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 刘禹锡刘禹锡遇赦回京游园,一首诗祸害八人再次被贬,乐极生悲可恶至极

柳宗元在唐朝是一个首屈一指的大文豪不可否认,但显然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他在朝廷从政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在短暂的仕途得意之后,就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被贬湖南永州的柳宗元,时时刻刻都梦想回到长安,经过多方求救终于如愿,谁知乐极生悲,回
原标题:刘禹锡遇赦回京游园,一首诗祸害八人再次被贬,乐极生悲可恶至极柳宗元在唐朝是一个首屈一指的大文豪不可否认,但显然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他在朝廷从政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在短暂的仕途得意之后,就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被贬湖南永州的柳宗元,时时刻刻都梦想回到长安,经过多方求救终于如愿,谁知乐极生悲,回到长安的柳宗元等人,却因为一首《桃花诗》又再次获罪,再贬柳州,落得个半生潦倒、怨恨到老的结局。而当初一起被贬的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等八人也因此重新被贬。当初八司马被贬后他们一直身处官场舆论漩涡中,而柳宗元为了重回长安,向他所能找到的官员发出了求救的信号,这些官员与柳宗元或是姻亲,或有旧谊,还有身处高位的宰相。就在八司马被贬的第十年,他们等到了一个机会,也许是这八个人被贬的时间太久了,所以当朝的一些宰相也生了怜悯之心,觉得他们还是有用武之地的,所以就下了一道命令把他们八个人都统统地召回长安。柳宗元在接到诏命太高兴了,他写了一首诗: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柳宗元《汨罗遇风》意思说:“当初被贬永州的时候,我就没像屈原那么绝望。我要回到朝廷来东山再起。希望汨罗江的波涛不要阻止我的脚步。”从诗中我们感觉到柳宗是非常乐观非常高兴。然而事实就在柳宗元、刘禹锡一行八个人,刚回到长安不到两个月期间,事情就发生了急剧的转换,一首小小的诗歌,就再次葬送了他们八人的前程。就是刘禹锡写的一首《桃花诗》招惹的事端,刘禹锡回到长安后就和几个朋友一起到玄都观去观赏桃花,他不仅观赏桃花还写诗言志抒情,他在诗中写道: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这诗写的很好但一看就有弦外之音,他说来到玄都观里我和朋友们来看桃花,我进来一看玄都观里这么多新种的桃树,这么多新开的桃花,这些桃树都是我被贬离开长安以后才栽的吧?朝廷上那些新贵们,都是我走了之后才提拔的吧?我走了你们都发达了吧?可是这诗一出来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唐宪宗一道诏书,八人再次被贬出长安,比原来被贬地方更远环境更为恶劣。这首《桃花诗》真的就有这么大威力能断送了八人的前程?显然不是,这首诗说就是一个导火索。他们八人曾经在册立太子这件事是站在唐宪宗的对立面,在唐宪宗心里他们就永远不可能被原谅。还有在朝廷宰相里面还有好多人都是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当年的政敌,对他们被召回长安就意见本就不统一,那么这首“桃花诗”就是授人以柄只能等着被贬。转瞬之间柳宗元八人在长安待了还不到两个月,就又要被贬到遥远的他乡,其中写诗的刘禹锡,他被贬得最糟,被贬到了播州,即现在的贵州遵义。在唐朝时期那真是不毛之地,当时整个播州的人口还不到三千人。刘禹锡还要带着他已经八十几岁的母亲,一起到落后偏远的播州。柳宗元被贬到广西的柳州,在当时同样是很落后很贫困的地方,柳州当时也就是七千多人。而其余朋友几人被贬状况也不容乐观。这就是是乐极生悲,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因诗得祸,再一次从天堂坠入地狱。那么刘禹锡的行为值得同情么?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朋友么?总有一个人在坚持,总有一件事要完成。以诗为媒,驭歌而行。不喧哗,自有声。——诗音传媒欢迎大家评论转发!有不同见解畅所欲言让我们互动起来!请多多关注点赞!谢谢!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Z6P14g0r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