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美,在于舍弃自我

“由于我深深地深深地将自身沉浸在自然之中,因此才能看到自然微妙的心灵,也就是我自己的心灵。” ——东山魁夷 ▲ 绿色的回音 1972年 只有流转和无常,才是生的明证。 ▌东山魁夷出生于1908年7月8日,故于1999年5月6日。他18岁入
原标题:美,在于舍弃自我“由于我深深地深深地将自身沉浸在自然之中,因此才能看到自然微妙的心灵,也就是我自己的心灵。”——东山魁夷▲绿色的回音1972年只有流转和无常,才是生的明证。▌东山魁夷出生于1908年7月8日,故于1999年5月6日。他18岁入东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科学习,23岁毕业,25岁到德国柏林大学学习绘画,两年后回国。后来他又曾到欧洲游历,所以他一身而兼具东西方文化的体验和素养。他除了绘画外,对音乐、文学也有执着的爱,真正是一个美的探求者。风景之感悟“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厢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霄樱1982年日本文化中处处体现着这样的“樱花情结”▲残照1947年(东山在战后转折之后得到社会承认的第一幅作品)▌而由于东山是通过对死亡的认识真实地感受到了生命、美与爱,所以他对稍纵即逝的灿烂以及倔强的生命有着别样的钟情。比如在1962年东山54岁的时候,他选择北欧进行了一场洗涤心灵的旅程,因为北欧如同死寂的冬天会使短暂的春与夏里生命以一种最灿烂、纯净、震慑人心的方式燃烧。而事实证明,东山找到了自己心灵的故乡,这段旅程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白夜之光1965年东西之思索“没有明确的主体意识,对外国事物的吸收、摄取只能产生消化不良的结果。”▲雾1951年▌川端康成评价他:作为一位日本画家,一位风景画家,他自觉服从命运的安排,阐明了自己对日本的美的认识。他一方面把旅行当作人生,当作艺术,把流转无常看成人类的命运;另一方面又将孤独与忧愁埋在心底,对万物抱着肯定的意志,并努力加以贯彻,经常从自然中获取新鲜的感受,始终生活在谦虚诚实的情爱之中。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舍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跟我说:“美,正在如此。”▲《春天的呼唤》▌他绘画生涯的早期也颇为不顺,直到39岁他的画作“残照”在日本第三届画展获得特优奖并被日本政府买下收藏,他的绘画水平才被社会承认。此后他在全国画展不断获奖以至成为国家画展的评委。他还多次为日本皇宫、著名寺庙绘制壁画,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日本画坛巨匠。▌东山魁夷晚年热衷于中日文化交流,多次以日本文化界的代表身份访问我国。他在绘制日本奈良招提寺障壁画时,有个强烈的愿望,要把中国的风景绘制进去。于是,他和夫人东山须美于1976年访华,在中国进行大量风景写生的基础上,把桂林和黄山的风景作为中国风景代表,绘制成日本唐招提寺壁画。从而中国桂林和黄山的美景为日本人民熟知。▌1972年,日本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时,将东山魁夷的画作《春晓》赠送毛泽东主席;1978年,全国友协在北京首次举办东山魁夷画展时,东山先生又将他的画作《漓江月明》赠送叶剑英委员长。2002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东山须美夫人将东山魁夷的代表作50幅石版画赠送给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以表达东山魁夷生前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一片树叶》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新的生机树叶的诞生与消亡正如生命不停转化周而复始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一旦有缘相遇,定会在人们的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人,应当更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为此,固然有必要出门旅行,同大自然直接接触,或深入异乡,领略一下当地人们的生活情趣。然而,就是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院的一木一叶,只要用心观察,有时也能深刻地领略到生命的涵义。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有一些歧路。竭尽全力而诚实地生活是尊贵的只有这个才是我生存的唯一要义!来源网络,侵删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WrBDOEdm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