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无数遍《西游记》,你可发现孙悟空连杀6个凡人中的秘密?_猴子_唐僧_祖师

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一直都是一个叛逆的典型,不管是在刚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时候,还是在菩提祖师处学艺的时候,甚至学艺归来满身本事的时候,大闹天宫的时候,他都无时无刻不在展现着自己的皮。 刚从石头缝

原标题:看了无数遍《西游记》,你可发现孙悟空连杀6个凡人中的秘密?

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一直都是一个叛逆的典型,不管是在刚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时候,还是在菩提祖师处学艺的时候,甚至学艺归来满身本事的时候,大闹天宫的时候,他都无时无刻不在展现着自己的皮。

刚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只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猴子,也知道自己长得跟别人没有什么不一样,但他心里就是觉得自己不一样,他知道自己不应该过别的猴子那种吃果子打架得过且过的日子,他应该有自己的人生。

所以他去跟菩提祖师拜师学艺,在拜师的地方,所有人都嘲笑他,但他一直都没有否定自己。他知道自己会有一个光明又远大的未来,祖师一点化他就瞬间明白了,所以他会选择最为困难同时也威力最大的七十二变。

拜师学艺之后的他的确和花果山别的猴子开始不一样,但他觉得自己不能满足于这一点不一样,又去东海大闹了一场,逼着龙王把定海神针送给他做武器,又找来了一身甲胄。

有了武器和像样的装备,此时的孙悟空就觉得自己已经是天下第一了。他揭竿为旗,给自己封了一个齐天大圣的称号。

但是这个称号却让他得罪了天宫的掌权者,于是千万天兵天将下凡来捉拿他,孙悟空的祸事又从东海龙宫转移到了等级更高的天庭。最后,西方极乐世界都出手了,把这只狂妄的猴子压在了五指山下,让他没有机会再兴风作浪。

孙悟空一直都是一个叛逆者,在菩提祖师那里学艺的时候,他不像一般的学艺者一样恭恭敬敬,也不掩藏自己的实力。学艺成功,他又迫不及待地表现自己,甚至跑到东海龙王那里横行霸道,去阎王爷那里抢夺生死簿,甚至最后都要跑到天上,嚣张地宣称自己要坐一坐那把龙椅。

这么狂妄自大的性格,按理说不管安在哪个人身上都是活不过四集的。但是孙悟空活下来了,从西游记的第一集到最后一集。这都是因为他的综合实力,因为他的确有和天道相抗衡的本事。

这么一个综合实力强悍的人,如果他想要和天地作对,如果他心地狠毒希望生灵涂炭,他无疑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到的。如果他想,他甚至可以让整个世间都天翻地覆。

但是他没有,观音菩萨给了他紧箍咒,让唐僧每一次都对着他念那种折磨人的咒文。但即使再难过再疼,他也从来就没有想过害死唐僧来保全自己,因为他是善良的,虽然渴望自由,但是他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想残害别人的生命。

在取经途中,孙悟空也是如此。好像除了一开始死在他手中的六个土匪,剩下被他打死的人都是罪有应得。都是杀生无数罪该万死的妖孽。

所以仔细思考一下我们可能就会产生疑问了,这么善良的孙悟空,为什么一开始还会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人呢?为什么宁愿被唐僧误会,也要把这几个看似无辜的凡人一棒子打死呢?看了无数遍《西游记》,你可发现孙悟空连杀6个凡人中的秘密?

这件事的确让人很想不通,细细算来,在取经的一路上,被孙悟空打死的人好像就只有这六个凡人而已。悟空虽然不懂事又性格狂妄,但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善良的猴子,而且《西游记》这本书主要是通过妖魔鬼怪来讽刺人,对真人并没有那么苦大仇深。

所以被打死的这四个人一定不单单是人,他们的背后一定还有着某种神秘的象征意义。而这象征意义是什么呢?就藏在他们的名字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两个人的名字分别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这其实就是人的七情六欲,孙悟空身为一个猴子,他有七情六欲是很正常的,但是他要取经,就必须要斩断这些凡尘的羁绊。

所以西游记安排第一章节就让他杀死这六个土匪,其实就是让他杀死自己的七情六欲,让他能够毫无顾忌的跟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经。这也就解释了善良的孙悟空无端害人背后的秘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mwx5oDgd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