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见不得你好好朋友为什么见不得我过得好?

姑娘L大学毕业前都没有离开过家乡,毕业后由于工作关系被派往上海工作。人生地不熟的她在豆瓣上加了个老乡群,没想到大学校友M(也是姑娘)也在。两人先加了微信,聊着聊着,感觉投缘,得知M租的房子离公司很远,而自己正好住在市中心,比较方便,于是姑娘
原标题:好朋友为什么见不得我过得好?姑娘L大学毕业前都没有离开过家乡,毕业后由于工作关系被派往上海工作。人生地不熟的她在豆瓣上加了个老乡群,没想到大学校友M(也是姑娘)也在。两人先加了微信,聊着聊着,感觉投缘,得知M租的房子离公司很远,而自己正好住在市中心,比较方便,于是姑娘便邀请M一起住到了家里。M最初拒绝了,理由是,市区房租太贵。L得知M家境条件不太好,每月还要寄钱回家,便主动说:“没事儿,房租我先付。”在L的热情邀约下,M住过来了,M说:“那好,为了答谢你,水电煤的费用以及买菜做饭的事儿我来包。”住到一起后,两人关系更近了,M果然是那种特别会照顾人的姐姐。在L心里,她也特别羡慕M这样的姑娘,长得漂亮,工作业务能力又强。只是M自己对自己总还不够满意,她想要更好。住到一起后,L无意间得知M和单位的老板好上了,不过她只是小三。L劝M不要这样做,不值得。两人聊了一个晚上。M哭了一个晚上。M说自己也不想这样,可是这段关系对她事业发展有帮助。而且老家急需用钱,她现在也不能断了这段关系。L提出自己愿意借钱给M,但M拒绝了。纸终究包不住火。M果然被老板的正房太太知道了,在正房太太的要求下,老板辞退了M,但给了M一笔钱。M又哭了一晚上,L又安慰了一晚上。后来,在L的推荐下,M来到了L所在的公司上班。业务能力远远高于L的M,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赏识。老板总是当着L的面说:“学学你的小姐妹,人家干活效率多高!”L嘟嘟嘴,心里不是滋味。不久后,L在项目中,认识了一个富二代小开。小开特别喜欢L,每天各种鲜花巧克力围攻L的办公室,同事见了,嫉妒又羡慕地调侃L真幸福。回到家,M对L说:“你这样做不太好。毕竟工作场合该有工作的样子。”L以为是自己的幸福刺激到了刚失恋的M,便一边撒娇,一边对M说,“好啦,知道了。”因为约会,L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一天晚上,M又语重心长地用长辈式的语气对L说:“最近回来都太晚了,这样不好。”L又以为是自己影响了M休息,索性如果时间晚了,就直接住在男友家。L和M距离越来越远。再再后来,M工作遇到了麻烦。由于出资方资金链断裂,M手中负责的项目被搁置。闲聊时,M对L吐槽道:“这种烂摊子,继续做又没钱,干到一半不做,老板又不同意,真是烦死了。”直到一天,M突然被老板叫到办公室说,这项目不用跟了,换L来做。“凭什么啊!不公平!她不就是靠着那个有钱的男朋友吗?”然而,甩掉烂摊子的M并没有为此感到开心,情急之下,她甚至对老板大声嚷嚷,让整层楼的人都听到了。原来,L的男友恰好把这个烂尾项目收购了,不过附加条件是,希望女友来接手项目。L自然也听到了M的嚷嚷,她找到M说:“之前你一直抱怨不想做这个项目,我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愿意接受男朋友让我负责这个项目的!你要想做,我还给你啊!”“不稀罕。”M扔下三个字,当天M便递交了辞呈,也搬出了两人所居住的地方。L不明白为什么曾经那么要好的朋友最后会走到这一步。她问我:“其实在工作中,一旦我被老板夸奖,她脸上就会露出失落。她已经很优秀了,各方面都很优秀,我只是偶尔做得好一些,难道不行吗?为什么好朋友就见不得我好呢?”我说:“这是人性,你不也曾因为M来到公司,得到老板重用而失落吗?”L说:“我承认我有过不舒服,但我不会有她这么强烈的反应。”我说:“因为你没那么在意‘事业的成功’。人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与个体的关切程度有关。你越关心这件事,你对这件事的情绪反应就越剧烈。按照你的说法,M给人的感觉是事业心非常重的,所以她才不愿意在这方面落后于你。”“这大概和她家境不好有关吧。她要赚钱。”L自言自语道,“可是如果她缺钱,为什么我借给她的时候,她又不要呢?”“表面上,M是缺钱,但她更缺的是由物质匮乏而带来的自尊。而人的自尊在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比较之上的。换句话说,她需要通过比你更能赚钱来获得她的自尊,而你给她钱,恰恰是践踏了她的自尊。”“那为什么她那个情人老板给她钱,她就收了呢?”“因为那个老板不是她的比较对象。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乞丐不会去嫉妒百万富翁,却会嫉妒一个收入比他多一些的乞丐。人们嫉妒的对象往往都不是远在天边的人,而是近在身边的人,因为在潜意识里面,我们认为自己和他们一样。换句话说,M在某种程度将和老板发展关系当做是一种工具、手段,因此她会觉得这钱是自己应得的;而你对于她而言,你既是她的校友,又是她的同事,还是她的同龄人,她自然是将你当做比较对象,所以才会有嫉妒。”“可是,我作为她的朋友,我越好,给她带来的资源应该更多啊!她又何必要远离我呢?”L继续问。“是啊,人的情感就这么微妙。人们往往就在不知不觉中,自动化地和身边的人进行零和博弈。总觉得对方得到的多了,自己能得到的就少了。却没有想到让你们的资源总和增加,实现共赢。”我感叹道。当然,我能理解M嫉妒、愤恨L的合理性。在M眼中,L的成功名不正言不顺,她不是靠自己的奋斗得来的,而是因为有男友的裙带关系。人人都要求公平,不公平就会引发我们的嫉妒之心。然而,殊不知,我们的公平都存在一定的偏见,换句话说,我们坚持以为的公平只是我们以为的而已。以薪酬分配为例,什么是公平呢?按资历发工资,公平吗?那资历很老,但不干活的人,却拿着高薪呢?按工作能力发工资,公平吗?那工作能力很强,但总趾高气扬,没有合作精神的人,拿高薪呢?按工作量发工资,公平吗?那只要工作量大,不管用什么方式完成,都能获得高薪呢?按人头平均分配工资,公平吗?那工作积极的和工作懈怠的,工资一样呢?以上的说法,可能都是公平,也可能都不是公平。这只是在不同标准下的公平而已。如果M能够放下自己对于公平的标准,接纳好友的成功,她大概不仅能够收获友谊,更能得到来自L的资源帮助。未铭图书&蔗糖学院长期征集各类型讲师、高管以及优秀稿件读书会&知识付费课程&图书出版www.weimingbook.cn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yw5noYjd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