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养生,这六点要尤其注意_生冷_气温_人体

三伏天,一般指处于小暑和处暑中间,气温最高、最潮湿而且又闷热的一段时间。伏在这里指“伏邪”属六邪中的“暑邪”。伏天的天数一般为三十至四十天,其中八月十六至八月二十五这十天就是所谓的末伏。而今年的末伏刚好在立秋以后,很多人认为末伏天气应该就不

三伏天,一般指处于小暑和处暑中间,气温最高、最潮湿而且又闷热的一段时间。伏在这里指“伏邪”属六邪中的“暑邪”。伏天的天数一般为三十至四十天,其中八月十六至八月二十五这十天就是所谓的末伏。而今年的末伏刚好在立秋以后,很多人认为末伏天气应该就不热了。其实末伏以后白天的天气还是很热的,所以我们应该还是要注意秋老虎。

一、末伏防暑

二、忌食生冷

自打入夏以来,西瓜成为全国各地最为火爆的解暑水果,甚至有人把西瓜当做正餐食用。立秋以后虽属末伏,但早晚温差开始增大,人体对温差不能较好的适应,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而此时再食生冷会更加给胃肠道增加负担,正如古语云:秋瓜坏肚。

三、早睡早起

末伏后已进入秋高气爽、云淡风轻的季节,早睡早起呼吸新鲜空气可以使肺气得以舒展,且放收敛过度。合理的睡眠可以避免过度疲劳,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和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

四、适当运动

五、宁心静神

由于暑热易伤心,热扰心神,导致出现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的情况。此时,除仍需加强防暑降温之外,应有意识避开这些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到遇事不烦,处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六、重清补、祛湿邪

末伏气温仍然居高不下,且更加潮湿闷热,人体极易遭受‘湿邪’侵入,此时应重清补、祛湿邪。饮食一健脾利湿为主,少吃肉食,可以选择薏米、芡实、山药、红小豆等豆豆类。这些食材具有健脾利湿功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5da4gGMw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