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见一次有啥好羡慕的我不羡慕那些一年读了几百本书的人-生铁

黑更蓝:本文节选自一位写作者和生铁之间关于写作的交流记录。提问者在本文中匿名,回答者为生铁。 问答录 问:刚刚读你的小说在想一件事:就是作者对文本考究,过多的思考,会让文字显得紧(以我自己的写作体会而言)。不假思索,酣畅的文字显得松弛,
原标题:我不羡慕那些一年读了几百本书的人-生铁黑更蓝:本文节选自一位写作者和生铁之间关于写作的交流记录。提问者在本文中匿名,回答者为生铁。问答录问:刚刚读你的小说在想一件事:就是作者对文本考究,过多的思考,会让文字显得紧(以我自己的写作体会而言)。不假思索,酣畅的文字显得松弛,但缺乏该有的层次感。这事我们以前说到王小波的时候,你其实提醒过我,我刚刚才有点懂。但好的处理方式是该怎么把握的?要怎么样让文本显得既平顺,但又不轻薄,具有质感?答:抱歉回复有点晚,因为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才能更准确并且不会误导你。误导、误会是理解的大敌。过多的思考确实会让文字显得紧——客观上新手老手都会在写作中呈现这个情况。“不假思索、酣畅的文字会显得松弛,但缺乏该有的层次感。”这要分情况和分人了,如果作者有经验,而且对表达的内容早有准备,还是会有层次感。这要依情况而言。而“要怎么样让文本显得既平顺,又不轻薄,具有质感?”我是这么看,这个问题放在知乎上很多人能写出两、三万字的回答,给予具体的方法,技巧。但是我觉得,一旦有一天当你不会再问起这个问题时,那个时刻起你就能让自己笔下的文本相对平顺又相对不轻薄了。这里我想表达两层意思:第一这个问题触及的其实是标准很高的一种状态,对这种状态的追求其实没有止境;第二,唯一通向这个状态的途径就是不停的练习,就是不停的写。在忘记这个问题之前,任何一次问起这个问题,都有点问得太早。你能理解这个悖论吗?就是先不要愁用面粉做什么主食,先把麦子种下去,让它长成熟。问:反过来问这个问题,看到你中篇小说的创作感想,也提到“严肃的小说创作是充满痛苦的,几乎没有顺利和高产的情况。”写作者的劳动成果,的确体现在对内容的思考上面。但过多的思考,会不会也造成了对文本天然气息的破坏?显得匠气、或者说人的干预太深了?答:很多时候有关艺术创作的话题,更适合“就事论事”。一定要就某一个具体细节,谈某一个具体的感受;不要把这个感受适配在其他问题上,因为这样容易偏离原意。我前些天谈到的“严肃小说的创作是充满痛苦的”的创作感想,这句话里的两层意思,第一是和所谓“通俗小说”相比,黑蓝这一类严肃的文学创作,确实要难写得多——这是我通过亲身实践得出的结论,我过去和现在也都写一些通俗的故事。这个痛苦是因为严肃小说掺杂了有血肉的精神感受,它对知识架构、对构建故事能力的考验或许未必有通俗小说多,但是对自我精神的拷问一定是要比通俗小说多得多的,这是我通过比较得出的一个客观事实;第二层意思是创作对我个人而言,一直是难产的,但对你或者其他写作者可能不一定如此。不知我是否解释清楚了?在这个前提下,这第二个问题实际上也是延续着你第一个问题相通的思索——“过多的思考会不会破坏文本的天然气息,显得匠气”?这个我谈一下我个人的感受。作为一个常年的写作者,无论是写什么文体的文本,我觉得这个过程的思考,甚至“过多的思考”,是无时不刻的。例如一个人和他女友的交往,一个人所做的生意,一个人长达一年的对房子的装修……等等,这个生活过程里的各种碰撞、不适以及更要紧的观察,都是我概念里的“思考”的一部分。这种“思考”它不是写的时候才思考,而是写之前一直在潜意识里酝酿着。我不知道你概念里的那个“思考”是指什么?对句子和词汇的字斟句酌?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我个人的感受是,思考越多,词句会越美好,句子的气势会更足。最终完成了一个小说,这有点像一个人的一次排泄。这听起来难听,但我觉得这两者有一点相似,就是你不能看着排泄出来的东西,去问那个排泄者,他为什么这么拉、有哪些经验可以让下一次还拉出这些排泄物,其实造成这个排泄的结果有很多复杂的因素——比如这个人吃了什么食物、食材质量如何、这些食材是如何烹饪的、有没有放辛辣调味料、这个人喜欢细嚼慢咽还是狼吞虎咽、食物和餐具是不是干净、人的个体消化能力……等等,这些都造成了排泄物的不确定性。写作和它特别像,写作就是要倾吐,要表达出来,而表达的内容是在生活里的种种经验之和。同一个事情,由谁来观察,谁来写,这差异可就特别大了。如果要我说什么对写作最重要,我觉得做个生活里好的“感受者”还是挺要紧的。听别人聊天啊,观察一个人啊,看这个大自然的山水啊,都需要一点敏感性,就是能看穿、听穿里面最敏感的那些东西。读书也是,同样读书,一定要抓住关键的地方,对细节有感受,否则如同白读。这就像排泄物里有玉米粒——吃的人太狼吞虎咽,这些玉米粒也就等于白吃了,营养没有吸收,又拉了出来。对我而言这些感受力都是对写作的思考。说实话我一点也不羡慕那些一年读了几百本书的人,思考和感受这些东西本质上和数量无关。▼heilan8▲▼写作班▲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nd7QKovrJ.html

(0)

相关推荐