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考级10级作品图片上古“书道”被近代“书法”彻底取代了!

(导读:魏晋南北朝,传统“书艺”称为“书道”。元明两代,“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七窍开而混沌死,道的精神丧失殆尽,书道被书法彻底取代,一直延续到今天。) 上古“书道”被近代“书法”彻底取代了! 汉以前,书法叫做“书”。 东汉后期,产生
原标题:上古“书道”被近代“书法”彻底取代了!(导读:魏晋南北朝,传统“书艺”称为“书道”。元明两代,“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七窍开而混沌死,道的精神丧失殆尽,书道被书法彻底取代,一直延续到今天。)上古“书道”被近代“书法”彻底取代了!汉以前,书法叫做“书”。东汉后期,产生了分书,出现各种形态的点画,以线条的变化组合为特征的书法艺术走向成熟。魏晋南北朝,学术风气空前浓厚,有关文论、诗论、画论的理论专著竞相迭出,书学的研究成果也硕果累累。卫恒、成公绥、王羲之、羊欣、虞和、王僧虔、陶弘景、庾肩吾等著名书法家,都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过有关文章。由于当时学术界崇尚老庄学说,书学研究也蒙上一层道家的气氛。有人把传统的“书”、“书艺”给称为“书道”。唐代,楷书和今草发展成熟,点画形式日益丰富,解题方法日益复杂。关于“书写方法论”日渐盛行,欧阳询的《八诀》、《三十六法》、《传授诀》,虞世南的《笔髓论》等技法专著相继出现。李世民、张怀瓘、韩方明、林蕴、卢携等人也都有此类著作。到唐末,有关执笔、用笔、点画、结体等各种书法技巧的理论均已建立。于是“书道”就渐渐变为“书法”了。宋代帖学盛行,《淳化阁帖》等又称“法帖”,以昭模仿、效法之义。当时书法理论研究多效法前代,姜夔的《续书谱》、朱长文的《续书断》,都是在唐人《书谱》、《书断》的基础上续写的。宋代的书论比唐代更加重视技法。元明两代,书法界复古风气甚嚣尘上,理论研究也以二王及初唐的名家作品为对象,深入分析它们的点画、结体和章法。诸如把笔八法、运笔八法,点画上的永字八法,结体上的四十六法、七十二法等等,结果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七窍开而混沌死,道的精神丧失殆尽,书道被书法彻底取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线条是抽象的,以线条造型的书法艺术也就带有抽象的特征,其许多基本理论也带有行人上的特征,它与音乐、绘画、舞蹈、戏曲等各种艺术是相同的。在中国,任何可以称之为艺术的,都或多或少与书法具有某些联系。有比较明显的,也有比较隐晦的。如果说西方艺术都是趋向音乐的动态的话,那么,在中国,艺术都与书法有不解之缘。因此,有人说书法是“艺术中的艺术”。文章来源网络。。。。。。。。。。。。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0Ll0w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