独、渴望、爱情、路途、选择……不管是未道真名的少年卡夫卡在被告知的命运和自我的挣扎抵抗中朝着向未知方向前行;还是在《挪威的森林》里渡边和直子、绿子之间的爱念纠葛与成长的故事;以及《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中关于友情和寻找答案的自我救赎之旅……音乐始终伴随着书籍中的主人翁,诉说着他们内心最深的缠绵世界。可以说,因为音乐,村上春树得以在自己的意境中畅游。在他所构建的音乐空间和文学世界共同交融出的奇妙色彩的氛围中,创造了一个无法用物理元素来计量的艺术世界,也带领我们开启了一场多彩的巡礼之年。3.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为什么村上春树的文学可以跨越种族和国界,像万金油一样得到了全世界书迷的喜爱。大凡有形之物终将消失,惟无形永存。而音乐是无形的,是可以超越隔阂阻障,文字的立意染上音乐的赋予,是可以制造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共鸣,引领我们找到世俗生活中的那一抹思考。在村上春树的书籍中,我们可以听到各种流派类型的音乐,仿佛正在经历着一场盛大的音乐狂欢。不管是从小学习古典乐但立志成为爵士乐手的塞达沃尔顿的踌躇满志;还是TheBeachBoy的音乐激情浪潮;还是柔软混沌弹奏出D大调第十七钢琴奏鸣曲的舒伯特;亦或是英国最著名的摇滚乐团TheBeatles的创造多元……村上春树聆听音乐涵盖范围如此之广,他有自己一套的音乐方式,这是别人无法干预的。同样,他也不会把自己的音乐喜好强加于别人身上,尽可能不带偏见地大面积地听音乐是他的日常性想法。这是专属于他的独立空间,音符跳跃,乐器弹拨,在音乐的世界,只有自由。在他的文学世界里,亦是如此。他曾坦言他在日本的文学圈内并不受欢迎,他不想他的文字去追求日本主流文化的主题,符合其他人期待的表达。相反,他仅仅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在使用,作为能够卓有成效、纯粹的工具,用这个工具写自己的故事,仅此而已。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作品之丰富的原因,自由的意志决定自由的漫游。关于旅行,读书,音乐、还有他的生活方式,我想借用他的书《日出国的工厂》中的一句来概括,那就是:“较之定于一尊,我更想追求自由”。4.在《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的一书中,他总共写了10篇关于音乐人的文章。其中放在整本书最后一章的音乐人,他重点谈及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美国民谣之父——伍迪·格斯里。伍迪格斯里在上世纪初动乱不安的美国为社会弱者奉献了一生,在徒步美国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社会的种种不公。这些苦难的记忆为他的创作旋律奠定了基调,带着一把木吉他开启了他追求爱与和平的荣光之路。其中,他创作的《Thislandisyourland》更是被称为美国第二国歌。翻唱版无数,感兴趣可以去听听如果有一首歌永远没有流行,也永远不会过时,那就是民谣。民谣看似简单,但实则蕴含着震慑的力量,他的音乐在时间浪潮的推动下,并没有消失殆尽,甚至影响了无数的后继者。例如布鲁斯·斯普林斯、鲍勃·迪伦、比利·布瑞……而在村上春树青春岁月的时候,正值美国音乐是当时世界的潮流,那是风起云涌的上世纪60年代。暗杀、战争爆发,动荡不安,社会笼罩在巨大的阴影下,鲍勃·迪伦《Blowinginthewind》的反战歌曲吹遍了整个世界角落。当爱与和平的口号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上空吹响,也深深影响到了千里之外的日本大学生,村上春树。他认为,音乐是具有作用于灵魂的力量的。能够抚慰、安顿、和摇撼我们灵魂的,在很多时候应该是艺术。而音乐,是除了诗、诗歌以外最接近神,接近灵魂的艺术形式。他愈发热爱音乐,音乐也是意念的一种表达,是可以作为一种武器,也可以成为一种抚慰。而后,他走上了文字道路,他认为音乐和文字在很多地方是具有相同的气质的,一个有形,一个无形。但是都是自由的一种表达,释放出自我和感染人们的一种不具名的力量。5.今年村上春树已经69岁了,但是看起来依旧年轻,如同他的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永远年轻。我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像恋爱般的听音乐,他的内心总藏匿着我们还未察觉的天真,在文字和音乐的缝隙中一点点渗透出来,总让我们突然惊呼,还有这样可爱的村上春树。跑步中的村上春树在音乐中寻找蕴藏的节奏和韵律,对于村上春树来说,总是一种莫大的乐趣。会因为一首歌独有的音乐张力而拍手叫绝,也会因为听一首歌而感人肺腑,颤动心灵……他是满足的,幸福的。这我想起了村上春树曾经说过一段话,他说:“我是小说家或许也是一个原因——以音乐为媒介更加密实地了解周边人生的生命存在方式的感情。看了这样的书又听了这样的音乐,我的心情变得很愉快,好像捡了一个什么便宜。但愿你也有这样的音乐品听方式。”但愿你也有属于你的音乐品听方式。作者|阿楠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Ore0KD62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