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4日各生肖红黑榜2018年美剧半年“红黑榜”:佳作匮乏,重点剧集遇冷

作者: 吉尔伯/Ree73/Charles LeungChanXXX/Thomas 2018年一晃眼就过去了一半,如果要用“平淡”来形容上半年播出的美剧好像并不为过;就好像今年基本盘已崩掉、上星剧毫无水花的国产剧市场,美国电视似乎也呈现
原标题:2018年美剧半年“红黑榜”:佳作匮乏,重点剧集遇冷作者:吉尔伯/Ree73/CharlesLeungChanXXX/Thomas2018年一晃眼就过去了一半,如果要用“平淡”来形容上半年播出的美剧好像并不为过;就好像今年基本盘已崩掉、上星剧毫无水花的国产剧市场,美国电视似乎也呈现着一副“青黄不接”的景象。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已经迎来了《使女的故事》、《大小谎言》、《傲骨之战》、《大群》、《返生餐单》等一大批重量新剧开播;但今年上半年,能够在收视和口碑上取得不错成绩的新剧实在是乏善可陈。已经过去的大半年,我定下了暂时“不用(刷)社交媒体”的flag。生活当中的全部时间都献给了补剧以及阅读相关美剧书籍,一个是想继续一头扎进很早以前就订好计划的(美剧101)的创作中,另一个则是有感于自己对电视剧的知识和储备仍然不够。公众号成为了唯一一个和大家交流的平台,这半年所取得的收获和已经完成的任务,我给自己打70分—优点是坚持下来了每周的更新,缺点是看得、读得依然不够;希望下半年我能继续学习知识,早日完成这个科普文的计划。承接前面两年的“好传统”,这次的半年报依然是对上半年一些开播、回归水准稳定的剧集一个盘点和梳理。不过这一次又新添加了“黑榜”,来小小的diss一下上半年开播剧集里不如人意或是不够满意的作品。不过,这终究是我们五个剧迷的个人观点,大家看看就好。8个好剧《美国罪案故事》第二季虽然这季标题写着范思哲,但实际上却花了更多笔墨、也更加立体地去描写凶手AndrewCunanan。剧集通过倒叙的手法对他的犯罪经过与心路历程进行层层剖析,再将他虚幻悲剧的一生与成功进取的Versace形成对照,在还原整个事件的过程中,也不急于马上交待给观众接下来要说些什么(甚至时间线都是打乱的),所以你点开每集都不知道它这次要干嘛,但每集看完又会被呈现的内容所震撼。通过这种故事讲述方式,Andrew的形象也由社会公认的“可恨”,逐渐发展出少被人注意的“可怜”。剧集对他的描写没有受制于邪恶病态的一面,而是给予了他很多落寞心碎的、能让人理解的时刻。他犯下的恶果固然令人愤怒,但不可否认这背后存在一些我们没去了解过的、值得我们停下来思考的东西,比如导致他走向绝路的社会环境成因的复杂性,以及他身上确实有值得怜悯的另一面。与此同时,剧集也没有因此削弱对受害者的同情,每位受此案牵连的受害者之死,或多或少都会引出某些社会问题,比如那个年代的同志族群生存状态和困境。而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揭示其实也并非真正的落脚点,这桩杀人案的最后还是把重心放在了角色的情感缺失与创伤。这样的处理方式——说得俗套一些——体现了一种不带偏见的人文关怀,每个角色身上都能够找到共情的地方。这也是RyanMurphy总是擅长的东西:把原本宏观的、猎奇的话题,提炼出微观的、关注于人物内心情感的主旨。去年的《宿敌:贝蒂和琼》就是如此,尽管花了很多篇幅重现观众喜闻乐见的两位好莱坞女星的斗争史,但最后还是收尾于她们迟暮时的脆弱与和解,抛开了她们的明星身份,直接表达对作为女性的她们应该得到的关怀与尊重;同样地,《美国恐怖故事:精神病院》里那些极致的、地狱般的噩梦都成为过往云烟,真正动人的地方在于人物最终的救赎与宽恕。相比于上一季轰动一时的世纪审判,这次的范思哲凶杀案显然没有之前的法庭争辩那么精彩、紧凑,但古典悲怆的配乐、富丽堂皇的布景、精致华丽的服装、极具美感的镜头都让故事显得非常“赏心悦目”。