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七届预防接种问题、对策与展望学术交流会在重庆顺利召开_儿童_中国_全球

来源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会 编辑 | 胡鑫 2023年5月26—28日,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会主办的“第七届预防接种问题、对策与展望学术交流会”于重庆顺利召开,共有来自各级

来源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会

编辑 | 胡鑫

2023年5月26—28日,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会主办的“第七届预防接种问题、对策与展望学术交流会”于重庆顺利召开,共有来自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研机构、医学院校、医疗机的1000多位学者,一线疾控及预防接种工作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第七届预防接种问题、对策与展望学术交流会系列活动: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防控研讨会

5月26日下午,第七届预防接种问题、对策与展望学术交流会系列活动: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防控研讨会率先召开,并同步举行了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13)—沛儿13的新适应症发布仪式。沛儿13是全球首个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也是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可预防13种肺炎球菌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和23F)导致的相关侵袭性疾病。已在160多个国家或地区上市使用,并在全球超过125个国家或地区纳入国家免疫计划(NIP)。此前,沛儿13在中国的接种年龄为6周龄-15月龄,今年4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其接种年龄扩展至6周龄-5岁(6岁生日前),标志着更多的中国儿童可以获得该疫苗的免疫保护。

肺炎链球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常在鼻咽部定值。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临床感染统称为肺炎链球菌性疾病(PDs),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PDs分为非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性疾病(NIPD,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和非菌血症性肺炎等)和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性疾病(IPD,菌血症、脑膜炎和菌血症性肺炎等)。《中国儿童肺炎链球菌性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下文简称专家共识)中指出,PDs依然是全球儿童感染和死亡的常见原因。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超过61%的肺炎球菌死亡病例集中在10个国家,其中包括中国。我国的一个临床现状是,目前诊断明确的肺炎链球菌感染远远少于实际的病例。原因在于PDs类型多样,患者就诊于不同专科,从临床表现无法确定感染由肺炎链球菌所致,需要依赖实验室检测。而PDs诊治水平及实验室检测水平在不同地区、医院及科室间差异较大。对于我国肺炎链球菌病原菌检出率低的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研所、微生物研究室主任姚开虎教授也在会上指出了几大原因,如婴幼儿标本采集困难、标本合格率低、肺炎链球菌离开人体后很容易死亡,导致痰培养分离率很低、病原学检查未受到普遍重视、抗生素广泛使用造成病原菌分离率大大降低等。即使诊断明确为肺炎链球菌感染,耐药问题也已经成为PDs治疗中一个日益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肺炎球菌多重耐药比例已高达83.3%,5岁以下儿童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为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诊断和治疗的双重挑战更增加了肺炎链球菌感染后的健康风险。姚开虎教授指出,我国儿童IPD具有高病死率和严重后遗症发生率特点。一项来自于全国18家儿童医院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IPD患儿病死率达16.2%,IPD经治疗后存活儿童中,后遗症发生率为14.6%。最后姚开虎教授总结了IPD病例的几大特点:住院时间长,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且严重,医疗费用高。他以一个3岁女童病例为例,该女童无明确基础疾病,入院时已发热五天、咳嗽三天,且呼吸急促,经检查在血液、胸腔积液中都检出肺炎链球菌,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在ICU住院治疗36天后才治愈出院,医疗费高达28万余元。同时,肺炎链球菌还是儿童合并感染中最常见病原。2021年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09—2019年间中国呼吸道感染监测大数据显示,<5岁儿童合并感染中,肺炎球菌和鼻病毒合并感染的占比最高。此外,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感染可加重患儿病情甚至导致死亡,而5岁以下儿童更易发生合并感染。

虽然在PDs高危人群中结合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预防PDs等继发性细菌感染,但姚开虎教授明确指出,由于耐药问题的存在,有效的抗菌药物既不能作为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常规手段,也不能确保治愈细菌感染。当前,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将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鉴于学龄前儿童是肺炎球菌主要携带者,同时中国大陆5岁以下儿童中IPD普遍高发,因此疫苗接种尤为重要。济南市妇幼保健院社区中心主任苗智莹也在会上指出,中国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负担尤其沉重,<5岁儿童肺炎球菌疾病病例数居全球第二,同时死亡病例数排全球第六。PCV13的安全性和保护性均已得到广泛验证。一项关于中国大陆不同区域儿童IPD及非IPD肺炎球菌分离株血清型分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儿童肺炎球菌血清型以19F、19A、23F、14和6B为主。2012—2015年,中国大陆多中心观测研究评估儿童IPD血清型分布和PCV疫苗血清型覆盖率,结果显示PCV13对2岁以下和2—4岁儿童IPD血清型覆盖率均为89%。苗智莹建议疫苗接种应反复告知,以提高接种率。沛儿13接种扩龄至5岁,也给此前错过接种年龄的儿童有了补种机会。因此,与会专家均建议,应快速让家长了解肺炎链球菌疫苗相关知识,普及预防意识,提高我国儿童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率。

第七届预防接种问题、对策与展望学术交流会

大会于27日上午8点准时召开,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金东做开幕式致辞。金东社长首先向第七届预防接种问题、对策与展望学术交流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莅临本次大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同道们表示热烈欢迎。众所周知,预防传染病最科学、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接种疫苗,它能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正是三年来的坚持不断优化防控措施,推进疫苗研发与接种工作,才为遏制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提供了有力武器。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出现到国内总体防控策略调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作为我国医学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多年来始终坚持以服务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事业发展为宗旨。2023年系列杂志将继续组织高质量的重点号和精品学术专题会议,充分发挥期刊的学术平台作用。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金东致辞

