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备考通&经典古诗文备考1(还有2和3)

展开全文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2.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3.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4.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5. 满招损,谦受益。《
展开全文

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6.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8.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9.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10.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一》

11.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燕策三》

12.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13.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14.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

15.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第七十四章》

16.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1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乾卦》

1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2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下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以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2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2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2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6.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7.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9.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30.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31. 行,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3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3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35. 故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6. 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37.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8.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39. 临渊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40.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41.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帮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42.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43.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维阴侯列传》

4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45.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46.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7.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48.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49.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50. 百闻不如一见。班固《汉书·赵充国传》

5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2.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4.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55.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56.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57. 鞠躬尽瘁,死而后矣。诸葛亮《后出师表》

58.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诸葛亮《诫子书》

59.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60.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吴书·先主传》

61.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62.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3.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64.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5.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66.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67.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68.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宋书·元景安传》

69.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7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太子少傅箴》

71.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72.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73.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王禹)yǔ》

74.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7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6.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77.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78.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80.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1.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8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至使塞上》

8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螟》

8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5.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远元二使安西》

86.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7.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88.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89.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90.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1.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92.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李频《渡汉江》

9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9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95.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9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97.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客中作》

98.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论诗》

99. 天行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0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yw588Rzr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