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物院镇馆之宝由河北博物院一件镇馆之宝想起的那个悲壮的历史故事

在河北博物院“慷慨悲歌-燕国故事”展厅的入口处,展出了一件镇馆之宝:透雕龙凤纹铜铺首。铺首就是大门上的环形饰物,一般都采用“兽首衔环”的形式,作用是门拉手或者敲门,并有着驱邪的意义。这件透雕龙凤纹铜铺首原是战国时期燕国宫殿大门上的门环,出土
原标题:由河北博物院一件镇馆之宝想起的那个悲壮的历史故事在河北博物院“慷慨悲歌-燕国故事”展厅的入口处,展出了一件镇馆之宝:透雕龙凤纹铜铺首。铺首就是大门上的环形饰物,一般都采用“兽首衔环”的形式,作用是门拉手或者敲门,并有着驱邪的意义。这件透雕龙凤纹铜铺首原是战国时期燕国宫殿大门上的门环,出土于河北易县燕下都武阳台遗址。透雕龙凤纹铜铺首它之所以能成为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这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铜铺首,高达74.5厘米,宽36.8厘米,重达21.5公斤;第二,这件铜铺首采用了浮雕加透雕的铸造工艺,工艺复杂,铸技高超;第三,这件铜铺首纹饰繁复华丽,兽形生动精致,确实是一件青铜艺术珍品。透雕龙凤纹铜铺首从整体上看,这件铜铺首是一只兽首口衔门环的样式。从细节上看,兽首上部为一只凤鸟,展翅欲飞,而凤鸟双翅又被两条长蛇缠绕,蛇首回头向内,凤爪抓住蛇身;铺首两侧各有一条长龙,龙头向外探出;通身还雕有细密的羽毛纹和卷云纹;兽眼圆睁,卷云形成两个鼻孔,形象十分生动。下部门环上也有着精美的浮雕,两条长龙在云中翻滚盘绕。透雕龙凤纹铜铺首了解一下燕国的历史,在战国时代的末期,燕国的国都在燕下都,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易县东南方向约5公里处。燕下都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建城,公元前226年被秦军攻克,公元前222年燕国最终被秦国所灭。可以想见,当年的燕国皇宫就毁于秦国的战争铁蹄之下。看到这只曾经的燕国宫门上的门环,思绪不禁一下子把我带回到两千多年前那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荆轲刺秦王公元前227年,就在燕下都南面的易水河边,燕国太子丹为前去刺杀秦王嬴政的荆轲饯行,荆轲在河边吟诵出那首流传千古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虽然只有寥寥十五个字,就将那苍凉悲壮的气氛,荆轲那慨赴国难决死的情怀描绘得淋漓尽致。荆轲刺秦王失败后被杀,燕王喜迫于秦王的压力,将燕太子丹缢死,但燕国最终也没能逃脱覆灭的结局。透雕龙凤纹铜铺首燕国被灭后,燕下都从此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湮灭了。1929年遗址被发现后进行了初步发掘。这件透雕龙凤纹铜铺首是1966年出土于易县燕下都遗址的老姆台。那些两千多年前的宫殿和人物都已了无痕迹,只有这件曾经悬挂于宫门上的铜铺首静静地向我们述说着当年的故事。本文由天涯色影人原创,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changhe99.com/a/gjrXVNEod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