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厌诈都说兵不厌诈,但是刘伯温的这个做法,也未免太小人了吧!

为了邀功,刘伯温不惜触犯战场大忌,这真的是所谓的兵不厌诈吗? 文学漫谈第一百八十三期,点评的是徐渭(或无名氏)的小说《英烈传》。不是历史人物,不是影视剧人物,不是其他文学小说,请大家予以区别!欢迎大家吐槽,但是吐槽前,请先看下徐渭(或无名
原标题:都说兵不厌诈,但是刘伯温的这个做法,也未免太小人了吧!为了邀功,刘伯温不惜触犯战场大忌,这真的是所谓的兵不厌诈吗?文学漫谈第一百八十三期,点评的是徐渭(或无名氏)的小说《英烈传》。不是历史人物,不是影视剧人物,不是其他文学小说,请大家予以区别!欢迎大家吐槽,但是吐槽前,请先看下徐渭(或无名氏)的原著好吗?上回咱们说到,由于刘伯温不愿意一直在朱元璋的手下默默无闻,于是趁着朱元璋想要扩张势力的机会,怂恿朱元璋亲自带兵出征。一来,朱元璋亲征,可以让刘伯温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二来,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削弱李善长对朱元璋的影响。所以,在这件事上,刘伯温真可谓是处心积虑。但是,随朱元璋出征,还有一个很大的风险,那就是不能满足朱元璋对于战争胜利的需要。这一点,在虫子天下上一篇点评文章里,已经说过这件事,那就是当朱元璋想要收服一个叫胡深的人的时候,问计与刘伯温,刘伯温却并没有马上给出相应的计策。这样一来,无非就是两种结果,那就是刘伯温无法招降胡深,从而使自己的第一次出战,就以失败告终。二是,刘伯温也没有想到朱元璋会有招降胡深的想法,一时之间,也没有好的办法,与其冒然承诺,不如徐图良策。很显然,根据刘伯温后来的名气,第一种情况显然是不可能的。那就只剩下第二种情况,那就是刘伯温要好好思考一下,如何收服胡深这件事了。但是,对于收服胡深,刘伯温又是怎么做的呢?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上一篇文章里,虫子天下说过,为了收服胡深,刘伯温要与胡深斗阵法这件事。按照道理来讲,在古代的战场之上,双方的将帅互相斗阵法,那是很常见的事,所以,胡深也没有多想,只是按照常理,提醒了刘伯温一下。对此,在书中第二十七回《取樊岭招贤纳士》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那胡深走下梯来,暗想他居中竖一面黄旗,四方各按着生克,摆列旗帜,便出阵说:“此是‘太乙混沌阵。’不许放箭,我自来打。”胡深作为一个元朝的有名的将领,自然识得刘伯温的阵法,于是按照常理,预先告知刘伯温,闯阵的时候,不许放冷箭。但是,胡深做梦也没想到,为了邀功,刘伯温不惜触犯战场大忌,开始暗算胡深。对此,同样还是在第二十七回当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谁想刘基先叫遇春当中,登时掘下深坑,约有五十余步,浮盖泥土在上。胡深势来得紧,竟跌人坑中,被挠钩手活缚了送与刘基,刘基即忙喝退军士,亲解了缚索,便拜倒在地下,说:“望乞恕罪!”胡深木呆了一时,也不做声。看到没,刘伯温为了活捉胡深,达到朱元璋收服胡深的目的,居然不择手段的,在阵内挖下一个大坑,这种暗算的方法,在古代的战场上,应该算是一个大忌吧。因为这不是两军对阵打仗,而是邀请别人来破阵。这一点,估计胡深是真的没想到,他没想到的是,素来以仁义著称的朱元璋的阵营里,能做出如此下作的事情来。刘伯温的这个做法,未免太小人了吧!所以,当时胡深的表情,是“木呆了一时,也不做声。”虽然自古以来,有句话说的好,叫做兵不厌诈。刘伯温这样做,也能说是出奇计来活捉胡深。但是这个奇计,在古代的战场上,是为人所不齿的,是小人所为的,尤其是像朱元璋这样,以仁义著称的势力,根本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小人行径。因为按照胡深的想法,就算破不了阵,在阵内被活捉,也比这种被龌龊的大坑活捉,要好的多。而后来,刘伯温又假惺惺的去除了胡深身上的绳索,把胡深领到朱元璋的面前,一直到这时候,胡深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不降也得降了。只是,刘伯温的这种做法,朱元璋势必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一直到明朝建立,刘伯温的地位始终高不过李善长,或许这也是原因之一吧!那么接下来,在《英烈传》当中,还有哪些你没注意到的有趣的故事呢?咱们下回再说!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虫子天下,看更多有态度的原创文学点评!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P6JYDDN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