上午会议的学术内容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琦教授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教授共同主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余文周教授以“当前形势下预防接种服务创新与思考”为题,主要介绍了当前形式与免疫规划高质量发展、创新预防接种服务模式、提高预约管理水平、改进接种率检查方法等内容。并对成人预防接种服务、预防接种数字化服务进行思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领域首席专家徐爱强教授通过HPV感染所致疾病负担、我国女性HPV感染流行病学特征、HPV预防对策三方面进行了“从HPV感染流行病学特征看子宫颈癌防控”的主题报告。重庆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王青就主题为“全球百日咳免疫策略”,分别从全球百日咳免疫策略、我国百日咳免疫策略的发展及百日咳免疫规划展望等方面做主题汇报。报告指出,全球百日咳再现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负担。为应对百日咳再现,多国专家共同提出了全球百日咳行动,各国不断完善本国百日咳免疫策略与程序。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琦教授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教授持主题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余文周教授主题报告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领域首席专家徐爱强教授主题报告

重庆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王青教授主题报告

第二部分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晓东教授、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姚文清教授主持,天津疾控中心副主任张颖教授以“接种禁忌与异常反应”为主题,分享了如何正确理解禁忌与反应做好预防接种、不可回避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面对不同人群的沟通重点 等方面的内容。中华预防医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教授以“后新冠时期免疫规划和免疫服务”为主题,分享了新冠大流行疫苗研发和使用的经验和问题、应对大流行的疫苗的主要解决策略、研发广谱保护的冠状病毒疫苗路线图的最终目标和愿景、持续改进我国的免疫规划和免疫服务及完善免疫策略(程序、疫苗选择)和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彭志行教授通过流感流行新特点、立场文件新内容、疫苗应用新挑战及提升流感疫苗应用的措施建议四方面进行了“流感流行新特点与疫苗应用新挑战”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流感疫情仍在活跃,各地要做好监测、防控、疫苗接种工作。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晓东教授、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姚文清教授主持

天津疾控中心副主任张颖教授主题报告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彭志行教授主题报告

第三部分为圆桌论坛环节,由邵祝军教授(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和庞星火教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共同主持。首先由邵祝军教授姚介绍论坛嘉宾,文清教授(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晓东教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颖教授(天津疾控中心)、王青教授(重庆市疾控中心)、蔡依希教授(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参与论坛。庞星火教授进行了论坛开场发言,介绍了论坛的主题“预防接种问题、对策和展望”,并分别对论坛嘉宾进行了提问,随后现场共有2名代表进行了现场提问;访谈期间,大家进行了充分讨论,并由邵祝军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认为推动预防接种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一个终极目标,需要各级疾控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的多方面举措。

下午会议的学术内容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浙江中医大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傅传喜教授和浙江省疾控中心免疫所副所长何寒青教授共同主持。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徐爱强教授以“基于腺病毒载体技术平台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和应用进展”为主题,分享了腺病毒载体综述撰写背景与目的、腺病毒载体技术平台的发展和特点、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作用机制、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研发进展、腺病毒载体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技术问题等方面的内容。云南疫苗实验室副主任仝鑫教授以“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研究进展”为主题,分享了肺炎球菌疾病及肺炎疫苗的发现历程、国内首个肺炎球菌结合疫苗13价的研发历程及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展望等方面内容。

浙江中医大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傅传喜教授和浙江省疾控中心免疫所副所长何寒青教授主持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徐爱强教授主题报告

云南疫苗实验室副主任仝鑫教授主题报告

第二部分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副所长黄卓英教授、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许松涛教授共同主持。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无创聚焦超声技术项目推广委员会常务委员王薇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常淑芳教授分别就“HPV疫苗的全球策略及中国应用”“中国加速消除宫颈癌的思考”进行了授课指导。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副所长黄卓英教授和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许松涛教授主持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无创聚焦超声技术项目推广委员会常务委员王薇教授主题报告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常淑芳教授主题报告

第三部分由陆军军医大学军队流行病学教研室(陆军军医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马翔宇教授和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副所长徐佳薇主任医师共同主持。中国疾控中心免疫中心预防接种不良事件(AEFI)监测室主任李克莉研究员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邵祝军研究员分别就“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处置中部分难点问题及对策思考”“ACYW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授课。

陆军军医大学军队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马翔宇教授和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副所长徐佳薇主任医师主持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中心预防接种不良事件(AEFI)监测室主任李克莉研究员主题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邵祝军研究员主题报告

第四部分由威海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于洋教授和贵州省疾控免规所副所长刘铭教授共同主持。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副所长高子厚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余文周教授分别就 “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控策略”“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和接种门诊建设专家共识”进行了授课。

威海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于洋教授和贵州省疾控免规所副所长刘铭教授共同主持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副所长高子厚教授主题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余文周教授主题报告

会议最后由徐爱强教授围绕各位专家所做的主题报告以及嘉宾访谈内容进行了大会总结。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徐爱强教授会议总结

第七届预防接种问题、对策与展望学术交流会大会于2023年5月27日圆满结束。在此,感激给予本次会议支持的各位嘉宾、所有与会者和行业同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QvP2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