而RyanMurphy的选角眼光向来也很有品位,这次的演员阵容在颜值与演技上都是不负众望的。比如安德鲁的角色塑造之所以能够唤醒人们的悲悯,除了手法上的倒叙与对比,更多的还是得益于DarrenCriss的出彩演绎——无论是欲壑难填的虚荣与野心,还是渴望被爱的孤独与脆弱,都被他表演得精准到位。角色身上那些本不讨喜的傲气与骚气,也在演员的个人魅力下变得具有吸引力了。如果有朋友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欢乐合唱团》里那个积极乐观、又唱又跳的卷发萌男,那么这次他颠覆形象的实力出演绝对会让你感到更加惊喜。(@LeungChanXXX)《美国谍梦》第六季六年了,《美国谍梦》悄然来过,又悄然离开我们的视野。除了每年的艾美奖提名,和每一季首播时在Metacritic上90+的媒体评分以外,这部剧似乎从从未掀起太多的波澜。如同它本身缓慢又克制的叙述一般,《美国谍梦》的团队用一种出乎观众意料的方式,来给这部剧集画上一个句号。这似乎并非最完美的结局,但也升华整部剧集。《美国谍梦》设定在冷战时期,两位来自苏联的特工伪装成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还在美国生下儿女。两人表面上有着旅行社的工作,但是私下是却是KGB最高级别的特工。如果熟悉美国特工片的观众,一定对天马行空的间谍设别和各种夸张的动作戏有着很深的印象。然而《美国谍梦》的剧组却真正想要还原一个真实冷战时代的间谍环境。剧集中的大量间谍设备和任务都是有现实考据的,时间线的推进和大事件也基本符合现实世界的历史线。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部剧不仅胜在表演和摄影上,更是出色在故事线的严谨和真实性的考究上。有趣的是,相比于广大热衷于“黑”俄罗斯和苏联的美国影视作品来说,这部剧集却采取极为客观的角度来审视那个时代。剧中的人物没有绝对的善与恶,美方和俄方夹杂在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来为各自的祖国追求最高的利益。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剧集给观众抛出一个个伦理和道德问题,让观众去思考和自我评判。美国许多媒体给这部剧献上极为夸张的好评,多家媒体甚至给出了2010s最佳美剧的头衔。无论你是第一次听说这部剧集,还是在首季时便放弃本剧,如果有机会,可以重新拾起本剧,或许它能成为一个惊喜。(@查尔斯)《美食不美》第一季Netflix在电影制作上备受诟病,但是在原创纪录片上表现却一直很出彩。尽管,Netflix有很多关于食物的纪录片,但是真正意义上纯讲食物的纪录片却很少,大多都是拓展至食物之外的内容。就像今年年初的这部《美食不美》一样,由明星主厨DavidChang为主持,一同去探索世界各地的美食,和讨论美食背后的社会话题。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没错。如果换一个方式理解,食物作为构成我们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其实也间接构成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食物彼此融合,摩擦出全新的火花。但是食物的多元化并没有反应在美国社会上,时至今日,种族问题依然是美国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作为标题《美食不美》,其实也是在暗喻人们在美食上愿意接纳多元,却在生活中的不同文化和民族有着敌意。Chang在发掘食物的同时,也和其他的嘉宾一同探讨着当今社会的分裂问题。这部纪录片最出彩的一点就是有着十分可爱的剧组,在每一集中剧组都会尝试不同的拍摄方式,或者加入风格怪异的短片。同时,Chang广阔的人脉,也为这个节目带来无数有趣的嘉宾。