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地泣鬼神出自哪里李白的这首七绝,瞬息千里,惊天地泣鬼神

《岘佣说诗》有云:太白七绝,天才超逸,而神韵随之。 读李白的七绝,有一种飘逸绝尘的感觉,所以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李白的七绝《下江陵》。 下江陵(一作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
原标题:李白的这首七绝,瞬息千里,惊天地泣鬼神《岘佣说诗》有云:太白七绝,天才超逸,而神韵随之。读李白的七绝,有一种飘逸绝尘的感觉,所以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李白的七绝《下江陵》。下江陵(一作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的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当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李白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白帝下江陵”。李白被流放夜郎途中,曾写过一首《上三峡》,诗中有云:「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与这首《下江陵》一起看,更得诗中趣味。明人杨慎,也就《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杨慎,他在《升庵诗话》中评这首诗:「白帝至江陵,春水盛时,行舟朝发夕至,云飞鸟逝,不是过也。太白述之为韵语,惊风雨而泣鬼神矣。」那么这首诗中惊天地泣鬼神之处在哪里?一是写行舟之速,瞬息千里,如有神助。其实从白帝城到江陵,春水盛时,是能朝发夕至的,并不夸张,不过在李白的笔下,不经意间让读者为之骇极。首句「彩云间」,写出白帝城之高,与江陵形成对比,为江陵行舟蓄势。再用「千里」与「一日」对比,写得洒脱流利,行舟之速,真实可感。最后一句用「轻」字,既写行舟轻捷,又暗指诗李白身心轻快。再用「已过」一词,瞬息千里,如有神助。二是行文之妙,设色托起,走处仍留、急语仍缓,殊觉自在中流。绝句要婉曲回环,句绝而意不绝。此诗专写行舟之快,并无他意,此首意二句已写完,妙在第三句引「猿声」,使通首生动有味。无此句,则直而无味。《唐风怀》中评:「境之所到,笔即追之,有声有情,腕疑神助,此真天才也。」文|谢小楼每天一首古诗词:李白《下江陵》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QdZRWWKdD.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