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span一分钟大家谈|顾汀汀:创作永远在路上

一分钟 大家谈 5月18日“一分钟影像大赛”十周年活动海报正式发布。由此,十周年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5月-11月期间,活动主办方将通过网络、电视、线下等多种形式,围绕“一分钟影像”的历史、当下、未来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 今天,“三生
原标题:一分钟大家谈|顾汀汀:创作永远在路上一分钟大家谈5月18日“一分钟影像大赛”十周年活动海报正式发布。由此,十周年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5月-11月期间,活动主办方将通过网络、电视、线下等多种形式,围绕“一分钟影像”的历史、当下、未来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今天,“三生”继续推出“一分钟大家谈”系列,邀请文化艺术界名流,聊聊他们与“一分钟”的故事。本期受访者:独立艺术家、“一分钟影像”获奖者顾汀汀。顾汀汀独立艺术家“一分钟影像大赛”第一届参与者曾有二十余部作品参与大赛2010年获实验类短片一等奖三丁工作室TingStudio创立人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并展出创作永远在路上Q:赵妃蓉A:顾汀汀Q:顾老师,您的经历很有意思,您从小有绘画的天赋,但并没有顺理成章地考美术系,而是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影像传播系,后来便参加了“一分钟影像大赛”,您当时是怎么会想到选择这个专业的?为什么会对影像创作更有兴趣?A:因为从小受家庭氛围影响,我从四岁开始系统地学习绘画,但和平面的绘画相比,声与影的世界更让我沉浸其中,我觉得影像更容易成为个体思想的出口,也有更多的方式可以与自己的经历、想要表达的情绪交融结合,所以考大学时我选择了影像系作为大学专业。记得影像专业第一节课的创作主题是定格动画,我和两名女生自成一组,整天背着单反相机和脚架寻找灵感,尽可能地将街上触动自己的画面拍下,那是一种很亢奋的状态,急切地想寻求能表达我们内心的素材。《门》,顾汀汀因为从小的绘画经历,有一天我在整理照片时突然迸发灵感,想着为什么就不能把照片和绘画结合起来呢?于是就有了《门》这部作品,这也是我的第一部实验短片,我将我在城市中拍摄的各种各样镌刻着时间烙印的门和我手绘的门穿插组接,选了一段电子配乐,出来的感觉很意识流,大家很喜欢,那年这部作品顺利入围“一分钟影像”的实验类单元并获了奖。得到评委们的充分肯定后我对影像创作更有了自信心,之后我便渐渐爱上了影像创作,一口气拍了20多部实验片,那时的状态就是“不是在剪片就是在拍片的路上”。Q:2010年您参加“一分钟影像大赛”,实验类一等奖的五个候选作品中有4个是您的,最后捧回奖杯的是黑白片《双城记》,能谈谈您当时的创作体会吗?当时最想传达哪些观念?A:大三那年我去荷兰交流。在欧洲的三个月,我边旅行边拍片,中西文化的碰撞让我留下了大量作品。获得2010年实验类大奖的《双城记》就是那时创作的。记得那段旅行我和同伴从荷兰一路背包来到北欧。一个能拍视屏的数码相机是我当时唯一的创作工具。思乡之情贯穿旅行,我把欧洲和上海的片段结合,用黑白语言呈现,留给观者更多思考空间。虽然城市有大有小,但城市带给人们的感动、惊讶可能就只是一瞬间,在《双城记》中我就是运用并不是很写实的影像语言来表达不同城市带给我的感受,相应的,音乐风格带着些迷离的色彩,容易让观众有代入感。回想那时的影像创作更多是出于一种创作本能,选材、剪辑、配乐、调整画面节奏等等,都是发自本能地在做,很纯粹。(冰岛创作之行)《双城记》,顾汀汀Q:实验类作品似乎更难为大众所接受,您在创作时会充分考虑大众的接纳程度吗?A:比起大众接受度,我觉得创作者更应关注与自己内心的深度对话。蒋勋说过:“孤独不是时有时无的来风,是和看不尽的红楼灵石对话。”我觉得这份自我的真诚才是一切创作的出发点,能打动自己的作品一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Q:获奖以后您还参加过“一分钟影像大赛”以及其他的影像类比赛吗?您觉得“一分钟影像大赛”最吸引您的是哪些要素?A:这些年在绘画创作之余,我开始跟着纪录片摄制组拍摄。我们去过中缅边境的独龙江,走过茶马古道,和遗留在世的纹面女对话。比起实验片的独白呓语,纪录片的真实感更让我着迷。用镜头与时间赛跑,期待有天我能用纪录片开始新的影像征途。“一分钟影像大赛”是我影像艺术的启蒙,也鼓励我走上了之后的艺术道路。记得大二时,我拍摄的短片第一次在艺术人文频道“创意天下”栏目播出。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自己制作的短片时,我是非常激动的!能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平台呈现我的作品,对当时的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之后获得实验类一等奖更让我信心倍增,从而一步步走上了艺术创作之路。回想大学,最感谢的就是我的导师江宏庆老师和“一分钟影像大赛”。可以说,没有10年前的“一分钟”,也就没有如今的我,所以,看似短小的一分钟真的拥有无限的可能。纪录片摄制组和纹面女合影(前排左三为顾汀汀)Q:您目前的创作计划是怎样的?听说因为您觉得“一团泥可以变成一个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很奇妙”,所以您又想学雕塑了,以后会把您所擅长的绘画、感兴趣的雕塑和影像创作结合吗?您如何看待这些不同艺术创作方式之间的关联?A:这些年我在艺术上有了更多尝试,我和上海《新闻晨报·星期日》版合作,记录上海改革开放后的变化,留下了一批有史料价值的插画作品,到目前为止已经坚持了七年,还会继续下去,因为我觉得能用插画去留住上海的城市记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欧洲的艺术家驻留交流活动中,我用中国传统线描创作了巨幅作品,获得了《莱茵邮报》等主流媒体的好评。以后的创作中,我想我会更关注艺术家对社会的责任,用便于大众理解的语言创作通俗易懂的作品。丝网版画课教授中左上:《老式搬家》左下:《莱茵邮报》报道右下:手绘公共雕塑Q:作为曾经的获奖者,请说说您对“一分钟影像大赛”未来参赛者的寄语。A:十年来,我都一直很关注“一分钟影像大赛”,我觉得现在参赛作品的题材比以前更宽泛了,创作手法也比以前更多样,但似乎社会的高度商业化也对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些参赛者更注重表面的浮华,对艺术的理解也比较片面,对周围世界本真的好奇心反而少了,这样就会在无形中削弱作品打动人心的力量。我觉得不论影片好坏,创作者一份全心投入的激情是最珍贵的,其次便是不断地学习,通过对不同体系知识和艺术手段的深入学习,能多角度地理解世界,创作心态也会变得更从容。我一直觉得艺术只是通道,“人”才是通道的内容,通过艺术,人类连接了自我的内心,连接了彼此,也连接了人类和世界。十年前我初涉影像,也恰逢“一分钟影像”起步;十年后我步入而立,“一分钟影像”也十周岁了。这十年陪伴点滴在心,润物无声。祝愿我和“一分钟影像大赛”都越来越好,给更多影像创作者鼓励,给大众带去更多思考。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N6NPRNwz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