曾为世界最佳餐厅的诺马餐厅主厨ReneRedzepi,脱口秀主持人JimmyKimmel,演员StevenYeun,喜剧明星AzizAnsari,单口喜剧演员AliWong等等。这些性格迥异的嘉宾,也为这部纪录片带来无数乐趣。《美食不美》不仅是上半年最好下饭的一部Netflix剧集了,它在纪录的同时也向观众输出来自主创团队的观点,借着美食来探讨接纳与包容。就这样,这部剧所涵盖的意义已经远超过本身。(@查尔斯)《硅谷》第五季没想到进入第五季的《硅谷》仍然能够保持同样的活力和新鲜感。这同题材自身的瞬息万变与活跃敏锐的创作力都有关系。观众早已习惯和预料得到Richard和PipedPiper起起伏伏,却因为每次同这个行业的不同发展热点联系起来而有新的看点。本季的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内容结合一贯的办公室室内喜剧碰撞出火花,难以令人喜爱的主人公实际上是加强剧情本身的可看性的。令人意外地是T.J.Miller的离开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似乎某种意义上宣告了作为新形态喜剧的本剧与更传统喜剧表现方式的告别。在主线难以有大创新的情况下,反而借JianYang的角度牵扯出一条中国互联网生态的线,几次深圳前海的场景,中国商人的立场变化,还有JinYang本人直接而准确的规划,全都是虽然短暂却细节丰富,够真实够粗暴,从中国观众的角度来看也非常过瘾。今年业界又有Facebook听证会等一系列大事件,可以推测剧集还会有持续不断的创造灵感。(@Thomas)《巴里》第一季「为了梦想,你可以去到几尽?」这句曾出现在电影《狂舞派》里的主题词,也适合概括今年HBO出品的黑色喜剧《Barry》。人总要有梦想,哪怕这个梦想有点可笑,关键在于为了梦想准备付出多少代价。由BillHader(SNL)和AlecBerg(SiliconValley)联合创作的《Barry》,讲述了身为退役士兵/现役杀手的主人公Barry因实施一项杀人任务来到洛杉矶,却误打误撞踏足戏剧舞台,就此改变人生轨迹的故事。人是既复杂又奇怪的动物。或许当下成功学遍地,太容易制造幻觉。其实我们擅长做的事,往往都并非自己所钟爱。喜欢的事不管多么喜欢,可能又会做的特别差劲。Barry,就是这样的人。剧中荒诞并黑化的地方在于,Barry最擅长做的事情是杀人。但与同类型题材常见的天生嗜血的变态杀人犯式的人物迥然不同,Barry在杀人的过程中享受不到丝毫乐趣。除了日常与负责招揽杀人生意的Fuches交流以外,Barry基本等同于一台毫无特性的杀人机器,每天行尸走肉般活着。一切都在Barry跟踪猎杀目标,加入洛杉矶一个表演训练班后改变了。在与一群天真的怀揣好莱坞梦的人们相处之中,当一名演员也逐渐变成Barry的梦想,他试着敞开早已被摧毁的心扉,他在舞台上宣泄爆发各种情绪,他喜欢上和他对戏的女搭档,他开始憧憬娶妻生子的幸福生活。不过Barry作为高级职业杀手,不仅在表演上没什么天分,处理恋爱关系方面也停留在初级阶段,他不用Facebook、不知道该怎样穿着打扮参加派对,还单纯地以为与人发生关系后就会自动升级到情侣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Barry》其实是一部关于边缘人不惜一切试图返回到社会化现代人群的作品。剧中的表演班起到了等同于心理治疗康复小组的作用,学习演戏是男主角重建人格的方式,舞台表演成为他再造自我的旅程。然而演员需要站在聚光灯下,杀手则需要藏在黑暗之中。当杀人与演戏这两个完全对立的环境在Barry的世界产生交汇的时候,情况就变的非常复杂与危险了。在双重人生的选择面前,Barry越想脱离曾经的惨淡生活去寻求自己的梦想,就越会不断带来更坏的结果,最终去到无法回头的境地。黑色犯罪的题材并不算新颖,可以形容《Barry》为喜剧版的《嗜血判官》,也可以说是夏日版的《冰血暴》,剧情设置方面,它在本质上其实也能称为“boymeetsgirl”—就是那种男孩遇见女孩同类型的俗套爱情故事。