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所谓的梦想,可能会把你变得像蝗虫一样

说起迷惘的一代,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硬汉海明威了,但实际上它最初的含义是指一战到二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他们的作品表现对美国社会发展的失望和不满,但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很快,这个词从一个文学流派变成一代人的称呼,用来形容一代人的精神
原标题:所谓的梦想,可能会把你变得像蝗虫一样说起迷惘的一代,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硬汉海明威了,但实际上它最初的含义是指一战到二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他们的作品表现对美国社会发展的失望和不满,但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很快,这个词从一个文学流派变成一代人的称呼,用来形容一代人的精神生活状态。《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年的菲茨杰拉德凭借《了不起的盖茨比》,深刻地展现出了美国上层社会“荒原时代”的精神面貌,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也成为了“迷惘的一代”重要的代表作。但他的好朋友纳撒尼尔·韦斯特,却差点淹没于文学长河之中,被整个世界错过。差点被世界错过的文学大师说起纳撒尼尔·韦斯特,真的要为他掬起一把辛酸泪了。在20世纪初,美国梦可谓风靡一时。在那片土地的人民心里,美国有着富饶的资源,遍地的黄金,是名副其实流淌着奶与蜜的国度,是苦难人生的希望和梦想。只要敢想敢做,抓住机遇,一步登天的人比比皆是。纳撒尼尔·韦斯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韦斯特的犹太父母从立陶宛移民美国,并于1903年在纽约生下韦斯特。他们满怀着希望来到这块新大陆,要在这里实现美国梦,但现实却让他们的孩子韦斯特半生都在大萧条时代中,韦斯特本人也仿佛天生就对所谓的美国梦不感冒,并且在整个写作生涯的主题都与之对抗。1933年韦斯特出版《寂寞芳心小姐》,上市时本书好评如潮,被认为是美国作家写美国的一大佳作,谁料上市后竟遭逢出版商破产,使得本书售出不到800本。《寂寞芳心小姐》他的第二本作品《百万富翁》再次惨败。1939年,坚持不懈的韦斯特出版了第三本作品《蝗灾之日》,被誉为最令人惊艳的“好莱坞小说”,然而此书印了三千册,只卖了一千四百六十四本。典型的叫好不叫座。也许你会以为在文坛享有盛名的韦斯特,屡败屡战,坚持不懈地写作,直到自己赢得世界声誉的话,那么很遗憾,《蝗灾之日》就是纳撒尼尔·韦斯特的最后作品。1940年,韦斯特与新婚八个月的妻子在车祸中不幸丧生,年仅36岁。那时的美国人民正在经济大危机中挣扎求生,他们需要的是温暖积极的正能量,来像精神鸡汤一样安慰他们饱受生活摧残的内心。而不是韦斯特这样瞄准着美国大众社会中的病态心理,加以批判的揭伤疤的作品。只能说韦斯特的作品对于当时的民众来说太超前了,也太有高度了,这就好比你不让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吃饭,而让他品红酒一样。韦斯特的作品的主题始终无法契合当时美国人民的心理需求,所以,他生前甚至连小说家的地位都不能得到确立,销售成绩惨淡到无法以此糊口。韦斯特没有等太久,在他死后的十年,不断地有重量级的文学评论家推崇生前籍籍无名的韦斯特,称他为“奇才怪杰”,是马克·吐温以来最伟大的嘲讽家。又过了七年之后,其独特、不凡的才华终于获得公允的肯定。他的两部作品《蝗灾之日》与《寂寞芳心小姐》同时入选《时代周刊》1923年以来全球100部伟大英语小说、兰登书屋20世纪100部伟大英语小说,成为公认的美国现代文学经典。纳撒尼尔·韦斯特作品韦斯特也因此成了仅有四部作品,就跻身成为世界一流文豪的人,并且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如今,他的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备受推崇,影响深远。