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人在俗世外,心在山水间

点击蓝字关注 ▼ 王维的诗被称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其实,在诗人中, 不只王维的诗有这个特点。 很多诗人的诗作,寥寥数语, 亦能如此, 今天看看古诗人们在简短的语言中, 怎么写出诗情画意。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
原标题:人在俗世外,心在山水间点击蓝字关注▼王维的诗被称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在诗人中,不只王维的诗有这个特点。很多诗人的诗作,寥寥数语,亦能如此,今天看看古诗人们在简短的语言中,怎么写出诗情画意。《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家依然是王维,这首小诗描写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读这首诗的时候,你脑海中有没有浮现一个这样的画面: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清新自然,毫不做作。《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的作品。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读完这首诗,脑中就浮现了一个独自在山林中弹琴的形象,十分有意趣。《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把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日近黄昏,旅人心中又添新愁。原野空旷无际,天比远处的树还低,明月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显得与人更亲近。“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这首诗写傍晚时分,诗人送灵澈上人返回寺中。苍翠的丛林掩映着竹林寺,远远地传来黄昏的钟鸣声。身背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沿着青山走向远方。每每读到这首诗,就像看到灵澈上人离开一般,他背着斗笠,映着夕阳,沿着青山,走向远方。这真是一幅构思绝妙的画作。《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把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终南望馀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终南山北坡一片清丽,皑皑积雪似白云飘浮在天际。林梢被初晴的阳光映照得分外透明,黄昏的城里又增添了阵阵寒气。这就是一副长安雪景图。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Q6mzR4gr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