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说“富不过三代”?

古人说“富不过三代”,其实完整的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个奇特的现象,许多威势赫赫的大富大贵之家,到败家时“忽喇喇如大厦倾”,正如黄炎培先生总结的国家兴亡的历史怪圈那样
原标题:为什么说“富不过三代”?古人说“富不过三代”,其实完整的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个奇特的现象,许多威势赫赫的大富大贵之家,到败家时“忽喇喇如大厦倾”,正如黄炎培先生总结的国家兴亡的历史怪圈那样: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为此后人不无感慨地概括为“富不过三代”!有一代创,二代守,三代耗,四代败的说法。古人云:“遗子黄金满赢,不如教子一经。”我们翻阅历史不难发现,很多家族富贵起来非常快,败亡也非常快。有些家族也能延续一段时间,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因为种种原因消亡了,这些现象非常频繁,从古至今都是这样。归根到底,就是福德的问题。我们如果有福德,经历一定的努力,这个福德的力量表现出来,我们自然就能够兴旺发达。如果没有福德,我们再怎么努力恐怕也不能得偿所愿。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因为第一代往往很辛苦,很努力地去创造事业,等到第二代就已经没有奋斗的目标了,没有奋斗的动力,已经开始享福了,享受了,慢慢就滋养出各种骄奢淫逸的思想行为了。如果还有余力,福分还够,延续到第三代,必然感召的是更过分、更挥霍、更浪费的这些子孙。往往到第二代、到第三代基本就毁了。就因为不懂这个道理,往往人们重视的都是钱财,重视的事业,不重视教育。对家庭兴旺发达的因果原理搞不清楚,总是用世俗的这些东西对待孩子、教育孩子,往往招致大的都是恶果。古人讲教子要严,一边要懂得帮他培植福德,一边要拿这个道理竭力教育孩子。真的对自己的子孙爱护,这才是正确的方法。我们把物资钱财,让孩子挥霍浪费去了,他自己又没有能力把控,结交了一批恶友,做出种种骄奢淫逸的事情,那就把孩子毁了。应该从小严于管教,一边叫他道德,一边教他社会的种种知识。把这两个方面一同教育进去,这个孩子长大了就没问题,而去还能继承祖业,能够发扬光大。我们作为父母要明白一个道理,不要把钱财作为唯一的东西留给孩子。而应该培养孩子这种观念:让孩子懂得怎样才能保持长盛不衰,保持福德不退。那就是修身、修心,多去做善事,让孩子自己能保持艰苦奋斗,保持拼搏向上这些精神。只要有福报,只要有上进心,孩子自己也能发达起来。给孩子这种立本之道,比给孩子钱财更为重要。让孩子走正路,用他自己的手去创造,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子孙永远长盛不衰,让自己的家族永远地兴旺发达,才能真正利益了孩子,利益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作为父母,我们要给儿女培福,我们要多做一些善事,助人的事情,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子女慢慢地受到父母的熏陶,自己又明白这个道理了,这样子女也能够用这个道理去过这一辈子。同时,将来他们用这个道理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样我们的家庭就不会出现破败,出现伤天害理,败坏家门的事情。有了高素质,有了福德,有了智慧,孩子自然就趋向正面,趋向于善,趋向于幸福安乐、吉祥如意。分享一个小故事:宋朝大儒朱熹,有一次曾任福建崇安县知县,在这期间曾被一个刁民设计而错判一个盗葬墓地案件。事后发现真相,朱熹非常懊恼后悔,乃焚香向天祝祷:“此地若发,是有地理,此地不发,是有天理。”不料事后在一夕之间,天降大雨,雨水如注,该刁民所侵占的“绝佳”风水地,旋即被破坏摧毁,面目全非,成一潭浊水。由此可知福地唯有福人才能享用,无德之人虽然费尽心机,巧取豪夺,而一时占有,但也绝对无法由此获益。因此“地理”不如“人理”,“人理”不如“天理”,“天理”不如“人心”。因此“人心”还是最重要。一个人如能具备正知正见,发慈悲心认真行善,广植“福田”,将来必可获得真正的福报。如果舍此不由,只想寻找龙穴宝地,企图藉“好地理”来发展家业,庇荫子孙,则不啻是缘木求鱼,本末倒置,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不问自得。编辑:相修勤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jrXV2qEd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