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鲸落一样美好的词鲸蓝·文|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

尽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摁下休止符,注定要落空一次,但这个奖项的候选人一直都是一条长长的榜单,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朱利安·巴恩斯就是其中一位。 巴恩斯最喜欢的作家,恐怕就是法国人福楼拜了。巴恩斯在他那本惊世骇俗的《福楼拜的
原标题:鲸蓝·文|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尽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摁下休止符,注定要落空一次,但这个奖项的候选人一直都是一条长长的榜单,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朱利安·巴恩斯就是其中一位。巴恩斯最喜欢的作家,恐怕就是法国人福楼拜了。巴恩斯在他那本惊世骇俗的《福楼拜的鹦鹉》中,讲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来自于福楼拜的长篇小说《情感教育》。在全书的结尾处,主人公弗雷德里克和自己的发小一起回顾自己的一生。他们俩不厌其烦地拼命回忆了过去的日子里种种印象深刻的事情。最后,两个人一致同意,他们最难忘的记忆,是多年前的学生时代相约一起去逛妓院。这俩哼哈兄弟精心准备了那趟行程,先是去发廊特意做了当时流行的卷发,还在去的路上为即将见面的姑娘们偷了几束花。可是等他们到了目的地,弗雷德里克却没了『做坏事』的胆子,紧张之下只好赶紧逃之夭夭。这便是两个人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看来一件没干成的事情,有时反而未必就会发展成为糟糕的结果。当然也不难想见,弗雷德里克和发小之所以对那件事记忆尤深,无非是因为两点:一是去逛妓院这件事本身对这两个年轻的男子产生了极大的诱惑,他们对此的期待是极其强烈的;二是后来没干成的这个结果,与之前的预期形成了极大的落差,而且后来不免心里常常怀有念想。由这个故事和以上分析,我又不由想起唐代崔护的那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个爱而不得的小型悲剧。一千多年后,纳兰性德在他的词里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道出无数人与之深刻共鸣的心绪。崔护在写《题都城南庄》时,那种怅然失落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呢?两位诗人都对『初见』念念不忘,更何况崔护与那女子仅有一面之缘,但那种『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美好,一定会永远铭记在他心底的。其实,不管是虚构人物弗雷德里克,或者崔护还是纳兰,人们之所以会将各自的那种印象视为最美好的一刻,本质上都是因为最可靠的愉悦,正是来自在心下极度焦灼的状态下万分期盼的乐趣。他们心心念念的,都是期盼与非常想见的人发生非常想得到的结果,或者期盼初见后还会有更好的进展。可是偏偏事与愿违。可是正因为事与愿违,才让人无限怀念当初的美好。如果什么事情都是确定了的、预定好的、毫无悬念的,往往就让人觉得特别没劲。巴恩斯就说,谁愿意置身于尘埃落定的凄凉之所呢?当然,假如面对一件事情,我们对它的结果不抱太高期望值,但最终的结局不光实现了,而且极大超乎预期,那就是更让人欣喜若狂的了。不过,这种情况本身就是小概率的,关键时刻还是得保持冷静,可别像《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五十多岁了中了举人,这必然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可是,可怜的范老爷欣喜到不是『若狂』,而是真的发起了疯癫,这就不好玩儿了。在大师福楼拜《情感教育》中,弗雷德里克终于明白自己一步步走向精神幻灭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沉湎在失恋的痛苦世界中,而真正恋慕的只是逝去的自我。可见,无论到了人生的哪一个阶段,过往终究都是过往,沉湎于记忆中,总是愚蠢的行为。有人说,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觉得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完成,这才是对生命最大的负责。虽然是听起来很鸡汤的话,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其中的道理。那时×古典爱情●●●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ArpqoDaw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