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培新小学官网东城区培新小学校长张燕:聊聊“责任”

《最苦与最乐》这篇文章是由东城教委推荐的中心组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文章——文化长廊之中的一篇,文章选自《精神文明导刊》,作者是梁启超。文字不多,约1200字。但读起来很有味道,如醍醐灌顶,让我明白了很多…… 人近中年,有时觉得自己很累、很
原标题:东城区培新小学校长张燕:聊聊“责任”《最苦与最乐》这篇文章是由东城教委推荐的中心组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文章——文化长廊之中的一篇,文章选自《精神文明导刊》,作者是梁启超。文字不多,约1200字。但读起来很有味道,如醍醐灌顶,让我明白了很多……人近中年,有时觉得自己很累、很奔波。作为母亲,女儿正需要为她付出时间;作为妻子,老公已经实在顾及不到了;作为女儿,亏欠父母的很多很多;作为校长,工作就像省略号没完没了;作为朋友,只有在飞信上与其偶然相遇……前一阵子,我强烈地感到:“责任”这个人,真是很难缠,不管你喜不喜欢,他都粘着你不撒手。好像自己因为有“责任”,对女儿、对老公、对父母、对老师、对学生、对朋友,都欠着许多,还也还不清,所以才有累、有奔波的感觉。怎么办?——回避?不可能;应付?良知不允许;托付?没人应承;抱怨?毫无意义,平添他人烦恼。看来只有面对,消极地面对,自己很不快乐;积极地面对,或许体验到一些乐趣。由此分析,虽然“责任”在人近中年时,处于函数的最大极值位置,但我别无选择,只有一条路径——面对。在这唯一的路径上行走,《最苦与最乐》一文让我重新思考“责任”,重新站在一个新的高度理解责任,也渐渐悟出点内容:其一,责任是一个人所有能力的统帅。负责任的人是最受大家欢迎、信赖、依靠的人。对身边所有人的付出,我何尝不想放下,但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我向前,它使我心中充满爱。爱孩子,尽量耐心;爱父母,尽量孝顺;爱老公,尽量贤惠;爱工作,尽量敬业;爱朋友,尽量关心。“责任”调动了我全身的细胞,启动了我全身的开关,挖掘了我所有的能力。各个能力协助,汇聚成不可小视的力量,使我主动且较有目标地勤奋生活着。末了,自己明白,其实“责任”就是尽心尽力,面对所有的对象,我知道做的都不怎样,但这份尽心尽力的表现,使得大家都能原谅我、理解我、肯定我。我从中懂得:无论一个人多么优秀,他的能力都要通过尽职尽责的付出才能完美的展现。缺乏负责精神,其他的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责任是一个人所有能力的统帅。其二,担负责任是件苦事。为什么?因为它无处不在。答应别人的事忘了,欠了别人的钱没还,能给别人帮助的没做等等,我们会后悔、会懊恼,都是因为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没有解除。自己能做到的事,是自己对这件事有了责任;打定主意要做好一件事,便是自己对自己加了一层责任。所以,责任无处不在,而且良心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我想没有比这个更为苦的事了,因其日日、时时、刻刻相伴。其三,完成责任是件乐事。有个词“如释重负”,读着它,似乎我们都听到了那心底发出的卸下包袱的叹息声。是啊!每当心上的一块石头落地,那种轻松愉快,无法言语。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时间越长久,那完成它后的快乐也就加几倍。其四,生活就是不断尽责的苦乐循环。既然责任不可能卸下,只有面对,这就是生活。而生活中的事,凡是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这种苦乐循环,便是人间的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的谴责,这些苦是自找的。反过来想,处处尽责任,处处有快乐;时时尽责任,时时有快乐。越是圣杰,承担的责任越大,付出的苦就多,享受到的乐也就多。大责任有大快乐,小责任有小快乐,躲倒是自投苦海,要积极面对!这就是生活。感谢梁启超先生写的好文!作者:张燕(东城区培新小学、永生小学校长)图片:作者提供编辑:现教君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AnEK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