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故事改编的歌曲根据真实改编,比死亡更动人的故事。

你们看过《美丽人生》吗? 爸爸把战争形容成一场游戏,在儿子欢呼自己成为赢家时,我们也被伟大的父爱笼罩。 比起在集中营里的孩子,还有更多的犹太儿童一路逃亡,想方设法躲过德军的搜捕。 他们经历了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 《芬妮的旅程》 8.2
原标题:根据真实改编,比死亡更动人的故事。你们看过《美丽人生》吗?爸爸把战争形容成一场游戏,在儿子欢呼自己成为赢家时,我们也被伟大的父爱笼罩。比起在集中营里的孩子,还有更多的犹太儿童一路逃亡,想方设法躲过德军的搜捕。他们经历了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芬妮的旅程》8.2分的二战儿童片,千万别被海报的“小清新”骗了。这里的确没有集中营,却是条压抑绝望的逃生路。二战的火焰迅速蔓延,德国纳粹开始大肆抓捕犹太人。很多犹太父母把子女寄养在福利院,这里像是隐蔽的安全区,有慈善人士冒着危险抚养着大家。说的“很快就会来接你”,但这一别,就成了诀别。芬妮的父母也选择了这条路,把芬妮三姐妹寄养在这里。孩子们在这里有吃有喝的安稳过了半年,除了盼父母的来信,并没有什么不快。芬妮是三姊妹中的大姐,十二三的年纪,虽年长但也是个孩子。晚上哄俩妹妹睡着后,她就钻进被窝,拿出父亲给她的相机,回顾着一家人的温馨时刻。但是安逸的生活就过了半年,在被人举报后,福利院院长慌慌张张地把孩子们运往下一个福利院。他们前脚走,德国兵后脚就查封了这里,院长被抓走后音信全无。福曼太太看着这群逃过来的孩子,虽然嘴上不高兴,但还是接收了他们。在这里,芬妮遇见了青年伊利,伊利教会她很多知识,比如躲子弹时,要用“之”字跑,要沉着冷静。安逸的时光稍纵即逝,他们又要转移。这次为掩盖犹太血统,他们要更名改姓,逃往瑞士要说成去山上过夏令营。福曼太太为了保护孩子们上火车,主动吸引德军注意,与他们分开了。逃亡一开始,他们就失去的主心骨福曼太太。火车刚过了一站,又遇搜捕,伊利跳下火车逃跑。有人说他是害怕被抓壮丁,但伊利的牺牲的确再次保护了孩子们。火车继续往前走,本以为火车会是他们心灵的保护伞,至少在它运行时,没有德军,也没有人要被抓走。剩下的唯一寄托又在站台停止,火车坏了需要维修。芬妮带领着弟弟妹妹们迷茫的向前走,她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就在这时,她遇见了被抓住的伊利,伊利给了他一封信。拜托她无论如何送去瑞士,福曼太太会去那里与他们碰头。一定要送到瑞士,找到福曼太太后再打开。有了任务的芬妮也有了目标,要送信去瑞士。影片就是一场前往瑞士的逃亡,中途要穿越德军的封锁线,躲过德军的搜捕。影片评分8.2,有人说是虚高。在我看来,一点也不。这部影片完全以孩子的视角看待这场战争,十分难得。他们把德军当成“怪兽”。在行进的火车上,五六岁的乔芝安慰同伴,去瑞士的好处。别害怕,没有怪兽。她不知道为什么瑞士没有怪兽,但笑盈盈的她在这里始终很害怕。在他们被抓捕起来后,她问大一点的哥哥:是因为我们是犹太才被抓的吗?那不当犹太不就行了?在她心里,犹太就像衣服一样,可以随心换。但屏幕外的我们痛若锥心,血统不能选择,不能更换。是犹太,就得认命,认被追杀鄙夷,低人一等的命。童真的面孔加上现实的话语,冲击力也增加一倍,这就是本片的魅力。逃亡是疲惫绝望的,但孩子们却一次又一次的给观众以情感冲击。又累又饿的他们走不动了,接送他们过这片草地的青年人,放下了怀里的足球。踢球吧!一来二去,逃亡成了足球赛,所有孩子都兴高采烈地的追逐着滚下山坡的皮球。在又渴又累时,他们找到了溪水。喝饱后,水再次成为他们的游戏。小男孩的皮包破了口,父亲给他的钱随风飞了出来。孩子们跑过去又抓又捡,再次充满欢声笑语。真好玩,我们再玩一次吧!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泪水一次次涌上眼眶。一半天堂,一半地狱,前一秒还是逃亡,后一秒就是游戏。这场逃亡,在孩子们的纯洁无暇中变成了真的夏令营。孩子们的天真,在战争下显得更加动人可贵,如果没有硝烟,这份快乐会持续更久吧。在这场旅程中,芬妮也长大了,无依无靠的她用相机换了农夫的食物。她或许已经明白父母可能见不到了,甚至福曼太太也身遭不测。带着妹妹们活下来才更重要。同伴把掉落的信还给她,并示意她看。芬妮打开了之前伊利给他的那封信,但上面什么都没写。面对着好奇信上内容的弟弟妹妹们,芬妮随口编出了信中内容。就像在沙漠中,那只装满沙子水壶。她明白,根本就没有这封信,伊利是想让他们活着到达瑞士。好心人告诉他们躲过德军的巡逻,跑过危险的无人区,灰顶房子就是瑞士。最后五公里,他们一边跑一边藏。逃出树林后,他们看见了一片草原之后的灰房子,那里就是瑞士,象征着生的瑞士。钻过铁丝网,孩子们疯了一样向那边跑。跑着跑着就哭了,这泪水包含着喜悦与委屈害怕,以及更多的东西。他们冲过草原,躺在瑞士的土地上,大口喘着气。身后传来德国兵的叫喊,和一个带着哭腔的呼救。有一个年纪较小的孩子摔倒在不远处,他哭着,德国兵已经举起了枪。芬妮不顾危险跑了回去,背起他向回跑,伊利给她的信随风飘了出来,像是在给她开路。身后响起枪声,芬妮没有减速,而且用上了伊利交给她的“之”字跑法。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已经是老人的芬妮现住在以色列。当年她们三姐妹在瑞士一直住到战争结束。1946年,返回法国,但再没能见到“很快就能见面”的父母。犹太人至今仍像浮萍一样,飘飘荡荡。散落于欧洲各地,受各国人民的排斥。不知受排斥的小孩子,会不会扬起脸庞问母亲:不当犹太人不行吗?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G63l5NP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