但观剧过程中,仍然像经历了一场独特的体验,这部剧脱颖而出之处就在于描述男主的转变清晰而深刻,大部分功劳要归于表面严肃起来会有点怪异、饰演平常人又会让观众觉得相当可信的BillHader。整部剧节奏干净利落,阴暗幽默配合悬疑动作,戏中戏的相互映射、意想不到的层层悬念,让剧情有趣的同时,使人物的分量也达到了很少有剧仅用8集就能达到的程度。(@Ree73)《亿万》第三季“TheElmsleyCount”,中文译作艾尔姆支雷,指的是纸牌魔术中的一个经典数牌方法,魔术师拿起四张牌依次往下数的时候,可以巧妙地隐藏其中第三张牌,但又让观众确实看到有四张牌被数下来的一个技巧。《亿万》的主创在第三季就上演了这样一招,季终的最后一幕出乎意料的同时,又完完全全处在故事发展的情理之中。从第一季的检察官vs基金经理的双雄对决式铺垫,到第二季引申为新兴势力(newmoney)vs传统权贵(oldmoney)的探讨,走到第三个年头的《亿万》,这次无论在剧情结构还是人物关系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创清醒的知道在两方角逐的话题失去吸引力之前,将剧本的角度引入完全不同的方向。于是在第三季中段,《亿万》就相当大胆的推翻了整部剧的前提,让两位男主角从对立面走到并肩而战的位置。第二季尾,Chuck不仅出卖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搭上父亲的身家都要将Axe送进牢房,而Axe也不惜一切代价,动用全部力量脱身向Chuck反击,最后双方只能有你死我活的唯一结果。这一切的起因只不过是亿万富翁Axe高调买下一套海景豪宅,Chuck作为属地检察官被记者公然职责对金融大鳄心慈手软而开始的。Axe与Chuck之间存在的不过是出身背景差异、所处立场的不同,并非有什么深恶痛绝的大仇,更不用说女主角Wendy在二人心中占据同样的分量。《亿万》第三季在一定程度上也佐证了“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一论调。当初将Axe立案侦查,其实一直是Chuck的政治跳板,Chuck的原始目的不在于扳倒Axe,而是利用扳倒Axe的这项政绩作为砝码去竞选州上,甚至为以后仕途铺路。而身处Axe所站的高度,金钱也只代表数字上的概念,驱使他的是要永远保证自己在这场游戏中处于赢的一方。讽刺的是,就这样不停对外出兵、扑火的二人,到第三季转头发现这些曾经的所作所为,都同时被身边的人还治到自己身上。追《亿万》一直是特别过瘾的体验,这部剧有着不亚于喜剧的纯粹娱乐感,而每集巨大的信息量理解起来就已经不易,更要求观众头脑必须不停转动思考背后的潜台词。第三季的故事承上启下,既难以置信又水到渠成般的重新打开了整部剧的未来,不得不让人继续期待。(@Ree73)《节食王国》第一季《广告狂人》、《绝命毒师》、《风骚律师》、《奔腾年代》…似乎向来出精品的AMC一路以来都是“男人戏”占有。本周这部开播的《节食王国》在两集完成后,毫不夸张的说,为AMC带来了开台以来第一部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作。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部戏莫过于“Alicia的华丽回归”。这里有两重含义:在本剧里饰演杂志社主编Kitty的JuliannaMargulies在《傲骨贤妻》后的电视回归,虽然在首集出场不多,这部戏她严格来说也不是一番;但还是在短短时间里还原了一个犀利、操持着精致妆容并且快人快语的“杂志女魔头”。在这里面,她不近人情并且追求美丽,杂志所营造的那个热衷于“主编回信”的假象背后其实是一个冷漠的“碧池”;无独有偶,剧中的女主角也恰好叫做Alicia,此前在演艺圈偶尔串串小角色的演员JoyNash凭借这部戏的出色演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之作。