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华夏女杰李坚真

李坚真,广东省丰顺县人,早年走上革命道路,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她是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中32位英勇的女红军之一,中央苏区的第一位女县委书记。李坚真故居位于梅州市丰顺县北部山区小胜镇大南畲村,华夏女杰
原标题:华夏女杰李坚真  李坚真,广东省丰顺县人,早年走上革命道路,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她是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中32位英勇的女红军之一,中央苏区的第一位女县委书记。李坚真故居位于梅州市丰顺县北部山区小胜镇大南畲村,华夏女杰李坚真就在这里诞生。在革命战争年代,李坚真历经了血与火的考验,为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过泸定桥  1935年5月下旬,红军队伍通过凉山彝族地区,中央决定部分队伍沿大渡河左岸北上,夺取泸定桥。这一天,快到泸定桥的时候,敌机盯上了干部修养连,一顿轰炸,打死不少马匹,打伤不少民夫和挑夫,担架没人抬,药箱没人挑。李坚真背上一个伤病员,可是她回头一看,还有那么多伤病员和药箱躺在地上,怎么办呢?她急得几乎要哭。正在这时候,毛泽东同志走过来了,他关切地向李坚真询问情况。李坚真向毛泽东汇报了挨敌机轰炸的伤亡情况,毛泽东一看满地伤员和药箱,急忙招呼让警卫班留下来帮助抬伤员,挑药箱。李坚真担心毛泽东同志的安全,连忙说:“毛主席,你快走,别管我们!”毛泽东同志摆摆手,说:“你们都敢顶在这里,我怕什么!”他见警卫班战士已经分散在抬伤员,挑药箱,才骑上马往前去。望着毛泽东的魁梧背影,李坚真噙在眼眶里的眼泪流了下来。  到了泸定桥,只见桥上铺着几块松散的木板,晃晃荡荡,桥下是奔腾咆哮的大渡河。李坚真带领队伍,安然地解下绑带,把药箱绑紧在肩上,两手扶着铁索匍匐过桥,一趟趟把药箱全背过了河。翻夹金山  1935年7月中旬,干部队伍休养连来到第一座雪山——夹金山下,这里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气候变化莫测,当时条件恶劣,连白酒都找不到,李坚真带领队伍只买了些辣椒、生姜、大蒜和干粮、羊毛背心等物资。出发开始时还比较顺利,但越往上走,天气越冷,路越窄,坡越陡,老同志和轻伤员一手拄着棍子,一手抓着马尾巴往上爬,担架员、运输员就更艰难了,女战士们就在后面使劲帮忙推。山上空气缺氧,呼吸困难,大家一步一喘,一步一停,但同志们顽强地坚持着,互相鼓励:“不要停下,坚持就是胜利!”  红军干部休养连属中央卫生部领导,是一个特殊的连队,全连约300余人,分五个休养班,即:老同志班、伤员班、女同志班、机要人员班、流动班。休养连共21位女同志。李坚真任干部休养连指导员。过草地  1935年8月下旬,队伍开始进入草地,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水草,没有树木,没有人烟。天上乌云密布,忽而一阵大雨,忽而一阵冰雹。草丛中泥潭星罗棋布,明河暗沟,走错一步陷下去就会越陷越深,很难爬出来。不少红军战士在这里遇难。许多同志的脚被水草扎破,感染化脓,李坚真的脚也严重溃烂,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晚上宿营就在露天铺块油布,大家挤在一起互相取暖过夜,就这样走了七天七夜,终于走出了草地。  ——本文摘自《李坚真山歌精选一百首》烽火岁月(中共丰顺县委宣传部、丰顺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2014丰新准印字第003号)  李坚真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赴汤蹈火,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艰苦卓绝,她的高尚品德和革命情操,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G63j0WD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