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表现主义青骑士康定斯基:德国表现主义的“青骑士”

康定斯基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中欧一带的文艺圈 已经深受尼采哲学影响, 尼采 他们正在等待一次剧烈的改变, 马列维奇《自画像》 他们的作品里散发着 一股因不安、罪恶和预感 康定斯基《蓝骑士》 而带来的沉重、抑郁氛围。 卡夫卡和
原标题:康定斯基:德国表现主义的“青骑士”康定斯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中欧一带的文艺圈已经深受尼采哲学影响,尼采他们正在等待一次剧烈的改变,马列维奇《自画像》他们的作品里散发着一股因不安、罪恶和预感康定斯基《蓝骑士》而带来的沉重、抑郁氛围。卡夫卡和《变形记》卡夫卡的小说就是最佳例子。蒙克《呐喊》而在视觉艺术中,这股世纪转换的忧虑、恐惧则发展成德国表现主义,他们关心当代人的心理状态。艺术家们在面对现代社会时,表现出发自内心的焦虑、挫折和愤怒。“青骑士社”他们的创作比野兽派更主观,基希纳《死亡之舞》他们追寻“超越的精神”或任何与精神意义、灵魂、炽热的国家主义有关的责任。《抽象与移情》(中文版)“表现主义”一词最早由《抽象与移情》的作者沃林格,在一篇关于马蒂斯的文章中提出。其实,野兽派的艺术家们一直在改变客观描绘的程度;而稍后组成的“青骑士”社则跨出了超越视觉表象世界的重要一步,领导“青骑士”社的便是康定斯基。虽说他未必是第一个画出抽象画的画家,但是他强化了图画中的想象力、感情及精神层面的内容。这一期我们就来讲下这位表现主义的“青骑士”瓦西里·康定斯基。康定斯基原是俄国人,他于1896至1914年间一直客居慕尼黑,并曾在意大利和巴黎作长期访问。他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素养极为广博的人,为了成为艺术家,他放弃大学法律系教授的职位。在他的早期作品中,采用了德国新艺术的平面图案、大面积色块和富于韵律感的线条,如同他伴侣慕特的画风。他们于1909年定居在慕尼黑南方的摩瑙,隔年,慕特结合了野兽派的色彩表现法康定斯基夫人慕特和取材自巴伐利亚彩绘玻璃上强烈粗黑的轮廓线所形成的简化形式,《划船》完成了《划船》一作。画面中,慕特划着船,康定斯基站在中间,我们好像是透过慕特的眼睛看他一样。就在停留摩瑙期间,他们朝抽象艺术之路迈开了决定性的一步。康定斯基的艺术本身具有一种抒情且能引起共鸣的斯拉夫民族感情色彩,他说他总是以色彩的观点体验音乐,而色彩最初是一种情绪的印象,这种色感基本失去了描述的功能。虽然如此,他还是以小心谨慎的态度来研究抽象艺术。他对抽象艺术的全盘了解必须回溯到1910年的一个傍晚,康定斯基意外地误认自己的一幅油画,这幅画被倒放着,看起来“散发着一股光辉,非比寻常的美女”。他发现色彩与形式本身就富于表现力的特质,这使他相信再现自然对他的艺术而言是十分多余的。这种观点与他心中所笃信的反物质主义和神秘倾向相符,因为他对斯坦纳的超自然与通神论理论非常有兴趣。斯坦纳斯坦纳相信艺术和艺术体验是了解灵魂过程中最好的刺激。在一战前几年,斯坦纳一直住在慕尼黑,康定斯基可能认识他,并听过他的演讲。他甚至受过通神论中一种称为“思想形式”的绘画所影响。他在抽象艺术上的发现,与当时的前卫思想非常一致。例如当时的法国哲学家柏格森,他坚持直觉在了解真理的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这些影像中,形式和色彩本身就具有足够的“意义”。1908年沃林格在慕尼黑出版了《抽象与移情》一书,书中谈到艺术的抽象倾向,他认为人类想从物质世界中撤退,并且“在现象的逃避中,寻找一处安息之处”。但康定斯基很快觉察到,抽象艺术可能被误解并被视为装饰品的危险,如同他所写“像领带或者地毯之类的东西”:纯色彩与形式的艺术极可能会退化为无意义的装饰性图案。因此,康定斯基在1910年完成了《论艺术里的精神》,《论艺术里的精神》(中文版)但此书一直到1912年才出版。在书中他明确地陈述“非客观艺术的观念”作为艺术家内心需求的源头,为寻找一种纯属“精神性”的艺术形式。对康定斯基而言,抽象形式和再现本身一样不重要,只有当它们在表达艺术家们内心最深处的感觉和反物质主义的价值观时,它们才变得有意义,因为抽象形式比客观再现更“真实”。在他1911到1913年的早期作品中,他总是保留一些可以辨认的东西、隐藏的或伪装的意象,作为暗示或提醒来引导观赏者进入他的精神世界和启示异象,例如《即兴第30号》。康定斯基《即兴第31号》据康定斯基自己所说,他40多幅的即兴创作“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康定斯基《即兴第30号》是内在个性的自我表现,是自然界中的非物质现象”。虽然如此,在第30号作品右下角,有两座清晰可见的大炮,因此这幅作品的副标题叫做《大炮》。1914年当有人问到这个问题时,康定斯基回答说:“选用大炮为名是我自己所需,不希望被理解为被指涉画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事实上是观赏者在这幅画的形式与色彩的组合影响下,所感觉到的,那是我处于下意识所描绘的内在极度紧张状态。”康定斯基似乎在暗示,大炮在他尚未意识到时就已经在他的画中形成,而观者在欣赏时,也应让他们的潜意识自由地悠游其中。康定斯基在抽象绘画这条路途上到底走得有多远?我们无法确知。在后来的很多年里,他都全心全意的投入《构成》系列创作;在一系列《构成》之作中,他最后成功地排除所有再现性的元素。他曾在1912年形容这些画是“一种慢慢形成的内在感情的表现,经过不断地尝试、修正,和几近吹毛求疵而成,理性、意识和企图在其中占有绝大部分。但是在这种种的计算之下所出现的,只有感觉”。像《构成第七号研究之二》这样的构图在绘画史上是一个真正的里程碑,其形式、色彩和形状,无一是表象世界的再现。再者,画中没有我们平常所熟知的透视感和空间关系,所有的色块持续在一个不断扩张并且收缩着的未知空间中浮动、旋转,进入我们意识中的自我,然而却更近似梦的世界。这些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哦~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changhe99.com/a/gjrXMzRMw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