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家的神秘大师|色色艺艺

有没有想过,每天电梯里见到都会打声招呼的邻家小哥、总在小区里遛狗的同院阿婆、傍晚开始就在辅导娃做作业一直到深夜的大姐姐,其实是位深藏不露的世外高人? 小时候我总有这种想法,觉得身边的每个人,不管熟悉陌生,也许在人后,就变得完全不一样。
原标题:隔壁家的神秘大师|色色艺艺有没有想过,每天电梯里见到都会打声招呼的邻家小哥、总在小区里遛狗的同院阿婆、傍晚开始就在辅导娃做作业一直到深夜的大姐姐,其实是位深藏不露的世外高人?小时候我总有这种想法,觉得身边的每个人,不管熟悉陌生,也许在人后,就变得完全不一样。很多漫画里的超级英雄,平时不也是普通人一枚,然后,突然变身了!真人版盖世英雄不容易碰到,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街道大爷、邻家小姐姐中,还真藏着不少大师,而且一藏就藏好久,就是不让世人知道。比如这位老爷爷,平时看起来就是个流浪汉,穿着破破烂烂,每天在街头游荡,没熟人也没朋友:老爷爷手里拿着一架“相机”:看起来像是拿废纸卷、空铁盒等破烂随意组装起来的。他没事就爱举着“相机”,给路上的人“拍照”,拍的还大多数是美女。但小姐姐们并不当回事,在她们眼里,不过是个疯疯癫癫的老流浪汉,拿着堆破烂学摄影师摆样子罢了。没想到,老爷爷真是一名摄影师。他的名字叫MiroslavTichy,年轻时曾是捷克美术学院的天才学生,为了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甘愿毕生流落街头。他用破烂组装出来的相机,虽然对焦之类的功能一塌糊涂,但确实能够成像。平时Tichy爷爷在街头闲逛,谁也不会对这样年迈的流浪汉有任何防备之心。正因为如此,爷爷拍到了街上的人们最自然、放松、真实的一面。美术尖子生的专业素养,则让他在举起相机的瞬间,就能轻易找到最好的角度和构图。看他的照片,能够真切感受到时间的流转,照片中的光影好像都是活的,斑驳的老照片,模糊的影像,却掩不住画中人的青春四溢;飞扬的裙角,一掠而过的身影,仿佛从时光中穿越过来,一抬手,就能碰触到。老爷子在街上晃晃悠悠了几十年,拍的照片堆积在简陋的地下室,直到晚年才被他的远亲发现,带给艺术评论家们看。没想到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摄影界都为这些照片震惊了,老爷子被尊为超级街拍大师。即便在“街拍流”中,他的风格也极为独特,能被人一眼认出来。像是在窥视,又像走在路上突然和漂亮的人、美丽的风景擦身而过,匆匆而又流连地一瞥。现在他的作品,在各大知名的画廊和艺术市场中,都属于上升极快的珍品,只要出现,就有一堆藏家打破头地抢。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位身价不凡的摄影大师,就是街头毫不起眼的流浪汉中的一位呢。不要以为Tichy爷爷是千年才出一位的奇才,类似高手在你家隔壁的故事,还有很多。前几年有部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纪录片很火,叫做《寻找薇薇安·迈尔》,讲的也是一位隐藏在人间的摄影大师:薇薇安·迈尔安分守己地当了四十多年的保姆,带大了很多美国芝加哥中产阶级家的小孩。带娃之余,她默默拍了成几十万张街头风物的照片。这些照片有着强烈的代入感和故事感,好像随时随地都能把你带进那个时代中去:现在,她不光被视为美国最重要的街拍摄影师,还被尊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这类隐秘而伟大的故事,对大家有着很特别的吸引力。有没有想过,自己或者自己身边的人,也可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每年的巴黎国际摄影艺术展ParisPhoto,是当今摄影界最重要的一项盛事,汇聚了全球顶级的艺术机构、摄影师、收藏家、策展人和无数的摄影爱好者。专业行家的狂欢,小透明和这项盛事有什么关系吗?MiroslavTichy和VivianMaier的作品,可都曾经在这项殿堂级的会展中大放异彩,从默默无闻到众人倾倒。每次大展都会分成很多主题,既有经典回顾、私人藏家珍品展示,也有更贴近现在的生活的,比如数字摄影刚刚开始兴起时,就推出过特别的展示版块。今年,ParisPhoto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版块:手机摄影。手机那还叫摄影吗?不就是拍照嘛!谁都会,天天都来:吃饭前先拍拍拍,没事就自拍,路上见着什么,先把手机摸出来一通拍,发布在自己的社交空间中。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都是这样的。但有多少人会想到,这么成天拍拍拍、PoPoPo,居然会有一天,也能登入摄影艺术殿堂?