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黄建秋:考古不能光关注出土器物的造型时期和分布,要知道为什么

考古者不能光关注出土器物的造型、时期和分布,关键是背后的问题,要知道为什么。 ——从花厅考古谈考古的文化观与方法论系列之三 黄建秋 黄建秋教授简介 学历: 1980-1984,在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6-
原标题:黄建秋:考古不能光关注出土器物的造型时期和分布,要知道为什么考古者不能光关注出土器物的造型、时期和分布,关键是背后的问题,要知道为什么。——从花厅考古谈考古的文化观与方法论系列之三黄建秋黄建秋教授简介学历:1980-1984,在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6-1989,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文化人类学攻读专业硕士学位,获硕士学位;1995-2000,在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攻读日本文化方向博士学位,获得比较社会文化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4-1986,在江苏省常州博物馆从事考古工作;1989-1994,在广东省文化厅文管办从事进出口文物鉴定和流散文物管理工作。曾任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曾任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访问研究员、韩国全南大学BK21CAA+签约教授等具有国家文物局文物出口鉴定陶瓷类责任鉴定员资格社会兼职:江苏省文物保护专家组(考古组)专家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文物局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江苏遥感考古工作站站长南京大学遥感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科研情况主要从事东亚史前考古研究,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兼及贸易陶瓷研究。近期从事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古代墓葬,先后完成了南京市将军山明代墓、新沂市小徐庄新石器时代遗址、无锡市阖闾城、河南省安阳市西高穴东汉大墓等物探工作,在判断地下遗迹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并取得重要进展。近期成功地利用显微镜观察到并分辨出玉器和石器制作和使用痕迹,目前正在开展常州市新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宜兴市骆驼墩遗址等遗址出土玉石器的微痕研究并有重大进展。近期发表的主要论文《良渚文化分布区以外的史前玉琮研究》,《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土墩墓》,《花厅墓地的人类学考察》,《石锛研究方法》,《福冈市博多遗址群出土宋代陶瓷器墨书研究》,《折衷陶器与陶器形态研究》,《跨文化分布遗物研究论纲》,《从墓葬看大汶口文化社会结构》、《三里河遺跡大汶口文化墓葬について》,《良渚文化玉壁功能新探》现在流行搞公共考古,有些搞得还行,有些根本没到位。提一个最朴素的问题:陶器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有的是红的,有的是黑的?我想有些考古工作者讲不清楚,因为他们没有去研究。花厅墓中,我们发现红陶、黑陶、彩陶并存。做红陶很简单,它是氧化焰中烧成的,胎土中的铁氧化变成了三氧化二铁,所以器表就变成了红色。有窑没窑都可以烧出红陶。花厅的黑陶里外皆黑,一定是窑内渗炭,只有在封密的窑里才能实现。这个黑色不是涂上去的颜料,也不是在烧制过程中变黑,而是焙烧最后阶段降温过程中对陶器表面所做的特殊处理。陶坯在窑内温度保持在四百度上下的时候,陶坯表面孔隙会张开,这时候窑内如果有浓烟,那么浓烟就会被吸附进去,这个浓烟实际上就是细微的炭粒子,冷却后炭粒子就留在孔隙里面,器表就变成了黑色。窑内温度如果不高,陶坯表面的孔隙就收缩,炭粒子进不去。窑内温度如果太高,炭粒会烧掉。烧造黑陶时,渗碳时机的把握是蛮重要的,让陶坯降温的速度慢一点,让器表孔隙张开的时间尽量长一些,然后生成的大量浓烟中的炭粒子就被器表孔隙吸附进去,然后窑内再慢慢降温,炭粒子就不出来了,陶器就变黑了。彩陶在江苏甚至在山东都不发达,它属于中原文化系统,花厅的彩陶毫无疑问都属于大汶口文化系列的东西。考古工作者不能光关注器物造型,它是什么时候的生产的、分布在哪里。这些是说得出来的,还要关注陶器背后的问题,它的背后有很多个为什么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我们给良渚文化分布范围划得这么大,甚至远在苏北的花厅墓地,都有人说是良渚文化的。