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崔微博1999年的小崔,为什么不开心?

文:摩登中产 来源:摩登中产(微信ID :modernstory) 高考前夜,崔永元人生第一次难以入眠。 一 38岁生日前夜,崔永元从噩梦中惊醒。 梦中有一个水池、水池有个进水管,5小时可注满,池底有一个出水管,8小时可把水放完,
原标题:1999年的小崔,为什么不开心?文:摩登中产来源:摩登中产(微信ID:modernstory)高考前夜,崔永元人生第一次难以入眠。一38岁生日前夜,崔永元从噩梦中惊醒。梦中有一个水池、水池有个进水管,5小时可注满,池底有一个出水管,8小时可把水放完,问两个管子一起打开……他说数学是疮疤,是泪痕,是老寒腿,是类风湿,是心肌缺血,是股骨头坏死,数学于他,就是一场灾难。甚至连数字都和他作对。他最讨厌那部电影中,谈话节目叫《有一说一》,葛优演的不太正经的主持人,名字也叫守一。有一说一和实话实说,都是说话实诚,但这世间许多东西经不起量化,一量化,常会多出别样味道。小崔不喜欢那种味道,他的世界可以简约如连环画,可以澎湃如老电影,可以喧闹如新浪微博,但味道必须纯粹统一。他在天津出生,在京郊长大,最开始住在军队大院,后来搬至村庄,村外是大片荒草和稻田。他的父亲是工程兵,逢山劈路,遇水搭桥,在家中推行军事化管理,每周家里都要开例会,表决心。小时候,崔永元养了6只猫,父亲规定,6只猫必须整齐地躺在沙发上睡觉。农村孩子身体壮实,崔永元是弱势群体,冬日,他费力浇出冰场,结果被大孩子们霸占,临走还抢走他的冰车。崔永元只能沉默以对。在家中,崔永元也常处边缘地带。邻居阿姨来串门,夸老大精神,夸老二利索,轮到老三崔永元,搜肠刮肚找不到合适词,“这是老三,老三好啊,最小吧,哼哼,哈哈。”后来来客时,他干脆躲在房间里拉小提琴,期盼得到赞赏,客人试探着问他妈妈,“孩子拉得这是二胡吧?”小学时,沉默的崔永元发力功课,老师曾评价:该生至今未发现有任何缺点。直到数学课被老师用粉笔砸额,他才发现,教室之外还有一大片野生世界。他经常当着老师面光明正大地逃课,有时还和大孩子打架,多是嘴架,“要掌握好挑衅的尺度”。后来他考上北京重点中学12中,京郊的野生岁月终结,一次《北京日报》记者到学校采访,崔永元艳羡不已,“第一次亲眼看到记者,就跟看到神仙一样”。他向往当记者,高考前夜,人生第一次难以入睡。他不知道那即将是无数个难眠日子的开始。当时小崔的烦恼很简单:考不好,街坊笑话怎么办?1981年,崔永元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第一次在衬衫口袋上别上钢笔,第一次在图书馆摸到钱钟书的小说,第一次看到有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公开顶撞教授。一个炽热的时代即将开启,提前外泄的理想主义气息,足以撩人心魄。毕业后,小崔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记者,在《午间半小时》一做就做了九年,自评地位堪比电视台的赵忠祥。九年间,他卧底、暗访、做长线调查,得了两次中国新闻奖,采访保险可以采半年,把保险弄个门清,泡在体委也可泡半年,把足球黑幕弄个通透。他喜欢这世界味道纯粹,那味道一直护佑他前行。太多人遇到问题喜欢绕行,但小崔执迷于穿行,笨重且锋利地穿行。二在北广读书时,崔永元有个同学,名字有点特殊,就叫时间。崔永元总熬夜,上午起床后到水房洗漱时,总能碰见时间,一来二去就熟了。时间后来在央视工作,1993年,央视准备推出《东方时空》,最开始名字叫《新太阳60分》,后来的名牌栏目东方之子,最开始准备叫太阳之子。时间找到老同学崔永元,希望他能当兼职策划。崔永元觉得“太阳之子”这名字不错,要是报道负面人物,就可以叫“太阳黑子”。他出了一堆主意,曾经响彻一个时代的东方时空晨曲,创意就来自崔永元。第一天到节目组报到时,崔永元和实习小姑娘,一起给窗户糊纸。时间看到后哭笑不得:叫你来是糊纸的么?崔永元开始帮节目组从报纸上找新闻线索,一找一个准。日子久了,时间不好意思让“央广赵忠祥”老干这个,就让他再推荐个年轻人。崔永元推荐了学弟白岩松,白岩松也是背着领导偷偷来兼职的,“工资80多元,兼职还能多赚40元”。