而手机摄影,除了用手机上的摄影镜头进行拍摄,还带有特殊的社交属性,比如“打卡”式的拍摄方法,和一般的风景照,就肯定不一样,而贴在个人空间里的照片,也有特殊的形式,让人能一眼认出来。这次手机摄影展的作品中,有一组照片我特别喜欢,叫作“付款进行时”,创作者是中国的李彩萍:乍眼看,我们最熟悉的“九宫格”,微博微信上面最常见的po图形式。仔细看,每张照片上都是穿着不同图案T恤的人,用手机支付时,付款手势和身上的图案,形成有趣的呼应组合。拍摄者也许并非职业摄影师,从拍摄角度和位置来看,ta更像是一名便利店的店员,每天都会给付款的客人拍一张照片,时间久了,就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从千百张照片中挑出了九张组合特别有意思的,拼成了这张图。没有智能手机和手机支付的年代,根本就不会出现这种题材的照片。这就是手机摄影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它带给我们新的视角,去发现生活中有趣的地方。也有又酷又帅,想马上拿来做头像的照片,作者是乌拉圭的AdrianaANavarro:和传统的肖像照不一样,手机拍的人物,好像天生自带“头像属性”:很多人判断是不是喜欢一张照片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能不能拿来当头像”。专业评论中的构图、色彩、情绪、张力等等听起来非常复杂的东西,都被拆解后,轻松地融入普通人的“头像标准”中,但别说,能被大多数人选作头像的照片,很多还真的特别出彩。这些手机拍的照片,都是今年华为新影像大赛的获奖作品。说到新影像大赛,很多人也许还不熟悉,它是华为的一个特别项目,鼓励所有的手机用户,都能积极地拍拍拍,不用多昂贵的器材,多宏大的场面,也不用多费心费力的背景搭建,只要平时过日子时,看到什么有趣精彩的事,就立即拍下来。每年,华为会让全世界的用户,把自己最得意的照片发送过来,请来世界一流的摄影大师们,对它们进行一次评选。参加新影像大赛的,绝大部分都是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普通人,而征稿也没有任何门槛,谁都可以拿着自己得意的手机拍摄作品来参赛。这次的新影像大赛,一共收到了来自全球130个国家、40万件作品,使这项赛事,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手机摄影比赛。和专业评奖不同,华为新影像大赛的得奖作品,并不过于强调各种技巧,而是更突出日常生活中的趣味性。很多照片看着很舒服自然,毫不高深,更没有“太艺术看不懂”的问题。每个人看到后,都会觉得好看,而且动起了“我也可以这么尝试拍起来”的念头。ParisPhoto咖位那么大的摄影展,第一次集中展示来自全球各地的手机摄影作品,也说明这个潮流趋势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普通人不光能尽情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民间的高手们,也有了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今年华为新影像大赛的所有获奖作品,在ParisPhoto的核心展示场——巴黎大皇宫,全程展示,获奖人也会奔赴巴黎,参加颁奖典礼。说到“摄影”,很多人都肃然起敬,觉得这是“艺术”,跟普通人的“拍照”完全是两码事,江湖上也有着玩摄影就必须天价烧器材的传言,诸如“单反毁三代”。久而久之,看到摄影作品,很多人都觉得过于高冷,不接地气。手机摄影,又一次把“摄影”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上拉了下来,变成人人都能欣然参与的“拍照”,对器材、技术等专业要求,也不再那么苛刻。事实证明,对“手机摄影”感兴趣的人非常多,展示区每天都挤满了人,特别是颁奖之夜,更是云集了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看到手机都能拍出那么精彩有趣的照片,还是很受鼓舞的。普通人只要有足够的热爱、坚持和独特的视角,照样能有精彩有趣的作品留下,即便不进入摄影殿堂,日常生活中多一份敏锐,学会自己用独特视角去观察捕捉,从平凡的日子中不断发觉精彩瞬间,这样的过程,本身也是一桩美妙的乐事。对这次赛事感兴趣,想欣赏更多华为新影像大赛精彩作品的,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或许参赛者里就有你熟悉的名字。明年的比赛,大家也一起踊跃参加吧~看看更多精彩的作品~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5da0p0kw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