她的角色是一个内心自卑、希望靠胃旁路手术拥有完美身材的普通女子,因此她欣然接受了“李子”这个称号;她不愿意拓展自己的活动圈,因为这个世界寸步难行,似乎多走一步都是路人的轻视和嘲笑;她选择为Kitty当影子写手,回着那些阅读杂志的青少年女孩来信,这样就能在电脑背后隐藏自己,能够找到一份不需要“外形考量”的工作。第一集中,因为做蛋糕偷吃一口的内疚、面对路人的骚扰与羞辱,从迅速躲过到坦然忽略…她的表演丝毫没有在Julianna、RobinWeigert这些艾美提名老将面前逊色,成功还原了一个在剧中遇上问题、挣扎于生存和反击整个人生的女子。虽然半程已过,它的豆瓣评分惨不忍睹。但是《节食王国》立意宏大,原著小说作者SaraiWalker也曾声称自己的灵感来源于观看了《搏击俱乐部》。这里面涵盖的主题有“体重羞辱”、“女性意识”、“减肥”还有女性社会的种种问题…当阅读原著小说时,我一度怀疑是否真的能有电视剧还原一部这样有着丰富议题的作品。即使是《我们这一天》“Kate”的故事线,也只是较为温和的触及。里面丰富的元素,有幽默—女主和自己的好友的对谈以及这个社会的另类观察,也插入了许多漫画作为帮衬;有悬疑-剧中杂志社的黑客攻击以及神秘探员的出现,以及“洗脑与反洗脑”、神秘集团背后的交战;还有睿智的话题讨论。当中的任何一个话题,似乎都可以单独列出来进行单独的创作;然而《节食王国》讲这么多话题和角度都放在了一起,虽然难免荒乱也无形中制造了追看障碍,但是却胜在诚恳以及各方观点的激荡,坚持看下去依然是会有惊喜的。AMC这一次对于《节食王国》也是格外上心,更是在节目背后加插了AishaTyler主持的脱口秀,探讨各类时尚美容以及女性话题。即使根据媒体较为冷淡的评价,它充其量只是类似《美爪屋》这样“讨人喜欢”的夏季剧集;但是就我个人观感来说,这是今年最重要、也绝不能忽视的电视作品之一。它借由Alicia的故事影射这个病态审美的时代与社会,讲述一个似寓言似纪实的当代故事;它也在这当中提供着除了电视剧最基本的功能-娱乐之外的另一层:予人思考。《粉雄救兵》第一季/第二季当Netflix宣布重启的时候,许多人是不看好甚至是抵制这次复活的:一个是原版的开创性以及重要意义无形之中给之后的重启计划增添了不少压力,做不好就是“东施效颦“和”炒冷饭“;二是近日来风评跌了许多的Netflix的一次性制播模式以及制作思路是否真的合适也成为最大疑问;还有就是原版的Fab5会被换上新的卡司,选人上又要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又得有讨人喜欢的“电视性格”,怎么看《粉雄救兵》都是一次费力不讨好的重启选择。但已经在四个月内密集更新、质量不错的两季来看,它的重启是成功的。在开播前,Netflix喊出了“Theoriginalshowwasfightingfortolerance,ourfightwasforacceptance(原版节目的核心是为了被容忍而战斗,我们则是为了被接受)”的口号。曾经犀利凌厉的风格,变得温暖柔和了许多:当他们走进参与者的酒吧里,周围人都给予了欢呼;而这个“无聊的”57岁老男人也基本上没有压力的接受了一切相关的改造—甚至还在床垫上和嘉宾们抱成一团。此外节目五个人的“专业度”和“犀利度”比之原版要稍微弱了些,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在自己的领域形成绝对的专家风格,而是整体互相支撑(比如Antoni其实是最早通过料理打开卡车司机的“心声”的)。最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一季第四集,这一集参加节目的是一位被称为“亚特兰大最直的同性恋”。他虽然没有遭遇伤害于霸凌,但却总是桎梏于自己的沉闷和“柜子”里。透过这一次的改造,让人看到改造本身不仅仅是外表、生活方式以及谈吐的变化,还代表着打开心灵的过程—ItsOkaytobeDifferent。在开播之前,不少评论都将这部节目的出现放置于”TrumpEra”,”DividedAmerica”的讨论中—去评鉴它能不能如当年一样,去创造或者赋予一个新的意义。