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课题: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展开全文科目: 历史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课时: 1课时提供者:张新玉 单位: 河南省平顶山市一高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题来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7课学习内容:光荣革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议会制度、责
展开全文

科目: 历史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课时: 1课时

提供者:

张新玉 单位: 河南省平顶山市一高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题来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7课

学习内容:光荣革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议会制度、责任制内阁、政党政治。

价值:本课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第一个课时,本课讲解透彻了,对于学生理解其后的课程非常关键。通过让学生学习英国近代政治,明确专制引起革命,新制度确立道路曲折。革命后,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的制定和颁行,确立了法在王上的原则,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议会和内阁共同掌握国家权力,国王统而不治,远离国家政治中心。为后来的欧美建立新制度提供了范本。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势力矛盾的不可调和;通过《权利法案》的颁布与实施,认清议会、内阁与王权的关系,明确法在王上的原则。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导言和历史纵横,了解英国议会的由来,及其议会与王权斗争根源;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列表训练,以及文本阅读分析,让学生清楚议会地位在革命前后的变化;联系议会的发展与演进,让学生们通过讨论分析,明确近代议会制度的特点与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与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希腊民主制相比,使学生懂得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尚带有较多的感性思维特色,但也初步显示出抽象思维的发展性。同时,学生初中时期奠下的历史基础薄弱,从主体性历史课程到专题性历史课程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还有,学生的阅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尚需引导训练。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理念:学生为本。“问题”导向。

教学与活动策略:提出问题—史料解读—归纳比较—集体讨论—总结梳理。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和掌握。

难点: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近代代议制、政党政治、责任制内阁及其关系。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联系探究活动课有 关西欧等级代表制,英国王权与议会的斗争点出主题,领学生进入“光荣革命”的学习。

阅读课文,讨论归纳英国革命爆发的原因,议会与王权的较量,革命的阶段性特点。 练习学生的课文阅读能力,和资料发掘、信息采集等能力。从而学会分析课文,达到掌握方法的目的。

出示《权力法案》的相关内容,议会下院的结构变化,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社会政治走向,给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阅读史料,相互讨论探究,明确议会在革命后的地位变化、法律依据、自身改革。列表发言、小组展示成果。 让学生自己动起来,通过阅读、讨论、分析明确君主立宪制的内涵,了解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

展示英国下议院的图片,以及沃波尔的图像,联系中国明朝的内阁,进入英国责任制内阁和政党政治的主题。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小组集体总结梳理,找出议会、责任制内阁、国王的关系,并与古代希腊、中国明朝内阁比较得出认识。 这一步有难度。老师多注意提携,但通过学生自学和讨论分析,联系之前讲解古希腊的雅典民主制,清楚分权与制衡的关系,以及古代与近代的区别。

提出任务:列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下国王、议会、内阁首相关系表,梳理英国近代制度进程。归纳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历史意义

各学习小组互查,比赛。 巩固所学知识,为后面的课程做基本的准备工作。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

老师提问检查与学生互查相结合。通过评比使学生增强有成就的成功感和自豪感,老师予以适当的点评和表扬,以活跃气氛和澄清学生尚不明确的概念、知识点等问题。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光荣革命(历史背景)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

(一)议会权力的确立

法律依据

权力与地位

改革与发展

(二)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内阁会议——18世纪初的地位——汉诺威王朝:1727年沃波尔第一位首相。

议会——内阁、首相——国王之间的关系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政党政治:辉格党——自由党;托利党——保守党。

(三)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历史意义。

九.教学反思

课程进行的难度不小,学生对代议制的了解几乎接近于零。初中的课程比较浅显,考试又多为开卷,学生对某个知识点尚可,整体就难以适应了。高中课程已上升至理论角度,或者前后联系加强,学生的思维就有些跟不上。这一节课我尽可能化繁为简,给学生们一定的预习时间,对一些历史概念提前做一些解释,或者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然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并不是以老师的设想为转移的,学生知识层面和理解层面以及学习品质也影响了课程的进度。我觉得,欧美宪政史的讲解仍是高中阶段的难题,且有举轻若重的压力,看来,不断学习和从教学中发展自己,是老师必然的修炼途径。特别是在讲政党政治时,学生对我国当前政治制度内容的缺乏与质疑,是教师事先应该预料到的,耐心解释和加强比较是途径。看来,不能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潜质和老师知识与学识的准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changhe99.com/a/j2rkavjRd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