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class故乡的河

故乡记忆最深的,就是门前的那条河。河学名叫汉江,老人们都喜欢叫汉水河。河面很宽,需要摆渡才能到对面去。由于河水常发“脾气”,所以两边狭长的河岸上种满了树,树的外边是大堤,伴着河一起蜿蜒到天边。 汉水河到底有多长,小时的我想象不出来,因为曾
原标题:故乡的河故乡记忆最深的,就是门前的那条河。河学名叫汉江,老人们都喜欢叫汉水河。河面很宽,需要摆渡才能到对面去。由于河水常发“脾气”,所以两边狭长的河岸上种满了树,树的外边是大堤,伴着河一起蜿蜒到天边。汉水河到底有多长,小时的我想象不出来,因为曾与伙伴们一起出发找寻它的源头,可走过了好多个村庄都没发现它变窄一点,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了。据老人们说,汉水河很长很长,长得流到汉口去注入长江。汉水河清凌凌的,除了涨水的季节,平时都清澈见底,能看到小鱼在里面游玩。听说汉水与长江的汇合处呈一字形,清浊分明,清的是汉水,浊的是长江,交汇后再一起往大海奔去。长大后也曾专程到交汇处察看过,两条河分开看清浊并不特别明显,但交汇处泾渭分明。一清一浊,宛如一个巨大的“鸳鸯锅”,只是长江的水量大些,汇合后的长江一点也没变清,依然浊浊地流淌。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都喜欢在树林里玩,因为长堤挡住了大人的视线,我们可以随意在地上打滚、翻跟斗,还可以偷偷钓鱼和下河游泳。不过,我的胆子小,不敢往水里沉,所以虽然从小在河边长大,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旱鸭子”。那个年代,物质极其匮乏,孩子们所能追逐的,就是青山绿水,蛙声蝉鸣,鱼虾泥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编织着五彩斑斓的童年。盛夏时分,汉水河成为大人孩子的共同乐园。大人们比谁能游得远,小孩子们则摸田螺、河蚌。那时没有污染,没有过分捕捞,每个人都能满载而归。晚饭过后,搬出竹床和躺椅,听纳凉的人们讲那些神鬼故事,在母亲缓缓的蒲扇下和蛙鸣稻香中沉沉入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时有很多人家吃住都在船上,外公的三弟就是如此,我喊他三爹(我的家乡喊父亲一辈为爷,外公一辈为爹)。一次母亲带我到三爹的船上玩。从没见过渔船的我很好奇,问东问西的。怎么烧火?如何撒网?到过海上吗?逆流时会不会很累?三婆很有耐心,一一满足了我的好奇心。离开时,船与岸中间有条缝隙,幼小的我一步没跨过岸上,直接往水里栽去,好在母亲眼快,一把把我抓住了。回来后再也没去过三爹的船屋,因为听说每年都有好多船家的孩子溺死在汉水河,怕自己也会如此。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与母亲一起到了父亲工作的鄂西山区,只在春节回家一趟。每次回家,我都会到河边走走,打水漂。慢慢的,摆渡变成了轮渡,汉水河却变得越来越浑浊,甚至还会不时飘出一阵阵臭味,河面上也时常会有翻着白肚的鱼和成排的白色垃圾顺流而下,而曾经开满蒲公英的河堤旁边,目之所及处,是一堆堆的塑料袋、玻璃瓶、废旧物资等各类生活垃圾,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凄凉和悲伤。再后来,外公外婆先后去世,儿时的伙伴也都外出打工,渐渐不再来往,母亲越来越老,于是,我没有再回过故乡,“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画面也就只在梦中出现了。直到前年,三爹家的表哥孩子结婚,才和母亲一起回了趟老家,又见到了记忆中的汉水河。惊喜地发现,汉水河变清了,虽然还没有像记忆中的那样清凌凌的,但也能偶尔见到成群的小鱼小虾了。闲淡中得知,三爹和三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就离开渔船,住到了国家统一修建的房子里。“渔舟唱晚”“泛舟江上”的画面虽美,但唯有住在船上的渔民才深知其中的艰难和困苦。如今,表哥的孩子们居有所住,病有所养,学有所上,特别是汉水河,在国家保护青山绿水的政策中逐渐变回了原来的模样。美不美,故乡水。我相信,我的故乡会越来越美,而我,也必然会再回故乡,再去看看那条时常在梦中出现的汉水河……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nd7KzxJd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