第一季第三集中一开始的“小剧场”就稍微对“警察的种族执法”,节目素人的政治观点(屋里有支持Trump/Pence的标语)还有唯一的非裔美国嘉宾Karamo与当集的改造者在车上关于治安/公义的退谈做了些涉及—不过整体上并没有就此下太多功夫,选择了初略的带过—在一定程度上简单了节目本身的用意,没能在更大程度上实践原版的精神,稍微有点遗憾。但是这个问题在第二季得到了一些改进,尤其是第一集将教会纳入讨论以及催人泪下的第五集变性改造对象。相信接下来演下去,应该能够更加丰富它的讨论。但从一名普通的观众来讲,对我来说《粉雄救兵》更多是在消磨时光的娱乐佳肴;我们从中学习到许多可爱的小贴士,也去相信和见证这些出身、年龄以及背景不同人在经过魔力之手后的奇迹。原版的标题曾在播出之后拿掉了后面的定语,变成了和新版一样的QueerEye。我想这样的用意就好像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有一双‘QueerEye’:一双发现美,拥抱生活并相信改变的眼睛。特别提及:篇幅有限,以下三部剧没能好好介绍。那么就年底来吹了!《杀死伊芙》“爽剧”《梅尔罗斯》BenedictCumberbatch的A+表演与精细的角色驱动《相对宇宙》关于“平行宇宙”更为有趣的讨论3个不够满意的剧《副本》第一季《副本》算不上“难看”,更多的感觉是一种失望和落差。原作小说在现在来看有一种“陈旧感”,一些剧情很有年代局限性,于是令剧集有更大的在“记忆可以下载,身体只是躯壳”的设定基础以及破案的主线上进行改编的空间,这才是最令人期待的部分。然而剧集则沉迷于所谓的“赛博朋克”,具体表现在各式霓虹交错以及雨夜的场景上,无论是未来与复古并存的世界,还是卡通书包与嗑药感,全都在类似作品中有迹可循。整个“风格”的表现都停留在皮毛,总想令人想起《银翼杀手》却又无法靠近它的核心意义。如在新背景下的个体的“人”是否还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权贵阶层如何用新的方式维持特权以及其他阶层的反应,还有女主角面对的“新的爱人使用旧爱人的身体,这种情感的产生是否合理”之类的新问题,在剧集中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对待与表现。大量的场景变化、暴力与性感的剧情表现,使剧集有足够的可看性。而在基准破案剧情设置上,可能比原作还要老旧,至于主角妹妹这条剧情线的改编则几近狗血了。(@Thomas)《行尸走肉》第八季也是没想到当初每周准时等待字幕组更新、心系各种角色生死命运的剧,到了今天一听到剧名就条件反射地心生厌恶,《行尸走肉》第八季无疑是今年最让我讨厌的剧。上一季编剧在首集写死两位核心人物我其实没太大意见,因为我明白这次遇到的反派角色大概是目前最凶残无情的角色,所以一些角色的牺牲是在所难免的,并且考虑到该剧在第五、第六季的高质量巅峰时期,故深信着只要熬过暗无天日的第七季,第八季会找回状态,开始绝地反杀。谁知第七季已经显露出来的各种缺点(剧情掺水、节奏拖沓、人物光芒荡然无存、角色动机和心态难以令人信服等),直接延续到了第八季,并且情况更为严重。整季状态都特别疲软,节奏冗长到令人难以忍受,台词废话连篇,剧集的重点已经偏离了“丧尸剧”的初衷而转向枯燥乏味、没完没了的枪战戏。角色也被写得一塌糊涂——故意“黑化”主角瑞克,反而在后半段强行洗白大反派尼根;作为该剧最为瞩目的灵魂角色之一卡罗尔,从上一季开始便已经没有任何发挥,到了这季更是变得黯然失色;摩根这个角色更加神经兮兮,一下化身白莲花,一下又大开杀戒;卡尔临死前(对的,又写死一个核心角色,想想看气死多少观众)生硬地开启圣母光环,要求大家要相亲相爱和平共处;然后这波圣母光环越扩越大,大家都变得越来越圣母,最后打败了救世军,但却饶了尼根一命。要知道尼根害死了团队的多少角色,结果编剧在这时候一个急转弯要教育大家以和为贵?Sorry,没有人可以接受。《行尸走肉》目前戏外的风波大概是演员的退出,比如两位元老级角色Maggie和Rick的扮演者LaurenCohan和AndrewLincoln均表示会退出第九季(更准确地说,他们只会出演几集而已)。