约瑟夫·海勒、托马斯·品钦等杰出小说家的作品中均有韦斯特创作风格的痕迹。被“美国梦”洪流裹挟的小人物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好莱坞已经初现它的光芒,这里每天都制造着成千上万的梦想,批量生产美好生活的样板,吸引无数人迫不及待地登场,最终在一日又一日的重复生活里麻木。韦斯特最后的作品《蝗灾之日》,就塑造了两个当时最典型的人物:第一个人物是喜剧演员哈利。他一生中有四十年都在表演歌舞、杂耍及滑稽闹剧,虽然从事着微不足道的演艺工作,但他却始终梦想着成为大明星。他满怀热情却缺乏天分,不断收集保存着赞许他才能的报刊文章,留了十几份已经破烂不堪的剪报。他痴迷于用咧嘴大笑和夸张的表情来表演。怀着殉道一样的信念,一生都忠于自己的艺术,却只能依靠挨家挨户兜售亮光剂糊口。四十年过去,他的脸已经像面具一样,无法表达细腻或者精确的情绪,唯一能传达出来的,只有大哭或者大笑。这个看起来举止怪异的老头一生都在扮演小丑,随时随地都想逗人发笑,却总是用力过猛。人们因为他是小丑而善待他,但命运不曾施舍分毫怜悯。“他将观众带入那段不幸接踵而来的悲惨日子,当时已届中年的他成了过往自我的幽灵,徘徊在售票处,期望能饰演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却必须在名为“奈特·普伦史冬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幕剧里扮演毫不起眼的小角色,喋喋不休地说出诙谐妙语。”第二位主角是荷马,一个不善言谈的,老实得谁都可以欺负的人,甚至连乞丐都可以强迫他施舍。他的生活一成不变,如死水一片;从未恋爱过,面对喜欢的女孩完全不知所措。他的情绪总是毫无来由的高涨,仿佛要冲走一切。当他遇到了挚爱的女孩,对于荷马这种像木头一样的人来说,一旦遇到爱情就会将整个人都烧尽。他对自己的人生早已不抱任何希望,这么一个被枯燥的工作和单调的生活锤炼(也可以说是异化)成的无趣的、麻木的、过分老实甚至懦弱的老好人,要如何被年轻的女孩爱上厮守一生,如何继续这注定得不到期待的爱情和向往的生活,没人有答案。这天到了,然而,什么也没发生现代生活对于普通人好像是个劫难,追求自己喜欢的,一辈子郁郁不得志。追求稳定生活的,一辈子被工作奴役。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要被庸碌的情怀、翻腾不休的自我、现实的经济压力腐蚀、折磨,终于掏空灵魂,到了该收获的那一天发现什么没有。韦斯特在《蝗灾之日》中对可悲的境地有着精准的描述:“这些人终日饱受无趣繁重的工作奴役,可能在田地,可能是各种令人厌烦的机器,他们省吃俭用,梦想存够钱后就能悠闲享受。终于,这天到了,然而,什么也没发生,他们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他们没有心思悠闲地过日子,也没有条件寻欢作乐。……于是他们越来越无聊。他们明白自己被骗了,原来追求的一切成了笑话,没有东西强烈到足以让他们松弛的心智和躯体变得紧实。他们被欺骗、背叛,他们做牛做马、省吃俭用全是白费功夫。”蒙克《呐喊》关于书名《蝗灾之日》,“蝗灾”是来自《圣经》里神惩罚犯罪的灾难,《圣经·启示录》里记载“有蝗虫从烟中出来飞到地上,……唯独要伤害额上没有神印记的人。但不许蝗虫害死他们,只叫他们受痛苦五个月,这痛苦就像蝎子螫人的痛苦一样。在那些日子,人要求死,决不能死,愿意死,死却远避他们。”《蝗灾之日》的故事就在这样一个疯魔而癫狂的画面中结束——所有失去理智的人,大脑已被蚕食,灵魂已被抽取,盲目而无序地像一群蝗虫一样追捧着名流,或者说是他们遥不可及的梦。要求死,决不能死,愿意死,死却远避他们,没有比这更严酷的惩罚了——谁说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就不曾忍受这样的痛苦呢?-END-《蝗灾之日》一部检视灵魂的悲悯之作文学史上险被错过的遗珠那些被梦想所折磨的人们终将发现它只不过是欲望泛起的荣光///那些靠布景和道具装点得栩栩如生的梦想……编辑、整理丨明清 Ξ 图|网络转载及合作请联系后台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5dakeLM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