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鼓楼豆腐片老店怎么样您还记得当年鼓楼前的几家老字号商店吗?

大约一年前,笔者曾撰文谈了谈“鼓楼前的几家老字号餐馆”。而在我的记忆中,当年鼓楼前还有多家老字号商店。在我出生时的1957年,这些刚刚完成公私合营不久的老店字号还在,但遗憾的是笔者尚不识字,只是常听大人、老人称呼这些老字号,却不知道这几个字
原标题:您还记得当年鼓楼前的几家老字号商店吗?大约一年前,笔者曾撰文谈了谈“鼓楼前的几家老字号餐馆”。而在我的记忆中,当年鼓楼前还有多家老字号商店。在我出生时的1957年,这些刚刚完成公私合营不久的老店字号还在,但遗憾的是笔者尚不识字,只是常听大人、老人称呼这些老字号,却不知道这几个字应该怎样写。上小学二年级还没完,就赶上了“文革”,这些老字号就陆续改名了,到现在已经一家都不在了。虽然对这些店铺的名字只能叫准、而不能写准,但老汉我还是想告诉读者,这里曾经有过这些老字号,而真的不希望让它们存在的痕迹随着我们同龄人的离去而彻底消失。原来聚盛和的位置现在这样许多年了当年离家最近的老字号就是我们帽儿胡同西口南侧的聚盛和。这是一家食品老店。与胡同里的小铺和东口的48店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副食、蔬菜等等,而专营糕点、糖果、水果等等。这是一间狭长的大屋子。靠里边卖制成品,靠外边卖水果。我们在胡同里和东口解决不了的需求,就常到聚盛和来解决。我小时候,在聚盛和买的最多的就是金糕条和糖葫芦。夏天时家里大人也常在这儿买西瓜,不过我当时是拎不动西瓜的。记得当时这里有位中年师傅,厚厚的眼镜片像瓶子底儿一样,一圈一圈的。他的嗓子有些沙哑,我至今还记得他的吆喝声,“哎,买梨呀”、“哎,大蜜桃”。如今,帽儿胡同西半段南边,已整体上成为玉河景观的一部分,聚盛和也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烟袋斜街口上的功和奎如今这样与聚盛和相似的食品类老字号,还有一家叫功和奎,坐落在烟袋斜街东口南边,出我们胡同西口往北走过马路。这家的经营项目与聚盛和高度雷同。只是这家大屋子是方方正正的。记得聚盛和那位近视眼、哑嗓子的大叔,后来也在功和奎卖过水果,不知道是调到这里来了,还是这两家后来隔着马路也成了一家子?前些年,功和奎原址变身成一家餐馆,大号叫鼓楼情,我和老伴儿划完船,还在这里吃过饭。如今,这个位置有建筑,但没有开门,不知道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烟袋斜街口上的宏吉如今这样在烟袋斜街东口北边,与功和奎对着的位置,五六十年前是一家颇具规模的文具店。似乎最早叫宏吉,“文革”开始后改叫红旗,记不准什么时候就消失了。作为鼓楼前、也就是地安们外大街上唯一的一家文具店,该店有两间大屋子,从铅笔、钢笔到各种纸本,从铅笔刀、转笔刀到垫板、书包,可谓应有尽有。我们在南锣鼓巷的小文具店里、综合性商铺里买不到的东西,到这里就基本可以搞定了。记得当年这家文具店的台阶是比较高的,大约有四五层吧。原来的大众就在火神庙的前面在这条大街上著名的文物古迹火神真君庙前,当年有一家菜店,大号叫大众。没错,就是大庭广众的“大众”两个字。坐西朝东。进门靠左边是肉案,往里边走是卖蔬菜的柜台。因为出胡同口过马路就到,我们当年可没少在这儿买菜买肉。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同为京剧迷的老爸跟老妈讲,说是在大众演《挑滑车》。我心里还想,这大众菜店怎么还能演戏呢?也许到了晚上,就把柜台变成舞台了吧?直到又长大了一些,才知道这“大众”不是那“大众”。上演京剧《挑滑车》的“大众”,是位于前门那边的大众剧场。原来鼓楼东的泰林这样许多年了说到卖肉买肉,鼓楼前还有一家老字号肉铺叫泰林,也有老街坊写文章说是叫太邻。记得小时候老人们说这个肉铺时,往往还加上一个“家”字儿,称“泰林家”。与“大众”不同的是,泰林是一家名副其实的肉铺,只卖肉不买蔬菜。这家店位于鼓楼前、从地安门外大街要往鼓楼东大街拐的那个拐角处,也就是今天姚记炒肝店的对面。这片区域后来全拆了,被圈起来已经很多年了,里面的房子到现在似乎还没完全盖好。当年串儿屋子的位置如今这样还有一家店铺虽然不能称老字号,但是确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过重要角色,这就是曾经隶属于区副食公司的地安门副食商场,简称地副。这地副商场虽没有一个响当当的大号,但我们院儿里的老街坊们给它起了个称呼,叫“串儿屋子”。此话怎讲?即一串儿屋子的意思。当年从地安门东北角、也就是当年的地安门小吃店(今天的护国寺小吃店)往北,就是地安门副食商场,由一间挨一间的屋子组成,大大小小至少有六七间。虽然叫副食商场,其实真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商场。唯一60年不变的是新华书店当年,这一大串儿屋子从北往南排开,第一间卖的是冷饮。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一间屋子。跟着大人走进来,常希望能给我买根冰棍,或是买盒冰激凌。因为以家为圆点,10分钟的路程内,只有这里有“双棒”冰棍,有时这双棒还是两种颜色,一黄一粉,实在是太诱人了。接下来的几间屋子,分别是卖文具和针头线脑的,卖食品烟酒的,卖副食品的,卖日杂的,以及东边还有一个大厅,卖蔬菜、水果和鸡鸭鱼肉。记得70年代我上初中时,到地副学了两个星期的商。我和张文明同学在副食组。有一次卸货,卸的是豆腐干之类的豆制品。车上的师傅说,“给地安门来点儿”。我们觉得好玩,也重复这句话。因为干这活儿挺好玩儿,我们兴趣盎然地把一屉屉的豆制品码的整整齐齐,以致师傅们夸奖,“像是干这个的”。地安门百货商场如今这样此外,这条街上还有书店、家具店、玻璃店和委托商店。书店旁有个小店卖的北京小吃榅桲儿,后来再也见不着了。而除了新华书店还在外,其他的店不仅鼓楼前没有了,就是整个四九城大概也都不好找了。(载于2018年11月1日《中国电视报》)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ewbMBQOr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