不过这剧都被毁成这样了,我还是支持他们选择离开去寻找更好的归宿。接下来我也不再期待社区、神之国、山顶寨、女儿国要如何团结一致反抗了,我也不再关心尤金要如何反水帮助瑞克团队取胜了,我也不想知道接下来这群角色还会发生什么了,编剧爱怎样怎样吧,反正我不看了。(@LeungChanXXX)《西部世界》第二季HBO在工业水平上绝对是业内数一数二的水准,更何况《西部世界》还是目前HBO的重头剧,来衔接即将完结的《权力的游戏》。第二季的《西部世界》在“硬件”来看,并无任何问题,甚至比第一季更为出彩。但是,观众对这样一部剧集显然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第二季也暴露出本剧的一些问题。《西部世界》第二季采取和第一季一样的多时间线叙事方式,在同条时间线内还分成不同主要人物带领的故事线。这种方式在第一季中或许新颖,但在第二季中却沦为累赘。一周一集的更新,让观众在剧情上会有轻微断层,交叉叙事的方式会加重这种现象。随着第二季并未有任何新颖的转变后,这样的叙事手法只会让很多观众感觉疲劳,导致很多身边的小伙伴都在中途选择弃剧。这也体现这一季《西部世界》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编剧耗费大量的精力在首集,尾集,和挖坑上。没错,第二季的第一集和第十集在对哲学问题的探讨上,的确挽救整个第二季的水准。然而中途大量的支线剧情,不免被看作是编剧用来填充满10集内容的手段罢了。特别是剧中出现的其他两个乐园,几乎是一闪而过,然后便被编剧彻底遗忘。本以为下一季会涉及更多其他乐园的内容,但随着大结局故事的情况,这几个乐园在后来出现的机会渺茫。话虽如此,《西部世界》第二季还是值得3星或是更高的分数。不过随着剧情的坑越挖越大,铺垫的内容以及超出乐园之外,那还得看编剧和创作团队该如何自圆其说。(@查尔斯)其他:1.有趣选材/丰富故事与实际成品的巨大差异。最明显的例子应该是两部新剧:FX的《信任》和StarZ的《你要像甜一样喜欢苦》,前者刚好拥有《金钱世界》的热度,共享一个原型人物,按理说Getty家族的“奇葩”、整场绑架案的细枝末节透过电视剧的形式似乎能更加满足观众,然而剧集拖沓的节奏以及模糊的主线主题最终减弱了整体观感;后者的问题是同样的,作为一个原著拥有“女性成长+饮食/美酒文化+纽约市景”等诸多讨人喜欢的剧改版,似乎最终成品避掉了优点,角色登场的慌乱、缺乏背景故事的交代和支持以及女主不走心的演技,成功作没了一个IP。2.老剧“疲态尽显”。季播的播出方式虽说很精简,但是由于对利益的追逐以及不懂得见好就收,像《十三个原因》这样的剧集回归时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一季的故事(尤其是结尾),不排除有“蹭热点、舍不得钱”的嫌疑,在一个原本应该干净完成的故事平白无故的添加了许多没有必要的段落和角色,编剧意图通过这个系列发掘更多青少年问题的讨论也没有从这些“加戏”看出多少实际的效果;下一部可能面临这个问题的应该是《大小谎言》,希望不会这样。3.广播网的惨不忍睹。观看方式、尺度以及制作的投入等诸多外部因素,让广播网的江河日下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但好歹去年秋季时,还能看到诸如《良医》、《小谢尔顿》这样“还能一看”的作品;但今年开播的春季剧,除了《好女孩》尚能一看,《青春崛起》的滥煽情还有多部明明由着明星加持的喜剧都继续暴露了广播网在制作上的马虎和老套。好不容易有一个《罗斯安的家庭生活》,只可惜女主戏外太嘴贱、后半段缩水太厉害,也最终成为失望之作。-theend--FIN-请为深焦口碑榜投票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b4xqd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