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泰时G康泰时ContaxG:胶片世界里的贵妇

Contax G是一套让人很惊喜的旁轴系统,你会被它蔡司超高素质的镜头以及极高的性价比惊讶到,同时也会给它的可靠性惊吓到。我很喜欢这台相机以及G45、G90两只镜头,我还以为它们会一直留在我的相机柜子里不会被出掉,可是它在陪伴了我大概半年的
原标题:康泰时ContaxG:胶片世界里的贵妇ContaxG是一套让人很惊喜的旁轴系统,你会被它蔡司超高素质的镜头以及极高的性价比惊讶到,同时也会给它的可靠性惊吓到。我很喜欢这台相机以及G45、G90两只镜头,我还以为它们会一直留在我的相机柜子里不会被出掉,可是它在陪伴了我大概半年的时间后,被送到了另一位等待被它惊喜的摄影师手里。ContaxG1-高贵的钛金属G1摸上手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奢侈,钛金属的机身非常有分量,是实实在在的钛金属,而不是钛涂层,还轻轻带有一点磨砂的质感,拿在手里真不愿意放下。我说的是实话,在我把它从快递箱中取出来,金属质感冷冰冰的,放在手里感受了足足五分钟,然后才去拆另外包起来的镜头。相机基本参数:快门:16~1/2000s(光圈先决)1~1/2000s(手动模式)闪光灯同步:1/100s电池:CR2*2ISO:ISO25~5000(自动识别)ISO6~6400(手动)曝光补偿:-2~+2(1/3stop)取景器:放大倍率0.57x视野范围90%尺寸:133mm*77mm*42mm重量:460gG1的取景器非常有意思,它是和镜头联动的,这里的“联动”不是像徕卡或其他旁轴那样更换里面的框线,而是整个取景器跟着所用镜头前后移动调节的,而且里面还显示了测距距离、快门速度、曝光补偿和闪灯等信息对焦每一次会复位,但可以半按快门锁定,但可惜的是键程稍微有点短,有时想半按结果直接就拍了。左肩的Drive键可以选择S-single单次对焦,C-continous连续追焦以及连拍和双重曝光。左边的转盘很明显是调快门以及曝光补偿的,为了抓拍有时候真顾不来快门,那既然有光圈先决那就用光圈先决吧;右面那个是手动对焦用的,机身对焦?是的,G系列镜头都没有对焦环,镜头的自动对焦是通过相机去驱动的,如果想要手动对焦,也是通过机身上的这个转盘。个人感觉这个手动对焦方式有点别扭,拨动转盘然后半按快门来读取取景器里的距离信息去验证是否和焦,重复相同的步骤直到对上焦,感觉没有黄斑对焦来得方便直接。G45-蔡司的礼物G45这个镜头在网上有非常多的评测,在这里我主要还是说说感受,对数据感兴趣的可以到国内外的网站去搜一搜。网上很多的评价都说这是一只性价比非常高的镜头,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下来确实是一只非常出色的镜头。镜头的基本参数:焦距:45mm光圈:1:2.0最小光圈:F/16光学结构:4组6片滤镜尺寸:46mm光圈叶片数:6最短摄距:0.5m重量:190g该镜采用的Planar结构,被很多人称为最锐利的标头,我个人不是特别追求锐度,但这只镜头的成像确实是非常讨喜的,加上蔡司的T*镀膜,逆光情况下也非常清晰。钛金属遮光罩,跟镜头浑然一体,上遮光罩和UV时那“锵锵”的金属声音,非常棒。即使加上UV和遮光罩镜头的体积也控制的非常好,和G1搭配非常和谐。很多人会把这只镜头转接到数码相机上使用;也有人改成徕卡M口用在徕卡机身上。日本的宫崎大师对这只镜头的改口有非常独到的研究和方法,国内也提供改口服务,但个人更喜欢宫崎大师的改口方案,挂在相机肯定吸眼球。-中间是宫崎大师改口的G45-相对于G90来讲,这个镜头的稳定性要更好一下,基本没怎么出现对不上焦的情况G90-被隐藏的实力个人而言,G90是我更喜爱的一只镜头,不是因为它是ContaxG系统里最长的焦段,也不是因为它比G45更锐利,而是它成为了我现有摄影系统里一个很好的补充。镜头的基本参数:焦距:90mm光圈:1:2.8最小光圈:F/22光学结构:4组5片滤镜尺寸:46mm光圈叶片数:8最短摄距:1m重量:190g我平时喜欢用徕卡搭配50mm焦段的镜头,也会遇到想用长焦的时候,然而旁轴用长焦非常头疼,一换镜头效率低,二旁轴用长焦镜头非常别捏,对焦行程通常都很长,结果对焦会很慢,所以这个事一直困扰了我很久。做了一段时间的功课后,发现ContaxG系统里G90这只镜头似乎可以很好地解决我的问题。自动对焦解决了长焦对焦行程长的问题;配合才1000元左右的ContaxG1,成本也控制下来了,平时带两台相机,一台徕卡50mm放黑白胶卷,一台Contax90mm放彩色胶卷,换镜头的问题也解决了,更有蔡司色彩的加持。长焦短焦、黑白彩负随时切换,非常方便,街拍没难度,约拍更是得心应手,当时就觉得这是很完美的一套组合。一只体积小巧的镜头,和G45放在一起两者大小几乎一样,才1500左右的价格,高贵的钛金属,Sonnar结构,锐利的成像,蔡司的色彩,你说能不爱这只镜头吗?为什么最后都出掉了呢?还记得我在文章开头说的可靠性吗?归根究底我认为是我自己不习惯它的对焦系统,我不是说它的对焦系统不好,只是很多时候在我想要按下快门的时候,它却偏偏不听话,结果要拍的画面消失了,尤其在使用G90的时候,抽风是常有的事。既然对焦是机身的问题,那换个G2不就好了?确实G2的对焦系统要比G1可靠很多,可是G2的价格也因此上去了不少,这样弄下来ContaxG的性价比就稍微有所降低了。G45呢?说实话这只镜头是因为当时咸鱼买的时候一套买比较实惠,加上网上对这只镜头的评价也很高,所以就一起收了,但平时主力是G90和另一台相机,所以G45很多时候都是偶尔用用。然而在我把整套机器出了,并把之前用G45拍的一卷冲扫回来后,才发现这头其实真的很不错,恨自己当时把它冷落了。结语:我更喜欢正常的手动对焦,尽管当下焦可能来不及对上,但我想要的画面还是捕捉了,这对我而言更重要。说到底机器是我们摄影师双眼的延伸,哪种使用模式来的更得心应手,似乎应该比那台相机在硬件上更出众来的更重要吧-TheEnd-「摄影之路」用黑白胶片定格布拉格的色彩为胶片街拍而生:福伦达25mmF4用胶片寻找昔日的日不落帝国红墙瓦顶:比利时胶片之旅一卷胶卷拍三个国家:胶卷重曝的独特回忆作者一个喜欢玩胶片的90s沉醉于每一次过片惊喜于每一次冲洗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ArpqGDPw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