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达高布乐评·邵宾纳·《海达·高布乐》|海达之死及其他

海达·高布乐无疑是易卜生笔下最具有争议也最具有魅力的人物,其道德与人格的明显缺陷与巨大魅力浑然一体。这个角色受到全世界最顶级女演员的青睐:英格丽·褒曼在电影中,妮可·基德曼、凯特·布兰切特在剧场里先后塑造了海达的形象。这次在中国大戏院开幕季
原标题:评·邵宾纳·《海达·高布乐》|海达之死及其他海达·高布乐无疑是易卜生笔下最具有争议也最具有魅力的人物,其道德与人格的明显缺陷与巨大魅力浑然一体。这个角色受到全世界最顶级女演员的青睐:英格丽·褒曼在电影中,妮可·基德曼、凯特·布兰切特在剧场里先后塑造了海达的形象。这次在中国大戏院开幕季有幸欣赏到了来自德国柏林的邵宾纳剧团的版本。海达贵为高布乐将军的女儿、大家闺秀,却嫁给了在她眼里平庸又无趣的学者泰斯曼;她渴望拥有一个品位高尚的社交圈子,可是目之所及却只有和法官布拉克的暧昧与纠缠;她在才华横溢、放荡不羁的浪子乐务伯格身上寄托着自己也解释不清的情感和期待,却又一步一步把他带向毁灭。本次上海演出海报『仔细分析,海达之死存在着必然性』必然性之一:海达的人格属性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海达的内心有深邃的诗意,然而她身处的环境让她恐惧。”易卜生对海达如此评价。海达似乎是莎乐美的一个世俗化的摹写,然而又被易卜生赋予了时代价值,海达的身上隐藏着欧洲贵族社会崩坏的危机和19世纪末在文学上呈现出的颓废、焦虑的世纪病,这种文学上的病症从夏多布里昂到缪塞,又从普希金到屠格涅夫,还包括拜伦和加缪。海达也是这么一个世纪病患者,承袭将军世家的贵族血统,高贵冷傲,而且与现实脱离,美成为了她的一切追求和原则,尽管家道中落、风光不在,不得不嫁给平庸无趣的泰斯曼,但是她所关注的依然是旅行、照片、华美的房屋这些不关乎实用而关乎美的东西,就连乐务博格的死,她也希望有一个美丽、体面、荣耀的解决方式,她天真地认为这样“浪漫的死刑”可以艺术地解决一切,然而她没能成功,乐务博格死于污秽的妓院,被击中的是下腹而不是太阳穴,布拉克法官又对她威胁利诱。海达的人格属性用十九世纪的词汇叫做贵族病、世纪病、多余人,如果要给出一个跨越历史、跨越意识形态、跨越社会阶层的说法,那就是尼采所阐发的“酒神精神”。在酒神精神下,世界作为审美对象被认识,而最终获得意义,而不是道德与理性的对象。海达一再表现出对日常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美丽、对极致生命体验的追求,正是酒神精神的体现。剧本中海达四次提到头戴葡萄藤花冠的乐务博格,而葡萄藤花冠正是酒神形象的象征,这隐含地表达了她心里的酒神崇拜,在她的想象和梦境中,一个完美的、神采奕奕的乐务博格一直是头戴这样一顶花冠出现的。然而无聊、平庸、恶毒和丑陋是她眼前的真相,她的高贵和这世俗的一切冰火不容,这个恶毒的世界是不接纳她的,这个丑陋的世界是配不上她的,这个平庸、无聊的世界是她没有丝毫留恋的。所以她的毁灭便成了必然。于是她那唯一高贵的符号——父亲留下的手枪——给了她一个体面、尊贵地摆脱丑陋和平庸的解决方案。必然性之二:女权对男权的挑战失败在一个女性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中都没有地位的时代,易卜生以《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出走,来高唱女性与男权主导的家庭决裂斗争的赞歌。而在《海达·高布乐》里,海达对三个男人都具有强大的控制力,然而这种控制他人命运的企图最终毁灭了她自己。海达与一般女性不同,将军出身的父亲日常教她骑马持枪,带给她充满阳刚之气的家庭教育。父亲死后留下两把手枪,竟成为海达手中普通的玩物。枪,正是阳具的象征,无论是海达朝着布拉克法官开枪,以此挑逗、调戏或玩弄布拉克的感情,还是海达把手枪递给到乐务博格手中,操控他的生死,海达都是模拟男性的地位而支配三位处于从属地位的男性。看似海达在控制三个男性,其本质仍然是男性控制女性。在这种结构中,必然引起一方的毁灭,或是海达和乐务博格那样肉体的毁灭,或是像是布拉克那样人性的扭曲。易卜生并没有把性仅仅看作肉体的问题,而是看作是男人主导女人这一权力结构的外化。