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世界之龙《我不是药神》:悟不到囚笼,就参不破命运

在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该如何是好》,有这样一个情境问题: 你驾驶了一辆失控的电车即将撞到轨道尽头,而尽头的一侧有5名施工人员;如果电车转到侧面,则是一名施工人员。如果只有这两种选择,怎么办? 牺牲1人拯救5人? 问题是:何为正确的选择
原标题:《我不是药神》:悟不到囚笼,就参不破命运在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该如何是好》,有这样一个情境问题:你驾驶了一辆失控的电车即将撞到轨道尽头,而尽头的一侧有5名施工人员;如果电车转到侧面,则是一名施工人员。如果只有这两种选择,怎么办?牺牲1人拯救5人?问题是:何为正确的选择?《我不是药神》的故事情节,就建立在这样的“两难困境”上,它表达的是人们在面对生死时,如何做出选择。卖印度神油的程勇,最初冒着坐牢的风险去印度贩卖仿制药,是为了赚钱给父亲支付高昂的医药费。后来目睹患白血病朋友的死去,良心被唤醒,赔钱卖药,每个月补贴几十万,为的是拯救患者的生命。被这些病友们称为“药神”。生与死、义与利、情与法、天价药与违禁药……在影片中,每个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也考验着台下观众的选择。如果你是程勇,为了给父亲支付高昂的医药费去贩卖仿制格列宁,你会去做吗?如果你是黄毛,你知道抢劫是违法的,你会抢仿制药分给等药救命的病友吗?如果你是程勇,你会选择不救人,但良心受折磨?还是选择贩药救人,遭受牢狱之灾?卖仿制药是违法,但如果这个药可以拯救很多吃不起高价药的病人呢?你会继续卖下去?如果贩卖假药不是为了自己赚钱,而是为了救人,这样的做法正确吗?抓捕卖假药的商贩是警察的天职,但如果这个商贩他也在救人呢?在这些问题的拷问下,不论如何选择,都是一种悲剧。黑格尔说:真正的悲剧不是出现在善恶之间,而是出现在两难之间。当我们代入角色去回答这些问题,会深深感受到——我们被困在了一个无形的囚笼中,我们看上去是有选择的,但实际上是没有选择的。这个囚笼,叫做命运。命运才是隐藏在跌宕起伏的剧情后的“达芬奇密码”。看金凯瑞主演的《楚门的世界》,会被震撼到。楚门的在一个巨大的影棚中出生,大到让他浑然不觉,他出生在什么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长大后的女友是谁都被提前设定好,甚至第几天在什么场景下发生什么故事,也丝毫不差。楚门按照自己的性格和导演的安排,做着看似有选择但实际上别无选择的事情。直到他感觉哪里不对劲,一步步揭开谜底。最后,他驾着小船,穿越大海,冲破囚笼,到达另外一个世界。这是一个深刻的隐喻,我们是否也活在“楚门的世界”中?人生是否也是一部已经被编排好的电影呢?如果已经编排好,有没有可能做调整或修改呢?在《药神》之外,对我们自己的人生而言,或许更重要的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它们看上去离我们有点远,却是我们生命的底层代码。因为如果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命运,我们所有的选择都还是在囚笼里做出的两难选择,悲壮而无奈。正如开头哈佛公开课的那个案例,关键是:“为什么你会在这列火车上呢?”您对本文的内容有什么理解?欢迎您在留言互动,一起交流探讨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Arp78Z6X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