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而坚定亲子沟通小技巧:温和而坚定地行动

展开全文 本文作者:常州子观心理工作室 心理咨询师姚建华晚上8点,到了该洗澡的时间,妈妈已经放好了洗澡水,一切准备就绪,孩子还痴迷于玩具或电视节目,妈妈提醒:“宝贝儿,快来洗澡了!”孩子漫不经心地回答:“哦。”但没有要行动的意思。妈妈再次催
展开全文本文作者:常州子观心理工作室 心理咨询师姚建华晚上8点,到了该洗澡的时间,妈妈已经放好了洗澡水,一切准备就绪,孩子还痴迷于玩具或电视节目,妈妈提醒:“宝贝儿,快来洗澡了!”孩子漫不经心地回答:“哦。”但没有要行动的意思。妈妈再次催促:“快点!”孩子回答:“我要再玩(看)一会儿。”妈妈讲道理:“现在已经8点了,该洗澡睡觉了,明天还要早起上学的。”孩子没有回应。妈妈开始失去耐心,发出最后通牒:“我数三个数,1,2,3……”孩子仍然没反应。妈妈彻底愤怒了,冲出来吼叫:“***,你给我滚过来,不然我打烂你的屁股!”……类似的场景可能每天都在很多家庭上演,战场般硝烟弥漫的氛围,父母与孩子都不喜欢,但却又都无能为力,只能被动循环,被“较量”的车轮拖着前进。想找到和平合作的对策,首先需要了解孩子不合作背后的真相。真相可能有以下几种:回避在一件找不到任何乐趣,甚至全程都是糟糕体验,但又无权做主的事情上,孩子往往用“拖一会儿是一会儿”的对策来应对,比如还没有学会适应牙膏的宝宝在面对刷牙时、写字困难的孩子在面对作业时……权利的较量在“听你的还是听我的”这件事情上,孩子体内潜藏着成人难以想象的巨大耐心与力量,为了争取到自主的权利,他们可以做漫长的、持续的“抗争”——想想自己的童年,应该能找到这种“抗争”的蛛丝马迹。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抗争”是积极、正向的,也是一个人成长必备的,只有胜利争取到自主权的孩子,才能最终成长为人格健全的人。“让你愤怒”的游戏如果成人在每次冲突发生时能冷静观察,会惊奇地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不合作的初衷只是为了玩儿“让你愤怒”的游戏。大人的愤怒,意味着“我赢了!”,也意味着“事实证明你是爱我的(或讨厌我的)!”,有时候也意味着“我成功地获得了你的全部关注!”孩子们的这些“小伎俩”,我们也曾经用过,但当我们投身于成人角色和父母角色时,总是想不起来,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没有机会想起,因为在那个当下,我们总是首先被懊恼、愤怒、焦躁、无能为力等情绪占领。所以在这里送给父母们一个八字口诀“温和而坚定地行动”!在Hold不住的时候,默念“温和而坚定”数遍,只到平静为止。解读一下这五个字。温和顾名思义是平静,不带负面情绪。理解很容易,但实际的场景中做到有难度。这里给大家一个小方法,每当遇到孩子不愿合作时,可以想象自己是一棵大树,根深蒂固,稳稳地立在大地上,你的孩子是一棵小树苗,你用你的智慧爱你的小树苗,观察他/她,而不是被他/她拉着鼻子跑……人在稳定、平和的状态下,就有了分析思考的可能性,就有可能看到孩子不合作背后的真相,并给予有效回应。比如对于孩子回避性的行为,可以鼓励他,并给他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帮助他适应;对于争取自主权的孩子,适当退后,在不越过底线的情况下,给予充分的权利和自由;对于做“让你愤怒的游戏”的孩子,保持淡定,让他失望是最好的办法。坚定是指不轻易动摇,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为孩子的哭、发脾气而放弃原则和初衷,并将这种态度明确呈现给孩子。行动无需多用语言解释,用行动展示你的态度和结果,让孩子看到、感受到可能承担的后果。最后,将你看到的以上的理论,在生活中执行并练习,收获有效良性的亲子沟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5daAPaa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