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腌面解乡愁_饶国栓_客家_游子

按照说明进行简单操作,不出5分钟便可尝到地道的“家乡的味道”。 技术人员检查面粉质量。 全自动制面机有序运转。 一根根形状统一的细长面条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技术人员仔细查看成形后的面条。 打包装箱,一包包客家腌面预制菜等待发车送

按照说明进行简单操作,不出5分钟便可尝到地道的“家乡的味道”。

技术人员检查面粉质量。

全自动制面机有序运转。

一根根形状统一的细长面条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技术人员仔细查看成形后的面条。

打包装箱,一包包客家腌面预制菜等待发车送往全国各地。

腌面是无数外出游子忘不掉的乡愁味道。

一碗颜色金黄、香味扑鼻的客家腌面,是梅州人早餐的“标配”,也是无数外出游子忘不掉的乡愁味道。“老板,腌面煮汤!”不管是清晨还是深夜,吃一份客家腌面,是每一位游子回乡必须打卡的“仪式”。

在广州、上海、东莞辗转打拼多年的饶国栓,与大多数梅州人一样,对腌面百吃不厌、情有独钟,2014年,他回乡创立了梅州马图饶记食品有限公司,在梅州、广州、深圳、揭阳开起了41家客家腌面连锁店。

“16岁就离开梅州在外漂泊,我很清楚一碗腌面对于游子来说意味着什么。”饶国栓说,怎样让家乡味道“走出去”?如何让游子把“乡愁”带在身边?2017年,他就萌生了研发客家腌面预制菜的想法,但受制于资金问题,一直未能付诸行动。

2020年,乘着客家预制菜产业发展东风,在市、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饶国栓在梅县区程江镇槐岗村投入500多万元,建起了一家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的标准化预制面生产工厂,并联合高校专家进行研发调试。

“最关键的环节有两个,一是保持面的口感,二是保鲜问题。”饶国栓说,在面粉调配的比例、熟化的水量水温、调料包的配制等方面,研发团队前后改进调试不下百次,“预制菜和线下门店用的腌面,都是同一条生产线出来的,要让外出游子吃上最正宗的客家腌面。”

经过2年研发筹备,2022年5月,饶记客家腌面预制菜完成研制,正式投放市场。走进该预制面生产车间,一套全自动制面机有序运转,身穿工作服的技术人员在各自点位忙碌,经过进粉、和面、熟化、压面、切面、打包等一系列工序,一袋袋面粉便成了一包包客家腌面预制菜,等待发车送往全国各地。

“当前的产能,每小时可生产2000斤碱水生湿面、200斤配套酱料。除了原味,还有菠菜、胡萝卜等四种口味可供选择,都是采用天然蔬菜打汁加入面粉制作而成。”饶国栓介绍,客家腌面预制菜在常温下可保存3—5天,冷藏则能保存3个月。

沸水下面、沸水泡酱、捞起面条、沥干水分、搅拌均匀……如今,在外漂泊的游子只需按照包装背面的说明进行简单操作,不出5分钟便可尝到地道的“家乡的味道”。

在生产车间一侧,是该企业的电商带货直播间,各类直播器材一应俱全。“声音不一定要大,但语速要快,也要发音清晰,节奏紧凑”“不要低头,保持微笑”“多看评论”……记者留意到,直播间墙壁白板上还写满了饶国栓的带货“秘诀”。

“除了线下门店、特产店及合作商采购外,我们在电商平台的销量也不断提升,高峰期每天能卖出5000—8000包,加工厂年产值约500万元。”饶国栓说,销售渠道铺开后,企业计划再引进一套全自动制面机,提升客家腌面预制菜产能。同时,作为梅州市“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人才培养点,企业还将加大腌面制作培训力量,让更多人加入其中,共同打响“客家腌面”品牌。

文/黄韬炜

图/袁群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YbQYd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