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锦江!与袁庭栋先生“阅”享锦江美好“食光”_美食_成都市_文化

美食是相逢,读书也是相逢。当阅读遇见美食,在丰富的故事和情怀衬托下,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月26日下午,正值四月读书月之际,由锦江区委宣传部主办,锦江区融媒体中心承办,锦江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成都市锦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锦江区文

美食是相逢,读书也是相逢。当阅读遇见美食,在丰富的故事和情怀衬托下,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月26日下午,正值四月读书月之际,由锦江区委宣传部主办,锦江区融媒体中心承办,锦江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成都市锦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锦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锦江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协办的“品锦江”系列读书会之“袁庭栋·答客问”——阅读与美食于东周社艺文美空间举办。著名巴蜀文化专家、美食家袁庭栋再次摆下“擂台”,围绕“阅读”与“美食”两个主题“答客问”,带领观众一同追寻锦江居民的舌尖记忆。

答客问

听”锦江居民“袁庭栋分享美食记忆

龙抄手、赖汤圆、夫妻肺片、韩包子、盘飧市等百年老字号为何聚集在一个区域?为什么说锦江的美食是最多的?华兴煎蛋面好吃的秘诀是什么?蛋烘糕到底是成都传统小吃还是华西坝加拿大人发明的?下午3点,活动正式拉开序幕,袁庭栋第一时间将“主动权”交给了观众。带着种种疑惑,大家踊跃举手发问。

“东大街被称为成都的商业‘首街’,在1924年春熙路修建之前最热闹的商业场便在于此,这吸引了众多餐饮商家扎根锦江,赖汤圆、钟水饺、龙抄手、盘飧市、夫妻肺片等百年老字号纷纷涌现,直到如今也还在开门迎客,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也造就了锦江区餐饮企业聚集、美食文化悠久的区位优势。”面对这些脑洞大开的问题,身为“锦江居民”的袁庭栋结合著作《成都街巷志》和曾经的美食记忆,细细诉说锦江的美食故事,引导在场观众了解锦江、品味锦江。

“成都美食千千万,锦江起码占一半。”锦江的美食,不仅囊括了满载老成都人记忆的百年老字号,还包含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特色料理,这足以让任何一个美食家流连忘返,袁庭栋也不例外。

在与观众的交流中,袁庭栋戏称自己为“吃货”,最大的优点便是“不挑嘴”。对美食颇有研究的他,对食物的态度是“要吃饱也要吃好”。传承了千百年商业基因和消费基因的锦江区,是成都美食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也成了袁庭栋心中有滋有味、不可或缺的美食江湖。

谈未来

演绎更加精彩的锦江美食故事

上到百年老字号,下到世界各地料理,从粗犷嘈杂的苍蝇馆子到别致精美的网红餐厅,锦江区的美食数不胜数。近年来,锦江区也凭借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美食文化底蕴,依托春熙路、太古里等商圈资源,结合特色街区打造,着力引入米其林星级餐厅及国际知名美食入驻,打造差异化主题餐饮聚集区,构建了具有“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美食消费新场景。

从美食品锦江,看到的是包罗万象的城市场域,是最真实的人文精神,更是“推门就是美好生活”的锦江气质。如何推动锦江美食文化进一步发展?现场,袁庭栋也从自身角度向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和详细阐述。

“发展美食文化,需要政府、美食家、餐饮企业、从业人员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锦江人”,袁庭栋对锦江美食文化提出了更多期待。“以李劼人先生的’小雅菜’为例,其中的‘厚皮菜烧猪蹄’,到底是何味道,如今成为了谜题,这始终让我魂牵梦萦,这是李劼人先生留给成都、留给锦江的宝贵财富,我和三五厨友一直在致力于恢复‘小雅菜’,也希望各方参与进来,让成都‘吃货’们都能品尝到李劼人先生的手上功夫。”

作为“小雅菜”所在故地,袁庭栋为锦江区发展餐饮美食现场支招,首先,支持名店发展,打出名人招牌,展示川菜水平,传播川菜文化;第二,提高川菜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从人员招聘、培训、服务等各个环节提升行业水平,让锦江区的川菜特色有更加精彩的演绎。

“在我的印象里,潮流、时尚是锦江的代名词,但参加这次活动,让我从美食中看到了一个烟火气十足的锦江,那些藏匿在街头巷尾的小店、散布在商圈的异国料理、伫立百年的老字号共同组成了锦江的美食‘生活圈’,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幸福‘滋味’。”在2个小时的倾听中,观众周怡爽感触颇深。“作为成都两千年城址的中心区域,锦江文化底蕴深厚,不止是美食,历史、人文等各类资源都很富集,其中还有很多韵味值得我们去探寻、去细细品味。”周怡爽如是说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5aOGw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