你可以这么说,没问题,因为这里的有些陶器跟良渚的陶器一样,但是你要说清楚为什么这里的陶器与良渚的相同。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其实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要考虑陶器是谁做的?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就能够回答上面的问题。少数民族调查材料表明:很多地方的陶器是自给自足的,是当地妇女自己做的。我曾去海南岛黎族调查过制陶技术,我看了三个地点,有两个地点是女性做陶,靠近五指山的地方却是男性做陶,而且坚决还不给我们看,说是外来人来看,陶器肯定会烧坏了。那两个女性做陶的地方都让我们看了制陶过程,她们做出来的陶器造型都是一样的。这些妇女都是黎族人,属于不同支,据说她们不是海南岛的土著,而是从大陆西南地区移民过去的,她们可能拥有相同的祖先,所以掌握了相同的制陶技术,所做的陶器造型也是一样的。后来人们分散到各个地方去,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大同小异。这样的话,以陶器造型为标准划分考古学文化,那么它的范围就和这些会制作相同造型陶器的妇女的分布范围相同了。回来说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我们首先要考虑这些陶器到底是男性做还是女性做?因为男性做和女性做是不一样的。男性做陶器很可能就是商品生产,商品生产讲求效率,男人是强劳力,由他们来做陶器,劳动效率高。如何按照陶器造型看,考古学文化分布范围等同于陶器销售范围。如果是女性做的自用产品,比如家里有三个罐,今天打掉了两个,只剩一个不够用了,有需要了,那就马上做,不需要就不做。这样的话,考古学文化分布范围就等同于掌握相同陶器造型妇女的分布范围,或许与她们外嫁的范围相同。不过像良渚文化这样高度发达的文化,那么多的陶器为什么造型都一样,就要考虑技术是谁掌握的,未必是会做陶器的妇女自给自足的产品了。遇到这种情况就要考虑是否有人专门做陶器,怎么去判断?很难,以前我也考虑过,比如做陶器上的痕迹:指纹。但是指纹太难找了,为什么呢?一个是因为最后修得很好;另外一个可能是因为陶器埋藏时间长了风化严重,出土后表面的指纹被洗掉了。那么这个路子走不通了,怎么办?那就看造型。如果造型是特别稳定的,那么做陶器的人的数量总归是有限的,不可能十个人或二十个人做出来的陶器一模一样。但如果这十个人、二十个人一直做陶器,那么造型就会很稳定,一直做陶器就意味着陶器生产专业化。这个事情需要去实证,要利用统计学方法看看这些陶器造型的稳定性如何。不过目前这样的研究只有个别年轻人在尝试,这是个良好的开端。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我们依然认为陶器都是女人做的。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肯定已经实行外婚制,妇女必须嫁到另外一个氏族或者部落,她掌握了制陶技术,因为在她小的时候成天围着妈妈转,妈妈在做,她就看着,耳濡目染中她就学会了做陶器,等她嫁到其它地方去,她也做陶器,她做的陶器就跟她妈妈做的是一样的,而她妈妈做的跟她外婆做的也是一样的,虽然中间会有些变化,可能是几代人中间有点变化。这样看,考古学文化分布范围就与通婚圈有关了。当然陶器造型会有突变,比如花厅有一种陶豆就出现突变,它的上面是良渚的,下面是大汶口的,突变的原因是他们彼此生活在一块儿。在良渚的时候,为什么良渚文化的地域范围那么广,为什么陶器的造型没有大的变化?原因是肯定是有人管着呗,有人管理才不可能发生大的变化。官窑的东西有可能随意改变吗?不能啊,要砍头的。师傅带徒弟,你是不能随便变的,这个社会管理很严格。但没有管理的时候,你就可以变。良渚之前是崧泽文化,崧泽文化就是非常有趣的阶段,这段历史时期大概是公元前5800年——公元前5300年,五六百年的时间。这个时期,不仅是崧泽文化,长江中游也好,中原地区也好,陶器的样式多得不得了,造型非常丰富。说崧泽的陶豆造型非常丰富,同一个墓地里发掘出的陶豆,找不出两个造型是完全一样的,我觉得就是因为没人管。这里为什么没人管?因为人们来自五湖四海。我带的第一个研究生分析了上海的崧泽墓地,这个墓地分为两个区,原来人们认为这两个区的东西都一样,但这位学生做得很仔细,她发现同样是陶豆,北边的陶豆和南边的陶豆造型总体上一样,纹样组合也一样,但是纹样的排列方向不一样,有微妙的区别:一个上下排,一个是斜向排。为什么这样?就是想要跟别人不一样。就像我们小时候家里买了碗,碗底下凿个字:或者“张”,或者“李”,因为可能要合在一块儿用,就要作个记号。什么情况下要作记号?家里人的东西不需要作记号,对待外人才需要作记号,这就显示该墓地的人来自不同的人群。一个原本管理得非常好的区域,突然来了一批外来人,不同的人群生活在一块儿。谁管得住?所以后来制作的陶器造型就五花八门了。本文已经获得授权发布未完待续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Ny8Rw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