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人最割舍不了的面条-安庆炒面_火腿肠_历史_味道

炒面,从南到北,自东到西,是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可能都有的食物,种类繁多,口味各异。炒面条叫炒面,炒面片也可以叫炒面,甚至连炒面粉都能叫炒面。我可没有胡咧咧,记得小时候学过的关于红军过草地的课文里就描述了红军背的褡裢里装的就是炒面粉。还有我国

炒面,从南到北,自东到西,是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可能都有的食物,种类繁多,口味各异。炒面条叫炒面,炒面片也可以叫炒面,甚至连炒面粉都能叫炒面。我可没有胡咧咧,记得小时候学过的关于红军过草地的课文里就描述了红军背的褡裢里装的就是炒面粉。还有我国藏族同胞吃的糌粑,是用青稞面粉炒出来加酥油茶捏成的。

炒面

安徽安庆,地处皖西南,长江中下游,是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湖北以及江西接壤。曾经和武汉一样跨江而治,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安庆管辖内的七县(含县级市)三区均在江北。有人说安庆属于北方,又有人说安庆属于南方。如果以南北分界线即秦岭淮河一线来划分,安庆自然属于南方。南方的主食多以大米为主,安庆也是如此,但这丝毫不影响安庆人对面食的喜爱,好比重庆有重庆小面,宜宾有燃面,武汉有热干面一样。众所周知,安庆辖区内怀宁县的江镇那可是面点之乡,全国各地卖包子馒头的大部分都来自江镇及周边地区,此地更是出了面点知名品牌,上市公司,“巴比”馒头。

安庆人好吃,也善吃,街头巷尾最多的就是各类餐饮美食店,究其缘由,可能跟本地物产丰饶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有关。

安庆美食众多,今天我想介绍的是安庆的一种街头小吃——安庆炒面。这种炒面在安庆以及周边地市常见,如池州,再远基本鲜有踪迹,算是一种地方特色美食。其面条又粗又圆,形状略像意大利面,是现成的湿面。我记得初中的时候,校门口有家炒面味道很棒,加火腿加香菇也就卖1.5元,素炒面则只需1元钱。那时候,零花钱很少,难得吃上一碗炒面,甚至到高中的时候,校门口食堂里1.5元一份的鸭油炒面都难得吃上一碗。每天晚自习结束,出了教室,远远地闻到炒面的香味,通红的火苗上,厨师端着铁锅乒乒乓乓一顿炒,鸭油特有的腥香味弥漫着,看到宿舍里其他同学大口嗦面,实在是煎熬。这种炒面得趁热吃,凉了就有些腥气了,据说是因为用的鸭油的原因。

安庆

上了大学之后,离开了家乡,也能吃到炒面,但不是安庆炒面。安庆炒面它还有个特点,那就是锅气,街头市井小吃得有这锅气才够味儿。

工作后,依然离家背井,生活条件也随之改善了,各种面也没少吃,不乏好多味儿不错的面,比方说昆山奥灶面,上海的葱油拌面,四川的燃面,重庆小面,兰州拉面,老北京炸酱面,武汉热干面等等都非常不错,各有特色。但在某一个早晨或者某一个夜晚,我总会想来上一份安庆炒面。

如今,回到了家乡,炒面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我可以连着一天吃三顿,价廉物美,何乐而不为?加鸡蛋加火腿肠加肉丝加豆芽加青菜,只要有的配菜都加上,通常也就10元钱。

安庆炒面并不是手工面,而是机制圆面,做好后需要先下锅煮至六成熟,起锅过凉水,沥干之后拌油。之所以煮六成熟,其目的一是为了去除面中的碱味,二是为了保持面条的形态和劲道。沥干拌油则是为了面条不糊锅,炒面不能做成烂糊面。

安庆炒面也分派别,说是派别倒不如说是习惯,为了提升逼格,姑且就叫做派别吧。第一种是卤牛肉派,就是炒的过程中放入牛肉卤,加几片牛肉,吃起来有牛肉的鲜香味;第二种是火腿肠派,炒面中加火腿肠争议较大,其中反对方认为火腿肠味道重,容易夺了炒面的本味,我倒觉得炒面加火腿肠无可厚非,火腿肠炒黄瓜难道还抢了黄瓜味道不成?第三种是素面派,素油,加点青菜叶,绿豆芽,大火翻炒,吃的就是本味。当然也可以加鸡蛋,加肉丝,总体上还是很包容的。

炒面

安庆人大多能吃点辣,倒也不是像云贵川湘,几乎无辣不欢。安庆的辣相对适中,从安庆本土的百年品牌——胡玉美所生产的辣酱可辨一二。在安庆,完全不辣地炒面除了小孩应该是鲜有人吃的,我不太能吃辣,通常微辣足矣。刚出锅的炒面,色泽油亮,酱香四溢,热气腾腾,吃货们通常等不及炒面稍凉,挑起来边吹边吃,热加上辣,一个个吃得呼哧呼哧,面红耳赤的,无论是美女还是帅哥,此刻都无法顾及个人形象。

网上有说安庆炒面源自蒸面,我不敢苟同,蒸面和炒面无论是选材还是做法又或者是口感上都是区别,唯一的共同点可能都是面吧。

当然,安庆街头除了炒面还有很多特色美食,馄饨、烧饼、锅贴、牛肉煎包等等都非常不错,欢迎各位朋友前来品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N6Nqoyjd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