干了一段时间后,时间让白岩松出镜,当主持人,白岩松急了:这不就被领导发现了么?时间忽悠他:你看中国人有早晨看电视的吗?仅用了一个月时间,白岩松就火了,这大大出乎崔永元意料。1996年,时间找崔永元当出镜主持,他不再推脱。两人去找央视第一造型高手徐晶。徐晶第一句话是,怎么又找一个这样的,你们看中的人都怪怪的。造型好后,崔永元很是满意,但时间很不满意:他的坏笑呢?他的歪嘴呢?他以前歪得很有意思。崔永元心头火起:你个大白胖子四方脸,不在街上走,不知白眼贵。最终,崔永元还是带着坏笑走向荧屏,1996年3月16日《实话实话》首播,第一期聊职业打假人王海。播出后,热线电话打爆,冰火两重天,表扬者说这是中国电视史上最伟大最真诚的节目。批评者说,怎么长成这样也能主持节目,欺我中华无人?几期节目过后,批评声音烟消云散,全中国都被圈粉。数据统计,每周日早上7点20至8点,当时全中国拥有电视机的8.52亿观众,62%以上的人在收看《实话实说》。没有什么,比得上真诚的力量。有一期,主角是一个患癌小姑娘,小姑娘乐观坚强但时日无多。她想当记者,想越洋采访桑兰,想见几个明星。崔永元一个个给明星打电话,除了赵本山,众人皆推脱。最终,崔永元带着央视众名嘴去医院看望小姑娘,完成这一期节目。媒体闻风而动,北京有张报纸,准备第二天登一张崔永元和小姑娘握手的大照片。崔永元暴怒,“我们怎么能在一个即将结束年轻生命的孩子身上捞一把呢?”双方相持到凌晨3点。最后报社让步,把照片裁一半,裁掉崔永元。在那个时代,《实话实说》的主角是普通人,说的只是普通的实话。小崔只是安静的记录者。当时只道是寻常,直到许多年以后,我们才知道这有多宝贵。今日山呼海啸的力量,其实早就埋在时光源头。万事皆有因果。三《实话实说》最火那几年,央视新闻评论部有个特殊习惯。他们每年都要开一个年会,年会主题之一就是使唤领导。某年年会,领导们集体换上了小二衣服,端茶倒水,吆喝上菜,接受大家刁难。还有一年年会,当时分管新闻的台长李东生,被要求挂着烟盒卖烟,不仅要卖光,而且要达到指定营业额。参加年会的领导,钱包里必须得揣点钱,因为经常会被员工打劫。甚至物品都会被当场拍卖,比如腰带。2000年,年会高潮时刻,人们冲上台,把领导按住,从口袋里翻出人民币撒向台下。有一张100元,落在一个看呆的小女孩腿上。小女孩名叫柴静,本来还犹豫要不要从湖南调到央视,这一夜过后,不犹豫了。许多新闻评论部的老人对年会念念不忘,白岩松说,那些恶搞的年会,其实意味着自由和平等。2002年后,年会越来越正统,小崔越来越抑郁,那个看似漫长的时代快如白驹过隙。2006年年会,崔永元亲自张罗,请来了赵本山和郭德纲。但是,陆陆续续,台下有些人走了,或是打着手机出去了。最后一个节目是罗大佑。罗大佑一直在台下,喝了两瓶酒,11点多上场。罗大佑抱着吉他,舞台上空遥遥垂下一束光,笼着他。他说:小崔,别抑郁,不是我们有病,是这个时代有病。光阴的故事响起,崔永元热泪盈眶。当年的小姑娘柴静,记录下这一切,写了篇博客《孤独是一个人的骨头》。博客结尾,她写道:崔永元是一个在这个时代里,在这样的夜里,一直醒着的人。宽慰崔永元的不光有她。很早之前,央视最快乐的人就曾劝过崔永元。央视最快乐的人名叫鞠萍,脸上总挂着孩子般灿烂的笑容。下班时,鞠萍见崔永元忧心忡忡,便打趣问道:小崔哥哥,有什么不开心吗?崔永元不知从何说起,一声叹息。“你以前上班骑自行车吧?”“骑,刮沙尘都骑。”“挣的钱也没现在多吧?”“当然。”鞠萍笑着,一脸的阳光:“好日子过着,还有什么不快乐呢?”那是1999年岁末某一天,北京城路边,到处是《没完没了》电影海报。海报外的范冰冰刚刚摆脱金锁的身份,海报上的导演刚刚挣脱王朔的阴影。海报前的人们匆忙行走,各怀心事。谁会操心即将到来的时代,是快乐还是不快乐?【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文章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或版权方所有。转载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后台留言,平台会及时处理。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Q6m42qvd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