今天的人们或许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女性的工作与参政权利的问题,但二元的性别结构,以及基于这一结构,一方对另一方的物化或毁灭,却从未被克服。一个好的作品,往往是具有时代性的。今天的女性,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然而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下,女性又在面临什么样的局限,该如何寻求改变和突破呢?这也是《海达·高布乐》将会给观众带来的问题和思考。『其他』泰斯曼一个学术上平庸,生活中乏味的学者形象,这让我想起契诃夫的《万尼亚舅舅》中万尼亚的妹夫,谢列布利雅可夫。虽说泰斯曼和谢列布利雅可夫这两人都是没有灵魂和趣味的所谓知识分子,但是又有很大不同。谢列布利雅可夫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一个蛀虫式的只会啃噬他人、却无任何贡献的人。而泰斯曼简直单纯、善良而且可爱,他对海达的爱是真挚的,他想要把书稿归还的心是善良的。他一次次把妻子推向别有用心的布拉克,却丝毫不能察觉任何危机,他还是太单纯。这种单纯正是来源于天天整理资料档案、读书研究的不问世事,这样的单纯是无法驾驭高傲且向往自由浪漫的海达的,并且对海达走向毁灭之路也无法采取挽救措施。泰遏初次看《海达·高布乐》,是日本横滨Shelf剧团的版本,这个版本里泰遏的戏份比较足,有一个很立体的形象,而邵宾纳版本显然弱化了泰遏的戏份。其实作为海达的对立面,泰遏也是一个很典型很成功的独立的女性形象。在对爱情的追求上,她比海达更勇敢更决绝,她选择离开原来的家庭和丈夫,与真心所爱的乐务博格在一起。在事业上,她比海达更有能力和地位,日本版很突出、很强烈地戏剧化地拆穿了乐务博格的书其实主要是泰遏所作,这是这部戏带给我最大震撼的地方。一方面击穿了乐务博格浪荡虚浮、没有真才实学的面目,另一方面让人感叹泰遏强大得简直令人害怕,并且又低调、隐忍、顺从得可怕!所以俘获乐务博格心的不是海达而是泰遏。乐务博格死后,泰遏仅有简单的寒暄式的悲伤,之后立即和泰斯曼一起整理乐务博格的书稿,就像从前辅助乐务博格的工作那样,似乎就这样轻而易举又俘获了另一个男人的心。所以泰遏才是真正有控制力而凌驾于男人之上的女人。反观海达,真的是文章开头我们给她的定性——世纪病患者、多余人,除了遗传下来的贵族的高傲,就无所追求也无所擅长,在厌倦和无聊中打发日子。笔记本电脑让我又爱又恨的是书稿改成笔记本电脑这个细节。乐务博格说删掉了文件和把笔记本扔到海里的戏真的是很尬、很生硬,以至于这段情节的表演简直显得有点拙劣。但是后面海达一锤锤向笔记本砸下去,这个画面和节奏是相当具有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震撼的,那一锤锤砸碎电脑的声音,仿佛是整个世界的崩坏声,在安静、封闭的剧场空间里,这种震撼又无限地被放大。大概在别的剧里早已司空见惯了碎书万段、纸屑飞舞的场景,若再如此演绎,便无任何惊艳之处。在海达的意识中,她的锤子砸向的是乐务博格和泰遏的孩子,实际上砸碎的是乐务博格的命运。这一锤锤敲击之后,海达也心如死灰,走向穷途末路。而这锤子,也着实砸在每个观众的心里,为海达痛惜,为毁灭的命运痛惜。关于舞美灯光方面,确实匠心独运,很多评论都有溢美之词,此处不再评述。-TheEnd-齐格非文学硕士,戏剧爱好者最喜欢的剧作家莫里哀、雨果、田纳西·威廉斯最喜欢的戏剧《玻璃动物园》本文落笔于2018年8月26日(下午场)中国大戏院观剧之后图片来源:中国大戏院官方&网络more:剧评·日本剧团shelf《海达·高布乐》|心比天高,情比纸薄剧评《海达高布乐》|困境未必能走出,经典总能有新意评·《西方社会》丨过程只想这么描述:哈哈哈哈哈哈!咦?!评·《变形记》|不完美的精彩,和她的由来评·《不可自理的生活》|放大的羞耻感,却与生活本身无异评·《耻》|既然诚心诚意地发问了人艺·话剧《莲花》·观后|人善也怕人贪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o3WN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